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它们来源于分析推理。结论是一个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进行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这个看法得以建立的任何基础。相应地,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 mere opinion)。
以下我们为你列举一些指示词:
·因此( consequently)
·表明( 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 therefore)
由此得出(thus)
因此可以断定( 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 the point I' 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 shows that)
证明( proves that)
告诉我们( indicates that)
问题的实质是(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这些不同结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观冲突的存在,或者说由不同参照系衍生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对于道德论证或者规定性论证,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列举出的种种理由,因而也影响到他的结论。实际上,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推理中,他们的理由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我们这里所谓的价值观假设( value assumption),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当作者对于社会辩论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他们有价值优先或者价值倾向。要找出这些优先的价值,你需要对价值观的意思有较好的把握。
前言
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好多影评家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哪些电影不容错过,哪些电影不看为妙。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笃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5.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6.证据的效力如何
7.有没有替代原因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引言: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举例:美国该禁枪吗
你本着相信他人的愿望而来,但首先他们得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别人观点的不当之处总不会一直不停地自动跳到你的眼前。
作为读者和听众你必须保持全神贯注,而保持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问题。
批判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搜寻答案的最好方法。
争议的正确答案莫非只是神话
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和我们的期望值
致的解释和描述。这样,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喜好带入这些间题的讨论场合,而对那些与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说法一概加以排斥
可是我们一旦承认自己的保证建立在或然性而非必然性的基础上,那么对那些试图说服我们改变观点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推理也必然要更加开放和包容。
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小贴士: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力如何
有没有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问题一览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1)尽量阐明你对别人言论的理解,不妨问一问:“我好像听你说过这个。
(2)问一下别人,有没有证据能让他改变他的观点。
(3)提议暂停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尽量找到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4)问一问别人,为什么他认为你据以形成结论的那些证据显得不堪一击。
(5)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接受对方的最好理由,并将这些理由和你的最好理由放到一起,有没有发现一个你们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6)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对话中分歧产生的原点。
(7)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得体贴关心和不温不火,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是来虚心学习的,不是来舌战群英的。
(8)确保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表现出谦恭的样子,而不是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博客作者、演讲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这样说有点儿太过简单和笼统了,有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自己讨论的到底是哪一类论题。但是,记住这两种不同的论题类型很管用,因为你最终做出的客观评价到底是什么样,主要取决于你所回答的论题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论题,评价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小贴士: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他到底在说什么啊
合“论题”的界定标准即可。
但是,当论题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在你能确认论题之前都得先找出结论来。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进行客观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结论之所在—这常常也是较困难的一步。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因此( consequently)
·表明( 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 therefore)
由此得出(thus)
因此可以断定( 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 the point I' 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 shows that)
证明( proves that)
告诉我们( indicates that)
问题的实质是(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
引导读者得出你的结论
当你写作的时候,你总想千方百计地说服你的读者,让他们全心全意地相信你的论证。你的结论和理由都应该一目了然。如果你写作或者演说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某个特定的结论,你的读者或听众就会尽力去寻找这一结论。老老实实地把结论说出来,而且说得清楚明白,其实也就是在帮助你的读者或听众。这才是你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强调一遍,让人们对它实际的意思再没有一点怀疑。要让你的结论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节省了读者的精力,而且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度。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形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在本章前一部分,我们奉劝你不要使用“逆向逻辑”或者反向推理”。相反,一个关心批判性思维的作者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分量,然后才会做出结论。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找准关键词
检查有没有歧义
判定歧义
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谁想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你没有义务来评价那些不明确的想法或选择。如果有朋友告诉你应该选修某一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确实“与众不同”,但是他却不能告诉你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那你就没有依据来同意或是不同意这个建议。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说理论证的画面,那他就没有权力强迫你相信他。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假设有下列这些特征:
(1)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大多情况下如此);
(2)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对判断其结论有较大影响;
(4)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就好像你眼看着
到哪儿去找假设
找出幕后遥控的价值观假设
我们这里所谓的价值观假设( value assumption),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当作者对于社会辩论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他们有价值优先或者价值倾向。要找出这些优先的价值,你需要对价值观的意思有较好的把握。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宁要哪个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对方的背景可以作为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如果争论的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什么
一个例子: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争论
价值观及其相对性
找出没说出来的描述性假设
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避免浪费时间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1)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
(2)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想法。
(3)把自己放到对立的反对立场。
(4)意识到还有其他潜在的方法可以获得理由中提到的种好处。
(5)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第6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有三种常见的诡计花招,它们是: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
不用死记硬背各种谬误的名称也能找到推理中的谬误
有可能假设是明显错误的
推理理由谬误百出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推理错误小汇总
对人不对事
使用滑坡推理方式
表现出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趋势
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
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
诉诸可疑权威
诉诸情感
攻击稻草人
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
通过恶语中伤来解释
将注意力从论题上转移开
通过光环效应来让读者分神
循环论证介绍另一个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扩展你关于谬误的知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7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如果有人对出示证据这一简单要求的反应是怒火中烧或退避三舍,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难为情,因为他们意识
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有看到证据,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论断(mere assertion),意思是它是一个没有用任何方式来加以证实的断言。你当然应该认认真真地怀疑孤立论断的可靠性!
如果有证据,那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事实断言可靠吗
证据从哪儿来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
直觉作为证据可靠吗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
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引用套引用的问题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8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假设:因为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结果能采用吗
赞成
科学研究能接受公开验证
研究可使用拉制来让外部影响因系最小化科学研究使用语,方面能做到精确和前后一致
反对
研究的质量和人为因素变化非常大
研究结果常常互相矛盾,事实会随着时间
的流逝发生改变
研究结果只能支撑结论
科学研究是人类活动,它会受到正曲,面
且主观因素在所
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
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
(1)识别你正在研究的情况的一些主要特征。
2)尽量找出与上述情况有相同特征的其他你所熟悉的情况,开动脑筋,尽量想象出多种不同的情况。
(3)尽量判断熟悉的情况是否能为你提供关于不熟悉的情况的一些洞见。
一个例子:对取消终身教职的批判性评价
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9章 有没有替代的原因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
有果必有因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
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但是大多用来证明因果关系的证据仅仅建立在相关的基础之上。当你发现一个作者指出两者的特征之间有联系来支持他的一种假设,记住要问他一句:“有没有其他原因也可以解释这种联系呢?”
“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很多事件并不只有一种解释
哪个原因更合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
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
省略数据也是欺骗
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1)尽量找出如何获得数据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好。问一下这位作者或演说者是怎么知道的?”持论者想要用大量的数字
来让你动心或者让你惊心的时候,你尤其要警惕。
(2)要对描述的平均值的类型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数值分布是不是会对数据多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3)数据使用者拿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时你要特别当心。
(4)先不去看作者或演说者使用的数据,把所需的数据证据和实际提供的数据做比较。
(5)从数据中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这结论和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不一致,那么很可能其中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6)判断有什么信息缺失了。对于误导性的数字和百分比自己缺失的比较,你要特别当心。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说服力不够强的推理,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太关键。就像马眼睛上所戴的一副眼罩,眼
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
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两面还是多面
寻找多个结论
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让思维更加灵活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生来平等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
最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