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出品,国内首本口述历史类Mook《述林》。 本书为《述林》第一辑,解读抗战年代的另一种路径——平凡人故事中的1931—1945中国往事。 —————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钧主编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出品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48.00
  • ISBN:7549589291
国难当头,百姓沦为难民,辗转他乡。人总是无奈地被时代裹挟,漂泊如浮萍。但求学、读书,热爱生活、憧憬未来,再恶劣的环境也挡不住年轻人的快乐和成长。走向离战火更远的地方,然后活下去。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此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投入,也是保证像他这样好学向上的青年人能够完成学业的重要基础。拿中学教育来说,1936年之前,中等教育是由地方省市教育厅来办,中央并不直接负责。抗战爆发后,为安置从沦陷区流亡到后方的中学生就学,国民政府开始创办国立中学,至1944年共设立国立中学34所,国立大学附属中学16所,国立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所,遍及后方12个省区。国立中学的主要职责是收容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就学,以及吸收来自沦陷区的骨干教师,解决其生存问题并保证教育质量。1936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正因为当局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除了在叙永的经历,周锦荪讲述的学习、转系、茶馆、“贷金”制度、物价飞涨等联大生活片段也都十分具有代表性,鲜活可感。通过他的讲述,我们能想象到当时联大学生面对生活困顿时的刚毅坚卓,以及青年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乐观与活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联大特有的自由包容的氛围。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政治背景各异,作战方式不同,他们中有正规入伍的军人、灵活机动的武工队员,也有随军迁移的家属。他们身份各不相同,却面对同样的敌人,经历同一场战争。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有着这么雅致名字的树,在当年不过是一些不太好用的劈柴木材,然而,在这背后,却格外折射出了战争的狰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卫道然的口述为这一事件提供了诸多生动细节,对于后人更加立体地了解“西安事变”的全貌,体会在大漩涡中的历史人物如张学良、陈诚、万耀煌、冯钦哉诸君,当大事临头之际的抉择,并探究这背后的动机成因,颇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份材料也提供了卫立煌等被裹挟的国军高级将领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评价,他们与蒋与张在事变前后都有接触,更有十几天失去自由的切肤之痛,说出的话自然直来直去,掷地有声,于无意间为后人审视张、杨“兵谏”这一惊天动地之举,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是本文的前传,李耐因通过他的讲述告诉我们,什么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没钱逃不动的,待家里听天由命;钱不多,或是对局势不那么悲观的,并不往远处逃,在乡下东躲西藏,没钱了还得回家;有钱的,或是有便利条件的,一直逃到大后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世纪30年代末持续到40年代初,在中华大地上展开的那幅巨大的流民图上,李耐因家的经历代表了一类人的走向和命运。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7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本文选取了五个故事:“识别日本特务”,工作对象是日军特务,防止敌人破坏;“俘获日本军官”,工作对象是日军俘虏,重在对敌发动心理攻势;“智计保护线人”,工作对象是百姓,意在保护民众抗日的积极性;“策反伪军王道”,工作对象是伪军军官,目的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保护友军谢罗曼”,工作对象是美国友军,体现了中国人民敌我分明的态度。这五件事,涉及日军、伪军、友军和百姓,可以说涵盖了抗战时期敌工工作的全部内容。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说起敌后游击,人们往往会想到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所领导的“地道战” “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然而,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武装也是不可忽略的力量。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战时的女性生活”描述的是随军女性的日常生活,其中多是无奈。“把孩子用绳子绑上,拴到炕上,然后去干活”“等你有了小孩儿,你想把他打掉,没条件,没有药,也没有技术”,这些困难都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却是那个特殊的时期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实。
