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内容简介: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予《三国志》《三国演义》以时代的含义和深刻的哲理思想。毛泽东说,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能
……
[ 展开全部 ]
使人聪明,能“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 《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的三位作者从有关毛主席的文字资料中筛选出大量的史料,编著了《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梳理了毛泽东活学活用三国智慧的小故事,本书兼具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哲理性、资料性等众多特点。
[ 收起 ]
作者:孙宝义 刘春增 邹桂兰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定价:35.00元
ISBN:751250144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一)攻 读 篇
《魏书·郭嘉传》说:“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理”。
曹操说:“唯奉孝(注:郭嘉的字)为能知孤意。”郭嘉38岁中年天
折,曹操非常惋惜,称道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
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
断地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据薄一波回
忆:“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正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作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
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
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
为了断”毛泽东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赛断。应当根据形势的
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
多谋善断”的实质,也可以理解为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多谋,善
于与各方面的人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商量问题,善于到群众中去听取各
种不同的意见,这就得有一个好的民主作风:善断,能够正确集中来自各方
面,来自群众的意见,并且不失时机地作出决断,这就既需要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又需要革命的胆略和魄力。像郭嘉那样善于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为曹操提供正确的建议,曹操据此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毛泽东很希望党的各级领导一方面敢于和善于正确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另一方面善于听取意见,敢于集中拍板定案。有一次毛泽东在与田家英、李锐、周小舟等人的闲谈中,又一次谈到郭嘉的历史事迹,提出:《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毛泽东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
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欲与共济天下大难了!”
毛泽东对干部要求“多谋善断”,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一条经验
半舟Do
//
郭嘉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1偷看《三国》的私塾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与《三国演义》的智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先哲的书上就有号脉的秘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4《捉放宿店》有纰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5一串朝珠里的学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6读书不能一目十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7险境中读《三国演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8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9七十年的“三国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0看《失空斩》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1他为什么姓诸葛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2殷墟考古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3温县说司马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4曹操的发家之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5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6“‘关公’不姓‘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7要做好“借东风”的工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8“诸葛亮精通心理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9王弼是个有所作为的青年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0名医华佗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1诸葛亮的羽毛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2指点迷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3观《花鼓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4推荐《吕蒙传》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5南阳考书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6经学家张昭的读书之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7小人书中的大道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8学点历史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9京剧《彝陵之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0给外交官的名字幽一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1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2偏爱京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3《关公战秦琼》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4陨石雨后的毛泽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借 鉴 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初出茅庐第一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活用《三国演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4曹操是超世之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5“救兵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6龙云献云南地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7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拜兄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8“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9西安事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0破格用人,用其所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1拿鹅毛扇的知识分子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2撤退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3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4“古城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5住涿州谈刘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6诸葛亮“办事之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7“挥泪斩马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8擒纵女匪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9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0“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1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2诸葛亮为政秘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3破格用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4悼邹韬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5“三顾茅庐看出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6“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历史来源的”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7“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8我也要鞠躬尽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9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0用《三国》故事讽刺、告诫林彪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1曹操的养生之道
