《劫持》是一本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的书,基于一位心理学博士20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作为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者的脑—电研究成果。在这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CNY 59.00
  • ISBN:9787508688619
  • 2018-07-14 20:01:14 摘录
    早先我们注主意到,看电视或者说看电视所带来的静坐的状态会引起肥胖及学习障碍。它不仅影响了之前所提到的大脑的内容处理过程,还让多巴胺系统失调,于是所有的注意力调节功能和执行功能全都乱套了今天这个罪魁祸首是手机和电脑。它们同样影响了多巴胺系统,也影响了新陈代谢因为调节体重和睡眠循环的荷尔蒙系统受到了影响。如果你在晚上还盯着一块屏幕,你的身体就不会分泌褪素;这让整体的兴奋状态失调,包括睡眠循环和日夜规律。“总的来说,你自然的睡眠/清醒、放松/兴奋循环原本是设计为自动伴随日夜调整的,现在就会失调。
    嗯,早点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57:45 摘录
    如果不是我看到了这些对数字技术与社会一性别一情绪失调的关系,对于创新和创意过程的劫持所引发的学习障碍、抑郁、焦虑;如果不是我看到了社会上的这些变化同样发生在了大脑中,我就会放下我的键盘,并且按照普林斯基说的那样,努力改变我数字移民的口吻,放弃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坚持的某些东西,让数字原住民去做对他们以及可能对我们而言都是最好的事情。
    是呀,你看到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43:56 摘录
    再回到传统的语言环境中:如果个体觉得所有的对话都应该“包容”,用他能听懂的语言,那么这种想法太天真,别人会觉得他过于霸道。举个例子,我要求客户在我的办公室里只能讲英语,原因不是我想听懂,而是我想掌控。当然也有例外,语言可以作为一种门槛,或者一种控制手段,对于数字设备是一样的。很多人会更喜欢这种手段,只用数字设备来沟通,而不是与他人面对面。

    平行对话则是另一种情况。跟亚对话不同,这里对话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我们这一代数字移民的身份在这里又暴露了,因为我们这代人不喜欢与数字设备争夺注意力:如果正在说话的那个人好像并没完全投入进来,我们会觉得很不愉快,甚至感到被冒犯。这两种场景的关键区别在于,亚对话只是间歇性打断,而平行对话是持续的,几个不同的进程互相处于竞争状态。
    亚对话与平行对话。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这样更加能够进行微妙的理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36:59 摘录
    来,而不要伤害自己。这并不是说坚决不要自慰,或者上网看色情片,天主教老古板才会那么说,他们记已经过时很久了。但是必须得担心大脑结构的问题。如果你开始更喜欢色情片、网络直播或者网络性爱,而不是真实的人类(前提是你能找到伴侣).或者说你的表现不如之前了,那说明你有相当严重的问题了。
    警惕呀警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26:49 摘录
    在网上,我们的行为和对待他人的方式是不同的。这部分原因是媒介本身就阻碍了我们理解情感的能力,在这里我们不需要看他人脸色,也不需要揣摩对方的弦外之音。当然,另个原因是我们就更有理由不再去注意这些。然而,我们也在逐渐失去这种关心他人情感的能力。总的来说,媒介促成了自恋。
    是真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11:51 摘录
    最后我想引用流行文化里的经典名言。电影《大器晚成》( Late bloomers)中有两句台词总结得非常好:“我希望你感到很无聊;感到无聊会放飞想象。”另外一句是这样说的:“从未感到无聊的人长大后会变成笨蛋。”
    好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08:21 摘录
    你可能也注意到我前面嘲笑用利他林这些药物来让小孩在课堂上镇定下来的做法。这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我们过去要用恐吓和伤害,而现在要用药物才能让他们]安定下来?如今这种广泛使用药物来促进学习的做法是需要反思的。可能孩子仅仅是还没准备好,可能他们只是单纯的小孩而已,还有可能这跟孩子根本没有关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是我们对小孩的期望出了问题。
    一切回归内心,先把自己变正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06:07 摘录
    我们现在都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花费的时间必须都是有价值的,而单纯地跟孩子(或者伴侣)待在一起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说这不过是一个借口,来说服我们自己陪在孩子、朋友和伴侣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是一件对的事。
    不好不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9:05:02 摘录
    目前家长的工作节奏变快,加上亲属之间对于年轻家庭支持的消失,导致家长的压力与日俱增。养育孩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支持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家长都过度劳累,疲惫不堪没有力气跟孩子玩,甚至连多陪陪孩子都做不到,无可奈何。

    社会很容易把这一切都怪罪到还在工作的母亲身上,但是家庭和养育的边缘化在数字技术出现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请注意,除了生育和哺乳是生理上必须要让母亲来做之外,绝大多数的养育工作让男性或女性来做都是可以的。
    所以技术既然可以填补空缺。那就顾不上其他事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1:12:39 摘录
    数宇媒介的问题是家长的不在场(心理上的或者实际的)和媒介替代两个因素合起来造成的。给孩子一个播放器、一个手机或者一个平板,跟给他们一串钥匙、一个奶嘴或者一个毛绒玩具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任何玩具或者物件都不会完全抹除掉周遭大环境的影响。
    技术为的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不是代替人的存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1:04:52 摘录
    但就跟专属儿童的教育游戏和现在这些“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狂热一样,这种游戏的宣传和实际效果恐怕不是一回事。一个对于多个研究结果的分析13表明,这些游戏对视觉图像的记忆和短期记忆有轻微的改善,但对计划和判断能力,以及注意力和选择性集中的能力(也就是大脑的执行功能,控制更广泛的认知功能)没有改变。问题在于,你玩游戏玩得越多,效果就越不明显。一周超过三次,那么效果就是衰退,而不是增长。这可能并不是游戏给你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而是说,一旦你玩游戏,你就失去了参加其他活动的机会(比方说社交、健身或其他一些健康的活动)。另外,一次少于三十分钟是无效的,自己一个人做,而不是参加课程或者有人督导也是无效的。结论就是,社交元素和与人互动才可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游戏代替教育?看样子还缺一些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1:03:10 摘录
    在打字和手写的争论里,一些研究很清楚地指出,我们(不管老幼)在手写的情况下会记住更多东西。这还是由于处理手段的差异。当我们通过打字来写笔记时,我们的大脑在一个更加浅薄的等级上处理信息。很多人甚至根本就不会处理。我们仅仅是照字录入,而不是记下关键的概念或者内容来供后续的回忆。我们是在记录,而不是学习。对学生或那些需要在大脑中而不是在硬盘里记住东西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复习我们打过的笔记,把它当作全新的内容来对待。但当我们用手写下来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在获取信息了。
    手写更加帮助理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4 10:58:06 摘录
    在传统的卡通节目里,就算没有家长参与,媒介也有非常多的引导,用服饰、姿态或者旁白告诉我们。好牛仔戴着白帽子,坏牛仔戴着黑帽子。我害怕的是,我们已失去了这些。角色划分的边界已变得非常模糊,因为如今游戏的画面已变得极其真实。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边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11 16:29:47 摘录
    数字技术不应该替换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使用技术应该是作为助力,而不是替换掉教育者或者家长。对于这些教育性的媒介和技术手段,也应该只是家庭生活中锦上添花的部分,家长的参与仍然是关键因素。因为孩子不会只观看和学习好的部分。
    人还是要花时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06 17:03:25 摘录
    对许多人来说,技术为工作、学习、社交和娱乐都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他们也从不越界。我们的确也被数字技术的吸引力(信息、搜索、游戏)所诱惑,但是我们并没有沉溺其中。
    在我们断言技术本身导致成瘾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有的人没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