虽然生活艰辛,备受煎熬,但是“没有怨言。唯一的目的就赶紧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赶紧把日本人赶出去”。这样的觉悟,可以说在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存在着。
一直以来,谈到战争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女性屏蔽掉。然而,战争并非男人的特权。在抗日战争的战斗一线,也活跃着一大批女兵。谢雪萍的口述,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观察战争、描述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以往的战时生活景象。这份难得的口述史料,为人们了解抗战时期的大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中国军队远征缅甸,在抗战和近代历史中都有开创意义。虽然第一次入缅远征军伤亡惨重,失败而归,但这段历史理应被后人铭记。通过下级军官罗远跃的回忆,我们离承载了荣耀和磨难的千里远征更近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60年间,彭嘉衡从未忘却自己的华侨身份。他认为,华侨为抗战出钱出力,理应被祖国和世人所铭记。这些当年回国参军的华侨青年、在滇缅公路日夜驾车运输的南洋机工、踊跃为国家捐款的海外华人商民,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彭嘉衡在抗战的经历,多次在空中出击攻敌并获得战功,足称华侨抗战的典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里我们要说明,“驼峰航线”无疑是抗战历史上的一个壮举,1 500多名飞行人员在此尽忠职守,以身殉职。我们以往多注目于他们的英勇牺牲上。这篇文章中所谓“发财”的说法比较新鲜,从吕和声的亲身经历来看,这种情况当时的确存在。我们并不认为这是普遍现象,但还是呈现出来,希望读者能够意识到,长江奔流千里是因为沿途支流不断汇入,历史的车轮之所以前进,是因为目的不同的人都在向同一方向努力。然而对于置身于战争环境中的人来说,个人的体验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是中国抗日战争生活画卷的一部分,在当事人生活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上海沦陷区演艺界的点点滴滴,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的不同选择、内心的尴尬与别扭,和暗暗的抗争。即使在晦暗难明的沦陷区,生活中也是不缺笑料的,就像乌云镶上的金边,究竟注目于鸟云,还是注目于金色的光缘,我们交由读者自择。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后来日本的飞机开始轰炸,武汉即将失守,大家眼看着炸弹往下掉,老是拉警报,都像难民似的。那时候我只有十六岁,也不懂什么马列主义,就是不愿意做亡国奴,只有这么一个思想。所以我就开始参加流亡剧团,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战时烽火,尚有歇脚的地方,长大的地方,学习的地方,出发的地方。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现年95岁的夏世铎老人独居在上海寓所,耳聪目明,步伐矫健,接受采访的时候从来不靠着沙发背,腰板挺得很直,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1949年他把去台湾的机票卖了钱补贴家用,后来他的学生在台湾都做到“将军”了,但是他说他不后悔留在大陆。“我这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既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坦坦荡荡一辈子,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现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她的父亲朴正熙就是我的同学。我们那一期两个连,他在三连,我在四连,互相之间都认识。朴正熙学习好,当时考前三名的,所以校长南云对他非常好,以后他就上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以后就不让回满洲军队了,在日本军队里头实习日本人就以为他是自己人了,其实朝鲜这些同学都是反满抗日的。
路易大叔 //都不是一般人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2-02-16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的父亲王世英曾经在白区做地下工作,所以我们经常搬家,并且一搬家就要改名字。我小时候觉得,人就是要经常搬家的,而且搬一次家就要改一次名字。
每次外出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我,你要管爸爸就叫叔叔,妈妈叫阿姨,或者装作不认识。有人问你,你说不知道,怎么吓唬你也不许说。我说“好”。装作不认识的时候,我就跟他们隔一段距离走。有人问“这是谁呀”之类的问题,我都按照父母教的说,从没有说过实话。
路易大叔 //中央特科领导人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2-02-16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四川时,黄宗江的前女友要跟别人结婚了,黄宗江准备写一封信给她。好朋友蓝马给他讲了勃朗宁夫妇的故事。说有一次伊丽莎白出事了,罗伯特给她写信,说:“我曾为你而战,最后的最好的一战。”黄宗江就把蓝马教他的这两句写进信里,寄给那个女朋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到2015 年,抗战胜利已经七十年了。七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的一切消逝,年轻的容颜、爱情、活力、记忆,甚至生命。就像书中那些老人讲述的一切,其实在七十年前就已经结束,都不在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