曹操的养生之道
“曹操有一首题名《龟虽寿》的诗,讲养生之道
的,很好。希你找来读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毛泽东常以曹操《龟虽寿》的诗为借鉴,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的气概,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来对待
生老病死。他对身边的保健医生说:“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
65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喽。你们搞医疗的应该学学,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不想工作还行?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药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主要是乐观、心情开朗、锻炼身体。”“曹操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讲‘死去原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毛泽东告诉他的保健医生,
国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说过养生之法是:“晚饭少吃口,饭后百步走,坠个先
用
婆丑,活到九十九。”他又说:“我也有个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多多散步,劳逸适度。”毛泽东的养生健身“十六字诀”,把精神心理放
在首句,而发怒是七情之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作为代表提出“不怒
第二句“基本吃素”,重在“素”与“基本”,这对健康是很有益的。
曹操借“神龟”“腾蛇”说明人总是要死的,但对生命应有达观的态
度,要积极进取。林彪长期有病休养,毛泽东为了鼓励他战胜病魔,曾于
1963年12月14日,在给林彪的信中说:“曹操有一首题名《龟虽寿》的
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读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毛泽东在阅读《南史》时,读到刘宋时光禄大夫刘镇之30岁时曾得
过一场大病,家人以为必死无疑。已置好棺材,不料不久病情好转,最后
活到90岁。史家对此评论道:“因此而言天道未易知也。”
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生死的。他
认为,人有生必有死,生本身包含着死的萌芽,这是一对矛盾,自然界中
的任何事物概莫能外。有些古代帝王妄想长生不老,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这是唯心主义糊涂观念。但是人又不能因此而悲观消沉,不思进取,而是“己可造命”,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积极的养生、锻炼,达到既健康又长寿,最大限度地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这充分表现出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的科学的人生观和革命
乐观主义的精神。
半舟Do
//
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32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
组织
建安一十九年到二十四年(公元214-219年)5年间,刘备打败了
刘璋,占有了成都,取得了汉中,奠定了自己鼎立西南的基础,取得了辉
煌的成功。但要想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要称帝,还有很多困难。道理十分
简单,虽然政敌瓦解了,但刘璋在蜀地经营了许多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
关系网,再加上刘璋也是汉家宗室,刘备入蜀又是刘璋请来的,刘璋既拨
兵马,又给粮草,应该说对刘备十分尽心,所以刘备一时间很难收服人
心。刘备知道,要想收服人心,最重要的是与刘璋的旧部搞好关系,通过
任用刘璋故旧中有才能的人来获取刘璋故旧的支持。
刘璋的旧部很多,成分也很复杂,虽然风气比较腐败,官吏大多比较无能,但也并不是没有人材,刘备对此了解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刘璋的旧部法正,及时提出了意见。他说:“现今主公始创大业,需要收服人心,许靖的资格很老,与蔡邕、孔融是一辈人,他曾是刘璋的蜀郡太守,您认为他立场不坚定而看不起他,抛弃不用。但是,他的声誉播流四海。您如果不对他以礼相待,天下之人会说主公不重视贤人。应该加以敬重,以起到造成影响的作用。”法正的及时提醒,可以说正是当时最需要做的地
方,使刘备避免了一次很大的失误。
于他的资
历
用
三
不久,许蜻做了刘备的长史,继而又被提升为司徒。由
国
老,故旧多,名声大,在被起用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蜀人对刘备
有了好感,连曹操政权中的一些名人,如三公华歆、王朗等人,也不敢对
李严是刘璋旧部的著名人物,应该说还是相当有才能的,他当过都令
刘备政权小看了。
护军,在蜀郡很有威望。在刘备攻刘璋时,他临阵投降刘备,刘备拜他为
“神将军”,紧接着又任他为“兴业将军”。刘备临死时,到永安去接受托孤
的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人,足见刘备对他的器重。至于他以后品行不端,那是
后事。在当时任用李严,对于稳定蜀郡的人心,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争取原来核心统治集团成员的支持尤为重要。吴懿、费观和刘璋是儿
女亲家的关系,吴懿是刘章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影响很大。吴懿的妹妹又
是刘璋的哥哥刘瑁的妻子,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刘备对他们大加封赏,安排了比在刘璋时期还要重
要的官职。尤其有意思的是,刘备又打起了结亲这张牌,在刘瑁病死,吴
懿的妹妹寡居的情况下,刘备就与吴懿的妹妹结了婚。其结果自然是争取
到了这些人的支持。
对刘巴的重用也极富戏剧性。刘巴一直激烈地反对刘备,在刘备取得
蜀郡以前,就表示过坚决不与刘备合作。刘巴是荆州人,在曹操大兵南下
攻占荆州时,别人跟着刘备向南逃,而他偏偏掉头向北投奔了曹操。曹操
败于赤壁之后,荆州六郡又落到了刘备的手里,刘巴被困在了荆州,诸葛
亮写信劝他归附刘备,刘巴加以拒绝了,并逃跑到交趾(今广东、广西
一带),后来又从交趾往西投靠了刘璋。刘备本来是知道此事的,并对刘巴的态度深表不满。真是阴差阳错,刘巴刚到西川,刘璋就灭亡了,刘备怕刘巴遇害,在围攻成都时,特意下了一道命令:“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刘备最后找到刘巴,十分高兴。刘巴在刘备的诚心感召下,终于归附。刘备立即将他封为“将军西曹掾”,不几年又让他代法正当了尚书
令。据说,张飞对刘巴非常敬重,虽然刘巴多次轻慢他,他也不敢发脾
气。当然,这与刘巴的为官清正有关。
对于法正的使用也意味深长。法正是奉命将刘备请接进蜀的人,刘备
战败刘璋,应该说他的功劳最大。他本身又富有智计,后来成为刘备集团
中仅次于诸葛亮的智囊人物。他对刘备的影响很大,以致诸葛亮在不能阻
挡刘备伐吴时想起了法正,慨叹地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尚在,必能
阻止主公。”在刘备攻下成都后,就封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
都畿,内为谋主”。但是,法正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缺点,即打击报复人往
往不计后果,为此他枉杀了好几个人。状子告到刘备那里,刘备感到十分
为难,如果撤了法正的职,就会失去左膀右臂;如果惩治他,就无法充分
发挥他的作用、怎么办呢?刘备审时度势,没有惩治他。
团结地方干部,依靠地方干部,正是靠着这些政策和策略,刘备才迅
速在四川站稳了脚跟;相反,如果采取打击一大片的方针,他很可能会被
赶出四川去,即使勉强呆在四川,也会日夜不得安宁。
毛泽东以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慧眼来审视《三国演义》,确
实看出了常人根本无法看到的问题。例如他这样评论《三国演义》中的
刘备入川:“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
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
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确是一语中的。对于当时共产党的组织工作来讲,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有着一定的启发意
义,甚至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那些生搬硬套所谓“革命原则的人,不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来说,应该是一针极为有效的清
凉剂
特别是中国革命起于各个革命根据地,对于如何处理好各个山头的干部,尤其重要。毛泽东在组织路线上,正确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避免内耗和
摩擦的问题。
