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31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幼年即学习古典诗词,后又在加拿大讲学多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此书即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晚唐时期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叶嘉莹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定价:25.00元
- ISBN:9787101058772
-
李商隐的这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完全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的作风,这首诗是李商隐哪一年作的呢?我们以前说过,李商隐去考试,考了两次都
没有考中,后来在文宗的时候,开成二年,他考中了进士。这首诗就是他考中了进土那一年写的。全诗很长,我们现在只能简单地跳跃式地看一看。
诗的开头两句是,“蛇年建丑月,我自梁还秦”。中国的诗我一直说欣赏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很多的传统,很多的背景。中国用十二种动物来纪年,“蛇年”就是“巳年”,那一年是“丁巳”。“建丑月”是冬天的
“腊月”。李商隐说,那是丁已年的冬天。“我自梁还秦”,因为李商隐的故乡在河南,他要到首都去,首都是“秦”,就是长安。李商隐考中进土以后,回了一次河南老家,然后再回到长安,为什么要再回到长安来呢?因为唐朝的进士只是考过了第一次的进士考试,不授官,就是不给你分配官职,你要参加第二次的考试。第二次有一个分科的考试,你参加这个考试以后,那个时候叫“释褐”,才给你分配官职。所以,李商隐参加了第一次进士考试以后,第二年还要回到长安参加“释褐”的考试。
我们欣赏一首诗是好诗还是坏诗,我说要看感发的力量,有感发生命的就是好诗,这样的诗有没有感发的生命呢?“蛇年建丑月”,这不是跟写历史一样吗?只是记一个年,记一个月,可是这在中国诗歌里边是有个传统的。我刚才说李商隐的五言古诗受了杜甫的影响,杜甫的《北征》第一句说的是什么?“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甫当时的皇帝是肃宗,肃宗当时的年号叫“至德”,是肃宗皇帝至德二年的秋天,闰八月初一的那一天。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书内文仅196页,其中李商隐占据了70多页,1/3多一点。李商隐的诗写的真是好!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还有千古绝唱《锦瑟》。老衲觉得写的最好的七绝之一。 -
台湾诗人余光中中说读者之中可以分作很多不同的层次,因为有第一流的作品,第二流的作品,所以第二流的作品自然有第二流的读者去欣赏,第二流的读者更多,一定是如此的。这些读者叫做什么?余光中把这些读者叫做半票读者,就好像是去电影院看电影,12岁以下没有成年的小孩子可以打半票。他的意思就是说这种读者的欣赏能力没有长成,不成熟,是小孩,是第二等的幼稚读者,所以他们只会欣赏这样的作品。可是第二流读者多,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般人都认为长恨歌》里这些描写都是写得很美,可是实际上这实在是第二流的,我不得不诚恳地告诉大家。
果然是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白也曾经写过关于杨贵妃的诗,<<清平调>>比较之下,李太白超一流的水准,真不是盖的。 -
朱光潜是民国初年介绍西方美学的一个学者,对于西方美学有很好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传统也有很好的修养,能够把西方的理论融会贯通用在中国诗歌的欣赏里面来,写了很多篇很好的文章。他写过《文艺心理学》,还有给青年的十几封信,都是很不错的。他在《文艺心理学》里边提出来一个理论,说“写景宜显,写情宜隐”,写景物要写得很明显,非常清楚很明显如同在眼前,“青山隐隐水迢迢”(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写感情呢要写得比较含蓄,不要都说出来,这样才是好。
