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20 种语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 领袖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 ISBN:7549555303
在文明诞生之初,一群来源不同的人,出于移民、入侵或占领等原因聚集在一起。他们血缘不同,语言和信仰也不同。使这些人结为整体的唯一共同的纽带,是某个头领的没有完全得到承认的法律。这些混乱的人群有着十分突出的群体特征。他们有短暂的团结,既表现出英雄主义,也有种种弱点,易冲动而性情狂狷。没有什么东西把他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是野蛮人。
漫长的岁月造就了自己的作品。环境的一致、种族间不断出现的通婚和共同生活的必要性发挥了作用。不同的小群体开始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种族,即一个有着共同的特征和感情的群体,他们在遗传的作用下日益稳固。这群人变成了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又有能力摆脱它的野蛮状态。……
在这个阶段,一种包含着各种制度、信念和艺术的新文明便诞生了。这个种族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某些它建立丰功伟业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无需怀疑,它有时仍然是乌合之众,但是在它变幻不定的特征背后,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基础,即一个种族的禀性,它决定着一个民族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化,支配着机遇的作用。
时间在做完它的创造性工作之后,便开始了破坏的过程,不管是神灵还是人,一概无法逃出它的手掌。一个文明在达到一定的强盛和复杂程度之后,便会止步不前,而一旦止步不前,它注定会进入衰落的过程。这时它的老年期便降临了。……
民众就是至上的权力,野蛮风气盛行。文明也许仍然华丽,因为久远的历史赋予它的外表尚存,其实它已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大厦,没有任何支撑,下次风暴一来,它便会立刻倾覆。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势时,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返璞归真 //当理想逝去,种族渐渐失去它的凝聚力与思想支柱,并最最终走向衰弱。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6-18 添加
此章节有30条书摘 点击查看
考虑事物虚幻的形状,远比考虑它们的真正形状更重要,因为只有它们,是我们能看到并加以再现的形状。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6-10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要想领导他们,不能根据建立在纯粹平等学说上的原则,而是要去寻找那些能让他们动心的事情、能诱惑他们的东西。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6-10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LPLP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2-07-08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刺激群体的因素多种多样,群体总是屈从于这些刺激,因此群体也极为多变。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看到,群体转瞬之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群体很容易作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赴义。
自在飞花涨春愁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就像最近的山火中牺牲的消防员,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很是令人感动。但是看到这些英雄日常生活中的照片,不走就会对上一个事实:现下这个年代,除了被爱国情操裹挟的学生,加入军队的多是地方上乏甚出路的二流子,小地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4-0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群体的推理方式类似于爱斯基摩人的方式,他们从经验中得知,冰这种透明物质放在嘴里可以融化,于是认为同样属于透明物质的玻璃,放在嘴里也会融化:他们又像一些野蛮人,以为吃下骁勇敌手的心脏,便得到了他的胆量:或是像一些受雇主剥削的苦力,立刻便认为天下所有雇主都是剥削他们的人。
群体推理的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知道如何操纵体的人给他们提供的也正是这种论证。它们是能够影响群体的唯一论证。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2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种感情有着十分简单的特点,比如对想象中某个高高在上者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没有能力对其信条展开讨论,传播这种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这种感情所涉及的不管是一个看不见的上帝、一座木雕或石雕偶像,还是某个英雄或政治观念,只要它具有上述特点,它便总是有着宗教的本质。可以看到,它还会在同等程度上表现出超自然和神秘的因素。群体会下意识地把某种神秘的力量等同于一时激起他们热情的政治信条或获胜的领袖。

群众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

他的宗教信仰变了,然而真能说他的宗教感情也变了吗?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2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没有任何事例能更好地反映传统对群体心态的威力。最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里那些最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只能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被慢慢地磨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25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理性并不是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不妨说,虽然理性是存在的,但文明发展的动力仍然是自我牺牲、尊严、宗教信仰、爱国主义及对荣誉的爱等各种感情。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2-21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从长远看,历史与模仿的双重作用,会使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的所有人变得非常相似,就连那些哲学家、博学之士和文人,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也会变得非常相似,以至于立刻就能被辨认出他们所属的时代。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2-21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现在,群体中易变的意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往日的信仰正在一天天地失去影响力,因此它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能够形成当时的短暂意见。普遍信仰的衰落,让许多既无历史也无未来的偶然意见找到了落脚之地。第二,群众的势力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壮大越发得不到有效地制衡。群体观念的极度多变越来越表现得随心所欲。第三,最近,报纸行业的迅猛发展让群众不断地看到更多完全对立的意见。每一种个别的意见所产生的暗示作用,很快就会被和它对立意见的暗示作用所破坏,于是,任何意见都无法被普及,只能稍纵即逝。换句话说,在今天,一种意见还没来得及成为普遍意见,便已灭绝。这三个原因使世界史出现了一种全新现象,同是也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在这里我指的是政府在领导舆论方面的无能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2-22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群体状态或支配群体的力量与野蛮状态相近似,或者说是向这种状态的回归。正是通过获得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种族才使自身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走出了野蛮状态。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2-2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这便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进步到文明状态,最终,在这个理想失去优势时,走向衰落和死亡。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这种说法是符合某种逻辑的:孤立的个人心里很清楚,他不能焚烧房屋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如果他能够成为群体的一员,这种限制就不存在了,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当然我们知道,从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法制立场上说,这种在群体中消失了个人利益和目标的人会变成一个“无名氏”,而法律的基础是个人责任,对这样的无名氏是不起作用的。这样就意味着,这个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旦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那么在群体中间,很多人在摆脱了正常生活中卑微无能的感觉之后,就会产生出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能量。
有光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1-14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