半舟Do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谋 略 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三国演义》中的治国谋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 “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黄洋界上《空山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4“黄忠”“张飞”和“周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5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6“说破英雄惊煞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7“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8黄盖巧使“苦肉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0我是诸葛亮到东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1巧设《空城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2现代《空城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3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4群众就是孔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5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6多谋善断的郭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7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批 注 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说史一家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评点《三国演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4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5反批《失街亭》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6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8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9群众就是孔明,领导就是刘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0“舌战群儒”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1豪情逸致嘲司马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2关云长就不如我们彭老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3不要再把老百姓看成“阿斗”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4三大优点突出的张飞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5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6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我们的胜利,人家是知道的,不用自己去表示。对
待人家的缺点错误,少讲“过五关斩六将”。
1927年11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茅坪,寻找走散了的张子清所部
营(后来在湖南桂东县和朱德部会合),当有人怀疑张部有可能投降敌人
时,他说:“不会的,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曾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用关云长这员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关云长便毅然离开了拥有雄兵百万的曹操,骑上吕布的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我们党
的于部,就比不上古人关云长?”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大会上讲
话,谈到知识青年投奔延安,沿途关防遍设通途困难时说:“因为他们既
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
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这些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但是,如果知识分
子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结合起来,就是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
来
那末,事情就好办了
1947年6月,毛泽东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途中,在与警卫人员谈到
河北人会打胜仗时,毛泽东放声大笑:“哈哈,河北人就一定打胜仗?三
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嘛!”当警卫
说:“山西人也不一定行,关云长就不如彭老总。关云长走麦城,彭老总
可是三战三捷。”毛泽东听了很称赞。不久他在与周恩来、任弼时闲谈时
说:“
“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
毛泽东对关羽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1932年初,毛泽东在与程子
华谈话时说:“关羽出身下层社会,是刘备的心腹之臣,随其周旋,不
避艰险,死后被尊为武圣人。到处修建有关帝庙。他的弱点是自负凌
人,以致发展到上当受骗,大意失荆州。”毛泽东批评关羽因骄傲而坏
国事。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就谈了关羽坏盟:“关羽这个人虽然
新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
大。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时,关羽怒曰:‘翼德吾弟也;
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却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诸葛亮)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而去。于是孙权便攻占了荆州,孙刘联
题瓦解9年5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有一次和警卫员谈话,又谈了关羽的
缺点,他说:“当时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一着错误呢!”又说:“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
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1950年2月,在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前夕,毛泽东与韦国清等说了一段话:“我们的胜利,人家是知道的,不用自己去表示。对待人家的缺点错误,少讲‘过五关斩六将’。”1971年9月初,毛泽东和浙江省负责人南萍等就九届二中全会的问题等谈话时又说起关羽:“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条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直到麦城失败。”告诫南萍,不要翘尾巴,从关羽身上吸取教训,
反骄破满。
半舟Do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17虎踞龙盘今胜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8“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9孙权?曹操?刘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0关羽的教训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1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2魏国重臣司马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3“我们要给曹操翻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5三曹父子的才华与名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6陈云可称之为“能”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7年轻当家的孙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8杀降不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9《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0张飞的后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1《龟虽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2反思董卓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3借古喻今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4“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5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6刘表“虚有其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7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8三国归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兵 法 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孔明兵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闲中谈“三国”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4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5“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6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7“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8为什么能在四川立国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9三朝元老刘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0“为将当有怯弱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1“阵地战”与“运动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2曹操的两个战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4三败“小诸葛”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5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6论“三个世界划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7要学诸葛亮留一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8吴忠“有忠”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9“人寿志犹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20毛泽东打仗的秘诀
