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系列作品中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盐野七生"]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508630254

努马还对罗马市民进行了职业分工,让每个人归属于有独立保护神的团体。为此,罗马出现了许多团体,如木工公会、铁匠公会、染色工公会、陶艺工公会等。建立这些职业团体的目的,不仅让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豪感,还可以防止拉丁人和萨宾人之间的部族对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12-06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自信与宽容:罗马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异教对外族的接纳与吸收。
* 竞争与开放:罗马人的生存立场和对制度对风险的尝试与面对。
* 人性与权利:罗马人的生命价值和对快乐对自由的追求与捍卫。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建国之王罗穆路斯

罗穆路斯首先在帕拉蒂尼山周围筑起城墙,意思是要在这里建设城市。
公元前735年4月21日,罗穆路斯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仪式,为诸神献上祭品。作为罗马建国纪念日,这天在随后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个节日
这一年,罗穆路斯18岁。通过这位年轻人和追随他的3002名拉丁人的努力,罗马建立了国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向宗教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犹太人。
向哲学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希腊人。
向法律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罗马人。
就在这一点上,这三个民族的特点可见一斑。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12-06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想法不同,终究左右了这三个民族以后的命运:
更愿意选择在防御上万无一失却因此容易阻碍发展的山陵的伊特鲁里亚人。
把城市建在防御不充分却因此可以向外发展的地段的罗马人。
在意大利南部,把城市建在沿海地区,虽然便于通商却忽略了敌人的存在的希腊人。
对于在工学院学习城市工程学专业的人,我强烈建议他们首先要学好哲学和历史等社会学,因为一个城市建在何处也许可以决定这座城市的居民的将来。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公元前8世纪,他们的势力圈扩张到了北至流经佛罗伦萨的亚诺河,南及流经罗马的台伯河之间的整个区域。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这个区域内的城市就像前面所说的,都始于伊特鲁里亚,因此它们几乎都在山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希腊人拓展殖民地的规模覆盖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东至黑海沿岸,西从法国到西班牙。西班牙的马拉加和法国的马赛都源自这一时期的希腊殖民城市。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建国之王罗穆路斯

罗穆路斯并没有独揽大权,他把国政分成三个机构,分别是国王、元老院和市民大会,并由这三方共同治理罗马.
作为宗教祭祀、军事和政治的最高领导人,国王由市民大会投票选生。曾经是羊倌和农民领袖的罗穆路斯本人一定认为自己这个王不是自封的,而是经过市民大会选举的。国王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的这种制度,不是君主政体,却是当时的罗马最为自然的选择。
罗穆路斯设立了元老院。他召集100位长老参加元老院。元老院议员不是政府官职,他们的职责是向国王提出忠告和建议,所以不需要通过市民大会的选举。但是这些议员所属的元老院是官方机构。
元老院议员又称“父老”,意思是父亲,也就是建国之父。据说这个词后来又衍生出了“贵族”一词。
市民大会由全体罗马市民组成。它的任务是选出以国王为首的各级政府官员。市民大会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力,但是对国王听取元老院的建议后制定出来的政策有赞成或反对的表决权。此外,在对外关系上,是战是和,也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才可实施。
这就是罗马建国之初的国家基本形态。它一方面符合当时的罗马国情,同时它也是一种可能适用于将来的、简单而完美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政体。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向宗教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犹太人。
向哲学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希腊人。
向法律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罗马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06 添加
此章节有8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国王托利斯把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阿鲁巴,因为这里被认为是拉丁民族的发祥地,所以也是罗马人的祖先之地。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成就的功绩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军队体制的改革。他所进行的这一改革不仅涉及税制改革,而且涉及选举制度的改革。
作为一个国民,他所承担的义务一是缴纳税金,二是保家卫国。在古代,很多国家都以服兵役的形式来抵直接税,罗马如此,希腊也一样。只有做到这点,他才是独立的市民。作为独立的市民,自然会有相应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就是投票权。所以军队体制等于税制,也等于选举制,这一等式成立,并且天衣无缝。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罗慕路斯到自大者,每一代最高领袖的任期不同,性格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历史就是这样缓缓的,缓缓的螺旋前进。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3-04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挣脱已有观念的束缚,提高自己,然后重新站起来。这就是罗马人的性格。
李沛尧 //民族性格决定民族命运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12-2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公元前509年,随着第七代国王塔克文的统治的结束,罗马的王政时代也告结東。
从罗穆路斯于公元前753年建国到这一年,罗马已经走过了244年。
随后的罗马进入了共和政体,迎来了执政官统治的时代。
和从前一样,执政官也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终身改为短短的一年,原来由一位国王统治改为由两位执政官共同治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公元前1200年至前800年长达400年的沉寂时期,在希腊史上称作“希腊的中世”,意思是一切归于沉寂的、夹在以活跃为特点的两个时代的时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所谓政治体制不是单纯的政治问题,因为选择什么样的政体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多达150个的希腊城邦中,只有雅典和斯巴达异军突起,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雅典靠的是经济实力,斯巴达倚仗的是军事力量。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狄俄尼索斯提出的宗教见解说,波利比乌斯提出的政治体系说,以及普鲁塔克的同化其他民族的做法说,都反应了在那个时代无疑是特例的罗马人的开放性格。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4 添加
此章节有20条书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