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博士、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老师,以平实而不乏幽默的语言,在本书中为中学生和写作爱好者们上了10堂非常实用的写作课,指导大家如何在“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叶开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46.00元
  • ISBN:9787559809957
  • 2020-03-25 09:27:30 摘录
    说理性文章

    1、资料整合
    2、事实陈述
    3、归纳总结
    4、引用规范
    5、观点引申

    开头都一样,是无效写作。

    什么叫资料整合?同一个主题起码要找到三个以上的资料,才算整合。正面的、反面的、中性的,各种不同的资料,你要有效地获取不同人的态度、不同人的资料,而不是在百度上搜了,拷贝下来。你要在看了这些资料以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事实表述出来。这才是资料的整合。

    事实陈述之后,是观点的有效推演。事实陈述的训练,目前中小学做得比较少,不过有些语文老师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今后在写作和阅读上,中小学语文要更加重视事实陈述和逻辑推演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会体现在你们今后任何篇报告和论述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9 16:10:59 摘录
    那么,诗歌是什么?诗歌,是语言的再创造,要把属性上距离最远的词语加以组合。诗歌可以让你成为一切事物:一条河、一朵花、一条鱼、一只大象。

    这有个很文艺的专业名词叫“异质同构。

    今天的很多诗歌,在我看来不是合格的诗歌,因为太符合逻辑了。前一句跟后一句,是连着的,谁都能想出来应该这么连着。那就不是独特的诗歌了诗歌是一般人想不到它会这样连在一起的。

    在我们的课本中,除了高中有小部分诗歌是合格的以外,其他都是不合格的,都是符合逻辑经验的陈述。这并不是真正的诗歌,真正的诗歌,创作者的经验不那么符合大众逻辑,这才有冲击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4 16:00:36 摘录
    写作有两种激活方式:一是自我重新认识,二是批判性深阅读。这是写作输入的两种方式。大量的有效的深阅读是输入而让我们有“货”——不是所有
    的“货”都是个人能生产出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1 14:29:36 摘录
    写作,就是写下第一句话。

    刚才提到的那位写作者,我跟他说赶紧写,可是到现在一年过去了,还没有写出来。我跟他说,写作,最简单不过了,你就从这一句开始写:“五十年前,我从九江回到上海,在船舱的底下过了三天三夜。”这句话可能不够好但你可以先把这句话写下来,然后顺藤摸瓜,一路写下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1 10:34:12 摘录
    虚构写作是写作中的核心,但在中小学主流语文教学中很受排斥。其实虚构写作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能力。

    人类天生有“虚构叙事”的本能。

    现在谈到虚构写作,更多地是指通过虚构新的人物形象与新的人物关系,创造出一个特殊的文学世界,表达作者自己特殊思考和愿望的文学样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20-03-01 10:25:06 摘录
    春天为什么一定要“春暖花开”呢?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说法?不用这种笼统的说法,不用这种“陈词滥
    调”,而改用细节描写:小草发芽了,树上叶子绿了。
    好一点了。
    再进一步,可以写两三个细节如:一天早上,我推开窗子,看到墙边的树枝上,发了一颗小芽。干枯的树枝润泽了,有生气了。本以为这是花蕾,后来明白,这是叶芽。叶子在绽开前就像一个芽苞。寒冷的风,变得温和了。古人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原来是这个意思。
    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在写作中,每细节都是有价值的。
    在细节中,你不必考虑“正确思想”,只需要考虑“准确表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20-03-01 10:21:37 摘录
    基于个人经验的表达为什么会产生偏差?原因之一是,这些作文题目要求的并不是“基于事实”的表达,而是基于要求的表达。
    最主要的问题:在作文“套路”中不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而是要写出“正确思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1 10:17:42 摘录
    这属于基于个人经验的“写作”。
    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舌头舔到的、双手触摸到的,都进入了记忆中,并通过语言“写作”出来。从这种直接经验推演出来的,我们称为个人经
    验表达,是自我叙事的“记叙文”。
    自我经验叙事的写作,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很重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1 10:04:51 摘录
    《论语》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跟随思想家王阳明学习的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倡“乐学”,反对“苦学”,并作有一首《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
    不是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1 07:54:42 摘录
    过去有很多课文让我们形成定见这种定见,让我们确信某些事情存在的同时,失去了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遮挡了我们的目光,让我们看不见别的世界。这样,我们就欠缺换位思考,真的看不见了,渐渐地凝固下来,还会顽固地不愿意看见,最终形成本能排斥:凡是不符合自己原有固定认识的事物,都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一那怎么可能
    呢?不真实!不科学!等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20-03-01 07:40:59 摘录
    未经训练的思维,如同肉眼一样,能抵达的范围非常狭窄——通常来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看到的,是被允许看到的。你读到的新闻被精心编辑过,你思考的问题被无数先哲思考过你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你的脑袋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写作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