打仗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
毛泽东听后,呵呵一笑,回答说:“打仗没有什么妙计,如果说有妙计的话,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就是
先生说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我们有100万军队要渡江,如果没
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能成功的。比如用100万车队带上轻武器,完全
游泳泅渡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渡江工具。我们没有兵舰、轮船,就要靠人
民用土办法造木船、木排划子。在漫长的江面上,几万只木船一齐出动
直奔对岸,加上我们有很多大炮掩护,很快就过去了30万军队。这一下
子,蒋介石企图以长江天险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的梦想破灭了。你能说这
是妙计吗?这是一般的常识,但是,像这样一个普通的常识,蒋介石是不
知道的。他想的是长江天险,是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总的来说,我们的军
队比蒋介石的军队准备得好,除了飞机,军舰以外,我们什么都比他们多。”
毛泽东还在一次会议上说:“打仗并没有什么神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战略战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四句话。走,你就打不着我;打,我就要打上你,打准你,吃掉你。”又
说:“我们的打法:我能吃下你时就吃你,吃不下你时,也不让你吃了我。
时机不成熟时我主力不同你硬拼,同你脱离接触。等到我能吃了你的时
候,就把你吃掉,一口一口地吃,最后把你吃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准备打仗,毛泽东讲了许多战略问题,其中也谈到了将来如何打仗。他说:“打仗没有什么巧妙,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们听说过吗?大体上就是这样。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还打吗?有两条腿可以走嘛!打得赢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集中五个指头啃他一个指头,割掉一个,他就少一个。事物是可以分割的。以后有机会又可以啃一个,又少一个,只剩下八个了,然后有机会再割一个,总之要割掉。所谓割掉指头,就是把敌人搞过来,除打死
打伤之外,把官兵、枪支、弹药都夺取过来,这就叫打得赢就打。那么打
不赢呢?就走,走得远一点,使敌人不知你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一位饱经战火的军事家对未来作战的轻松描绘。
当今,伊拉克反美武装运用娴熟的游击战术。让装备精良的美军疲于应对。从这些游击战术里都可以找到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影子,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让美军巡逻队及运输队防不胜防的路边炸弹,跟“地雷战”又何其相似。美军精锐部队发动对反美武装“扫荡”时,会发现武装分子们突然不知所踪。而美军驻军较少的兵营以及哨所等,都频繁遭到反美武装分子汽车炸弹甚至毛驴车发射火箭弹的袭击。
反美武装还灵活运用了毛泽东在朝鲜战争时提出的“零敲牛皮糖”战术。在抗美援朝时,由于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火力对比上有明显劣势,因此毛主席提出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即利用绝对优势兵力
次包围对方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力求全歼的战术。在伊拉克战争中,就经常出现上百名武装分子集中打美军巡逻小队的战例。“零敲牛皮糖”是湖南人对牛皮糖的吃法,牛皮糖很硬,只好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吃。
用在战争上,指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一个营甚至一个连。
难怪美军要起用彼得雷乌斯这位精通游击战的行家来主管伊拉克和阿
富汗的战事,其实他的反游击战思想也离不开研究“毛兵法”。
半舟Do
//
如何打仗的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一)攻 读 篇
1偷看《三国》的私塾生
2与《三国演义》的智缘
3先哲的书上就有号脉的秘诀
4《捉放宿店》有纰漏
5一串朝珠里的学问
6读书不能一目十行
7险境中读《三国演义》
8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9七十年的“三国迷”
10看《失空斩》
11他为什么姓诸葛
12殷墟考古迹
13温县说司马懿
14曹操的发家之地
15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16“‘关公’不姓‘关’”
17要做好“借东风”的工作
18“诸葛亮精通心理学”
19王弼是个有所作为的青年人
20名医华佗
21诸葛亮的羽毛扇
22指点迷津
23观《花鼓戏》
24推荐《吕蒙传》
25南阳考书记
26经学家张昭的读书之陋
27小人书中的大道理
28学点历史
29京剧《彝陵之战》
30给外交官的名字幽一默
31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32偏爱京剧
33《关公战秦琼》
34陨石雨后的毛泽东
(二)借 鉴 篇
1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2初出茅庐第一功
3活用《三国演义》
4曹操是超世之杰
5“救兵粮”
6龙云献云南地图
7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拜兄弟
8“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9西安事变
10破格用人,用其所长
11拿鹅毛扇的知识分子
12撤退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
13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
14“古城会”
15住涿州谈刘备
16诸葛亮“办事之人”
17“挥泪斩马谡”
18擒纵女匪首
19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20“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
21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22诸葛亮为政秘诀
23破格用人
24悼邹韬奋
25“三顾茅庐看出铁”
26“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历史来源的”
27“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28我也要鞠躬尽瘁
29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30用《三国》故事讽刺、告诫林彪
31曹操的养生之道
32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三)谋 略 篇
1《三国演义》中的治国谋略
2 “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3黄洋界上《空山计》
4“黄忠”“张飞”和“周瑜”
5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6“说破英雄惊煞人”
7“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8黄盖巧使“苦肉计”
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10我是诸葛亮到东吴
11巧设《空城计》
12现代《空城计》
13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14群众就是孔明
15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
16多谋善断的郭嘉
17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批 注 篇
1说史一家言
2评点《三国演义》
3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
4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
5反批《失街亭》
6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9群众就是孔明,领导就是刘备
10“舌战群儒”
11豪情逸致嘲司马
12关云长就不如我们彭老总
13不要再把老百姓看成“阿斗”
14三大优点突出的张飞
15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16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17虎踞龙盘今胜昔
18“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19孙权?曹操?刘备
20关羽的教训
21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22魏国重臣司马懿
23“我们要给曹操翻案”
2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5三曹父子的才华与名气
26陈云可称之为“能”
27年轻当家的孙权
28杀降不祥
29《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30张飞的后代
31《龟虽寿》
32反思董卓
33借古喻今
34“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35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36刘表“虚有其表”
37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38三国归晋
(五)兵 法 篇
1《孔明兵法》
2闲中谈“三国”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5“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6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7“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8为什么能在四川立国
9三朝元老刘晔
10“为将当有怯弱时”
11“阵地战”与“运动战”
12曹操的两个战例
1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4三败“小诸葛”
15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16论“三个世界划分”
17要学诸葛亮留一手
18吴忠“有忠”
19“人寿志犹存”
20毛泽东打仗的秘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一)攻 读 篇
1偷看《三国》的私塾生
2与《三国演义》的智缘
3先哲的书上就有号脉的秘诀
4《捉放宿店》有纰漏
5一串朝珠里的学问
6读书不能一目十行
7险境中读《三国演义》
8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9七十年的“三国迷”
10看《失空斩》
11他为什么姓诸葛
12殷墟考古迹
13温县说司马懿
14曹操的发家之地
15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16“‘关公’不姓‘关’”
17要做好“借东风”的工作
18“诸葛亮精通心理学”
19王弼是个有所作为的青年人
20名医华佗
21诸葛亮的羽毛扇
22指点迷津
23观《花鼓戏》
24推荐《吕蒙传》
25南阳考书记
26经学家张昭的读书之陋
27小人书中的大道理
28学点历史
29京剧《彝陵之战》
30给外交官的名字幽一默
31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32偏爱京剧
33《关公战秦琼》
34陨石雨后的毛泽东
(二)借 鉴 篇
1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2初出茅庐第一功
3活用《三国演义》
4曹操是超世之杰
5“救兵粮”
6龙云献云南地图
7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拜兄弟
8“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9西安事变
10破格用人,用其所长
11拿鹅毛扇的知识分子
12撤退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
13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
14“古城会”
15住涿州谈刘备
16诸葛亮“办事之人”
17“挥泪斩马谡”
18擒纵女匪首
19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20“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
21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22诸葛亮为政秘诀
23破格用人
24悼邹韬奋
25“三顾茅庐看出铁”
26“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历史来源的”
27“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28我也要鞠躬尽瘁
29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30用《三国》故事讽刺、告诫林彪
31曹操的养生之道
32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三)谋 略 篇
1《三国演义》中的治国谋略
2 “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3黄洋界上《空山计》
4“黄忠”“张飞”和“周瑜”
5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6“说破英雄惊煞人”
7“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8黄盖巧使“苦肉计”
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10我是诸葛亮到东吴
11巧设《空城计》
12现代《空城计》
13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14群众就是孔明
15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
16多谋善断的郭嘉
17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批 注 篇
1说史一家言
2评点《三国演义》
3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
4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
5反批《失街亭》
6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9群众就是孔明,领导就是刘备
10“舌战群儒”
11豪情逸致嘲司马
12关云长就不如我们彭老总
13不要再把老百姓看成“阿斗”
14三大优点突出的张飞
15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16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17虎踞龙盘今胜昔
18“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19孙权?曹操?刘备
20关羽的教训
21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22魏国重臣司马懿
23“我们要给曹操翻案”
2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5三曹父子的才华与名气
26陈云可称之为“能”
27年轻当家的孙权
28杀降不祥
29《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30张飞的后代
31《龟虽寿》
32反思董卓
33借古喻今
34“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35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36刘表“虚有其表”
37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38三国归晋
(五)兵 法 篇
1《孔明兵法》
2闲中谈“三国”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5“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6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7“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8为什么能在四川立国
9三朝元老刘晔
10“为将当有怯弱时”
11“阵地战”与“运动战”
12曹操的两个战例
1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4三败“小诸葛”
15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16论“三个世界划分”
17要学诸葛亮留一手
18吴忠“有忠”
19“人寿志犹存”
20毛泽东打仗的秘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一)攻 读 篇
曹操说:“唯奉孝(注:郭嘉的字)为能知孤意。”郭嘉38岁中年天
折,曹操非常惋惜,称道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
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
断地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据薄一波回
忆:“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正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作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
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
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
为了断”毛泽东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赛断。应当根据形势的
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
多谋善断”的实质,也可以理解为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多谋,善
于与各方面的人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商量问题,善于到群众中去听取各
种不同的意见,这就得有一个好的民主作风:善断,能够正确集中来自各方
面,来自群众的意见,并且不失时机地作出决断,这就既需要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又需要革命的胆略和魄力。像郭嘉那样善于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为曹操提供正确的建议,曹操据此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毛泽东很希望党的各级领导一方面敢于和善于正确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另一方面善于听取意见,敢于集中拍板定案。有一次毛泽东在与田家英、李锐、周小舟等人的闲谈中,又一次谈到郭嘉的历史事迹,提出:《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毛泽东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
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欲与共济天下大难了!”
毛泽东对干部要求“多谋善断”,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一条经验
1偷看《三国》的私塾生
2与《三国演义》的智缘
3先哲的书上就有号脉的秘诀
4《捉放宿店》有纰漏
5一串朝珠里的学问
6读书不能一目十行
7险境中读《三国演义》
8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9七十年的“三国迷”
10看《失空斩》
11他为什么姓诸葛
12殷墟考古迹
13温县说司马懿
14曹操的发家之地
15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16“‘关公’不姓‘关’”
17要做好“借东风”的工作
18“诸葛亮精通心理学”
19王弼是个有所作为的青年人
20名医华佗
21诸葛亮的羽毛扇
22指点迷津
23观《花鼓戏》
24推荐《吕蒙传》
25南阳考书记
26经学家张昭的读书之陋
27小人书中的大道理
28学点历史
29京剧《彝陵之战》
30给外交官的名字幽一默
31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32偏爱京剧
33《关公战秦琼》
34陨石雨后的毛泽东
(二)借 鉴 篇
1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2初出茅庐第一功
3活用《三国演义》
4曹操是超世之杰
5“救兵粮”
6龙云献云南地图
7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拜兄弟
8“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9西安事变
10破格用人,用其所长
11拿鹅毛扇的知识分子
12撤退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
13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
14“古城会”
15住涿州谈刘备
16诸葛亮“办事之人”
17“挥泪斩马谡”
18擒纵女匪首
19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20“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
21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22诸葛亮为政秘诀
23破格用人
24悼邹韬奋
25“三顾茅庐看出铁”
26“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历史来源的”
27“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28我也要鞠躬尽瘁
29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30用《三国》故事讽刺、告诫林彪
31曹操的养生之道
“曹操有一首题名《龟虽寿》的诗,讲养生之道
的,很好。希你找来读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毛泽东常以曹操《龟虽寿》的诗为借鉴,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的气概,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来对待
生老病死。他对身边的保健医生说:“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
65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喽。你们搞医疗的应该学学,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不想工作还行?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药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主要是乐观、心情开朗、锻炼身体。”“曹操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讲‘死去原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毛泽东告诉他的保健医生,
国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说过养生之法是:“晚饭少吃口,饭后百步走,坠个先
用
婆丑,活到九十九。”他又说:“我也有个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多多散步,劳逸适度。”毛泽东的养生健身“十六字诀”,把精神心理放
在首句,而发怒是七情之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作为代表提出“不怒
第二句“基本吃素”,重在“素”与“基本”,这对健康是很有益的。
曹操借“神龟”“腾蛇”说明人总是要死的,但对生命应有达观的态
度,要积极进取。林彪长期有病休养,毛泽东为了鼓励他战胜病魔,曾于
1963年12月14日,在给林彪的信中说:“曹操有一首题名《龟虽寿》的
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读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毛泽东在阅读《南史》时,读到刘宋时光禄大夫刘镇之30岁时曾得
过一场大病,家人以为必死无疑。已置好棺材,不料不久病情好转,最后
活到90岁。史家对此评论道:“因此而言天道未易知也。”
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生死的。他
认为,人有生必有死,生本身包含着死的萌芽,这是一对矛盾,自然界中
的任何事物概莫能外。有些古代帝王妄想长生不老,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这是唯心主义糊涂观念。但是人又不能因此而悲观消沉,不思进取,而是“己可造命”,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积极的养生、锻炼,达到既健康又长寿,最大限度地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这充分表现出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的科学的人生观和革命
乐观主义的精神。
32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
组织
建安一十九年到二十四年(公元214-219年)5年间,刘备打败了
刘璋,占有了成都,取得了汉中,奠定了自己鼎立西南的基础,取得了辉
煌的成功。但要想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要称帝,还有很多困难。道理十分
简单,虽然政敌瓦解了,但刘璋在蜀地经营了许多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
关系网,再加上刘璋也是汉家宗室,刘备入蜀又是刘璋请来的,刘璋既拨
兵马,又给粮草,应该说对刘备十分尽心,所以刘备一时间很难收服人
心。刘备知道,要想收服人心,最重要的是与刘璋的旧部搞好关系,通过
任用刘璋故旧中有才能的人来获取刘璋故旧的支持。
刘璋的旧部很多,成分也很复杂,虽然风气比较腐败,官吏大多比较无能,但也并不是没有人材,刘备对此了解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刘璋的旧部法正,及时提出了意见。他说:“现今主公始创大业,需要收服人心,许靖的资格很老,与蔡邕、孔融是一辈人,他曾是刘璋的蜀郡太守,您认为他立场不坚定而看不起他,抛弃不用。但是,他的声誉播流四海。您如果不对他以礼相待,天下之人会说主公不重视贤人。应该加以敬重,以起到造成影响的作用。”法正的及时提醒,可以说正是当时最需要做的地
方,使刘备避免了一次很大的失误。
于他的资
历
用
三
不久,许蜻做了刘备的长史,继而又被提升为司徒。由
国
老,故旧多,名声大,在被起用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蜀人对刘备
有了好感,连曹操政权中的一些名人,如三公华歆、王朗等人,也不敢对
李严是刘璋旧部的著名人物,应该说还是相当有才能的,他当过都令
刘备政权小看了。
护军,在蜀郡很有威望。在刘备攻刘璋时,他临阵投降刘备,刘备拜他为
“神将军”,紧接着又任他为“兴业将军”。刘备临死时,到永安去接受托孤
的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人,足见刘备对他的器重。至于他以后品行不端,那是
后事。在当时任用李严,对于稳定蜀郡的人心,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争取原来核心统治集团成员的支持尤为重要。吴懿、费观和刘璋是儿
女亲家的关系,吴懿是刘章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影响很大。吴懿的妹妹又
是刘璋的哥哥刘瑁的妻子,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刘备对他们大加封赏,安排了比在刘璋时期还要重
要的官职。尤其有意思的是,刘备又打起了结亲这张牌,在刘瑁病死,吴
懿的妹妹寡居的情况下,刘备就与吴懿的妹妹结了婚。其结果自然是争取
到了这些人的支持。
对刘巴的重用也极富戏剧性。刘巴一直激烈地反对刘备,在刘备取得
蜀郡以前,就表示过坚决不与刘备合作。刘巴是荆州人,在曹操大兵南下
攻占荆州时,别人跟着刘备向南逃,而他偏偏掉头向北投奔了曹操。曹操
败于赤壁之后,荆州六郡又落到了刘备的手里,刘巴被困在了荆州,诸葛
亮写信劝他归附刘备,刘巴加以拒绝了,并逃跑到交趾(今广东、广西
一带),后来又从交趾往西投靠了刘璋。刘备本来是知道此事的,并对刘巴的态度深表不满。真是阴差阳错,刘巴刚到西川,刘璋就灭亡了,刘备怕刘巴遇害,在围攻成都时,特意下了一道命令:“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刘备最后找到刘巴,十分高兴。刘巴在刘备的诚心感召下,终于归附。刘备立即将他封为“将军西曹掾”,不几年又让他代法正当了尚书
令。据说,张飞对刘巴非常敬重,虽然刘巴多次轻慢他,他也不敢发脾
气。当然,这与刘巴的为官清正有关。
对于法正的使用也意味深长。法正是奉命将刘备请接进蜀的人,刘备
战败刘璋,应该说他的功劳最大。他本身又富有智计,后来成为刘备集团
中仅次于诸葛亮的智囊人物。他对刘备的影响很大,以致诸葛亮在不能阻
挡刘备伐吴时想起了法正,慨叹地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尚在,必能
阻止主公。”在刘备攻下成都后,就封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
都畿,内为谋主”。但是,法正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缺点,即打击报复人往
往不计后果,为此他枉杀了好几个人。状子告到刘备那里,刘备感到十分
为难,如果撤了法正的职,就会失去左膀右臂;如果惩治他,就无法充分
发挥他的作用、怎么办呢?刘备审时度势,没有惩治他。
团结地方干部,依靠地方干部,正是靠着这些政策和策略,刘备才迅
速在四川站稳了脚跟;相反,如果采取打击一大片的方针,他很可能会被
赶出四川去,即使勉强呆在四川,也会日夜不得安宁。
毛泽东以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慧眼来审视《三国演义》,确
实看出了常人根本无法看到的问题。例如他这样评论《三国演义》中的
刘备入川:“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
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
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确是一语中的。对于当时共产党的组织工作来讲,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有着一定的启发意
义,甚至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那些生搬硬套所谓“革命原则的人,不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来说,应该是一针极为有效的清
凉剂
特别是中国革命起于各个革命根据地,对于如何处理好各个山头的干部,尤其重要。毛泽东在组织路线上,正确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避免内耗和
摩擦的问题。
(三)谋 略 篇
1《三国演义》中的治国谋略
2 “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3黄洋界上《空山计》
4“黄忠”“张飞”和“周瑜”
5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6“说破英雄惊煞人”
7“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8黄盖巧使“苦肉计”
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10我是诸葛亮到东吴
11巧设《空城计》
12现代《空城计》
13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14群众就是孔明
15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
16多谋善断的郭嘉
17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批 注 篇
1说史一家言
2评点《三国演义》
3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
4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
5反批《失街亭》
6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9群众就是孔明,领导就是刘备
10“舌战群儒”
11豪情逸致嘲司马
12关云长就不如我们彭老总
13不要再把老百姓看成“阿斗”
14三大优点突出的张飞
15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16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我们的胜利,人家是知道的,不用自己去表示。对
待人家的缺点错误,少讲“过五关斩六将”。
1927年11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茅坪,寻找走散了的张子清所部
营(后来在湖南桂东县和朱德部会合),当有人怀疑张部有可能投降敌人
时,他说:“不会的,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曾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用关云长这员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关云长便毅然离开了拥有雄兵百万的曹操,骑上吕布的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我们党
的于部,就比不上古人关云长?”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大会上讲
话,谈到知识青年投奔延安,沿途关防遍设通途困难时说:“因为他们既
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
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这些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但是,如果知识分
子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结合起来,就是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
来
那末,事情就好办了
1947年6月,毛泽东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途中,在与警卫人员谈到
河北人会打胜仗时,毛泽东放声大笑:“哈哈,河北人就一定打胜仗?三
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嘛!”当警卫
说:“山西人也不一定行,关云长就不如彭老总。关云长走麦城,彭老总
可是三战三捷。”毛泽东听了很称赞。不久他在与周恩来、任弼时闲谈时
说:“
“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
毛泽东对关羽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1932年初,毛泽东在与程子
华谈话时说:“关羽出身下层社会,是刘备的心腹之臣,随其周旋,不
避艰险,死后被尊为武圣人。到处修建有关帝庙。他的弱点是自负凌
人,以致发展到上当受骗,大意失荆州。”毛泽东批评关羽因骄傲而坏
国事。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就谈了关羽坏盟:“关羽这个人虽然
新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
大。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时,关羽怒曰:‘翼德吾弟也;
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却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诸葛亮)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而去。于是孙权便攻占了荆州,孙刘联
题瓦解9年5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有一次和警卫员谈话,又谈了关羽的
缺点,他说:“当时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一着错误呢!”又说:“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
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1950年2月,在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前夕,毛泽东与韦国清等说了一段话:“我们的胜利,人家是知道的,不用自己去表示。对待人家的缺点错误,少讲‘过五关斩六将’。”1971年9月初,毛泽东和浙江省负责人南萍等就九届二中全会的问题等谈话时又说起关羽:“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条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直到麦城失败。”告诫南萍,不要翘尾巴,从关羽身上吸取教训,
反骄破满。
17虎踞龙盘今胜昔
18“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19孙权?曹操?刘备
20关羽的教训
21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22魏国重臣司马懿
23“我们要给曹操翻案”
2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5三曹父子的才华与名气
26陈云可称之为“能”
27年轻当家的孙权
28杀降不祥
29《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30张飞的后代
31《龟虽寿》
32反思董卓
33借古喻今
34“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35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36刘表“虚有其表”
37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38三国归晋
(五)兵 法 篇
1《孔明兵法》
2闲中谈“三国”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5“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6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7“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8为什么能在四川立国
9三朝元老刘晔
10“为将当有怯弱时”
11“阵地战”与“运动战”
12曹操的两个战例
1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4三败“小诸葛”
15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16论“三个世界划分”
17要学诸葛亮留一手
18吴忠“有忠”
19“人寿志犹存”
20毛泽东打仗的秘诀
毛泽东听后,呵呵一笑,回答说:“打仗没有什么妙计,如果说有妙计的话,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就是
先生说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我们有100万军队要渡江,如果没
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能成功的。比如用100万车队带上轻武器,完全
游泳泅渡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渡江工具。我们没有兵舰、轮船,就要靠人
民用土办法造木船、木排划子。在漫长的江面上,几万只木船一齐出动
直奔对岸,加上我们有很多大炮掩护,很快就过去了30万军队。这一下
子,蒋介石企图以长江天险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的梦想破灭了。你能说这
是妙计吗?这是一般的常识,但是,像这样一个普通的常识,蒋介石是不
知道的。他想的是长江天险,是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总的来说,我们的军
队比蒋介石的军队准备得好,除了飞机,军舰以外,我们什么都比他们多。”
毛泽东还在一次会议上说:“打仗并没有什么神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战略战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四句话。走,你就打不着我;打,我就要打上你,打准你,吃掉你。”又
说:“我们的打法:我能吃下你时就吃你,吃不下你时,也不让你吃了我。
时机不成熟时我主力不同你硬拼,同你脱离接触。等到我能吃了你的时
候,就把你吃掉,一口一口地吃,最后把你吃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准备打仗,毛泽东讲了许多战略问题,其中也谈到了将来如何打仗。他说:“打仗没有什么巧妙,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们听说过吗?大体上就是这样。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还打吗?有两条腿可以走嘛!打得赢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集中五个指头啃他一个指头,割掉一个,他就少一个。事物是可以分割的。以后有机会又可以啃一个,又少一个,只剩下八个了,然后有机会再割一个,总之要割掉。所谓割掉指头,就是把敌人搞过来,除打死
打伤之外,把官兵、枪支、弹药都夺取过来,这就叫打得赢就打。那么打
不赢呢?就走,走得远一点,使敌人不知你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一位饱经战火的军事家对未来作战的轻松描绘。
当今,伊拉克反美武装运用娴熟的游击战术。让装备精良的美军疲于应对。从这些游击战术里都可以找到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影子,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让美军巡逻队及运输队防不胜防的路边炸弹,跟“地雷战”又何其相似。美军精锐部队发动对反美武装“扫荡”时,会发现武装分子们突然不知所踪。而美军驻军较少的兵营以及哨所等,都频繁遭到反美武装分子汽车炸弹甚至毛驴车发射火箭弹的袭击。
反美武装还灵活运用了毛泽东在朝鲜战争时提出的“零敲牛皮糖”战术。在抗美援朝时,由于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火力对比上有明显劣势,因此毛主席提出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即利用绝对优势兵力
次包围对方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力求全歼的战术。在伊拉克战争中,就经常出现上百名武装分子集中打美军巡逻小队的战例。“零敲牛皮糖”是湖南人对牛皮糖的吃法,牛皮糖很硬,只好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吃。
用在战争上,指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一个营甚至一个连。
难怪美军要起用彼得雷乌斯这位精通游击战的行家来主管伊拉克和阿
富汗的战事,其实他的反游击战思想也离不开研究“毛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