这个话有的时候是对的,可是不完全是对的,因为文学、诗歌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写景不是“显”是好吗?可是写景有的时候隐也可以好。写情不是“隐”是好吗?可是写情有的时候显也可以好,时间不够我不能给大家举很多的例子。像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写得就很显,但是一样是好的。所以好坏不在他的隐显,在于他有没有真正的感发,他是不是能够把他感发的力量带出来了?我想大家可能认为显的好,把感情都说出来就好。可是其实有时候把感情说出来反而是不好的。这个中间有一点差别,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也不中能说它就完全不好,他写诗总是很用心去写的,但是他很浅薄,三年才写
出这两句诗来,觉得哎哟我真是不容易啊,三年才写出来的,所以自己一念就感动得流下泪来了。但是就算这里他写得很真切很明白很“显”,其中感发的力量实在是很小,可见写情写得“显”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的。
还有写景写得“显”是不是就一定是好呢?我也常常举晚唐人的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见仇兆鳌《杜诗详注》中《曲江二首》引叶梦得评语)“跃”是跳的意思,“川”是像一匹白绸子一样的水。一条白鱼从江水上跳出来,就像一把白玉的尺丢在一匹碧绿的湖水色的绸子上一样,这样的写景是写得真的很显。但是这没有什么深刻的
意思,没有感情没有感发。衡量诗歌的标准并不是显和隐。诗的好坏没有一个老师会给你一个绝对的标准,要看整首诗的结构,叙说的口吻等各个方面。 -
同样遭遇了不幸,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所以命运就不一样。命运还是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柳宗元是一下子就被挫伤了,可是刘禹锡就没有一蹶不振,同样地被贬,十年后被召回长安后又重新被贬,而且他被贬到比柳宗元更荒远的地方,柳宗元还曾经请求愿替刘禹锡贬到更远的地方,因为刘禹锡有八十老母。柳宗元说我无父无母,刘禹锡被贬的话就和他老母两地悬念。可是刘禹锡没有像柳宗元那么早死,而且不但没有早死,还又回到长安做了很高的官,和后辈白居易等有诗文酬唱。这是因为刘禹锡有一种对于盛衰无常的通达的看法和历史观。我说过诗歌里面有一种感发的生命,感发的生命是一个内在的,是你自己的心性,你的本质。还有呢,就是外在的环境遭遇碰到你自己的心性本质的时候会让你产生一种感发,所以你的诗歌里的感发的生命是因为你自己的心性本质跟外在的环境遭遇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因为杜甫有这种博大深厚的心性本质,才会在安史之乱的遭遇之中写下这样深厚博大的诗篇。刘禹锡跟柳宗元两个人的诗都同时反映了他们被贬谪的外界的遭遇,也同时反映了他们自己的不同的心性。我们下一次就要讲到刘禹锡,大家可以做些比较。诗是心性的部分影射,性格即命运。
-
一般说起来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感受,我们看见的外界景物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宋朝杨万里有一首诗叫做《小雨》写的就是感官的感受: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感官的感受表现的常常是一种情趣,觉得这个景物很美,很有意思,这是人类审美过程中最初的一层感受。他说有一阵雨来了,不是大雨,而是小小的雨,“雨来细细复疏疏”,雨点不密,很稀疏的几点雨。有时你开车,窗玻璃前面有几点稀稀落落的雨丝,就是这样的“雨来细细复疏疏”。
“纵不能多不肯无”,他说这个雨啊,你如果要下就下得多一点,下一场大雨;你要不下你就停止不下。可它是“纵不能多”也“不肯无”,就是下那么小小的一点点雨,还总是不肯停下。杨万里就掌握了景物的这么一个特色,就是说天上在下那种细细疏疏的雨,而他对这种雨的感受就是“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那么这个雨有什么作用说“似妒诗人山入眼”,好像小雨在嫉妒诗人,因为诗人可以看见山,山是很美的,“山入眼”是能够看见山,所以“千峰故隔一帘珠”,就是说它故意下一种濛濛的雨,让那个远山在诗人看起来都好像隔着一个珠串帘子一样看不清楚,朦朦胧胧的,非常的美。这是感官的感受,写得非常有情趣
第二个层次是感情的感动,就是你有非常真诚的一种感情,像陆放翁
怀念他以前的妻子时写的《沈园》: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放翁的诗,特别是关于沈园的诗,那真是写得非常好的。他跟他的
妻子唐婉被他母亲逼迫分开以后,两人分别又再婚,之后唐婉不久就死了,所以说“梦断香消”有四十年之久了。他说我们曾经在沈园见过面,现在不用说人是老了,沈园的树都老了,是“沈园柳老不吹绵”。柳绵就是柳树的花,连树都老了,不再开花了。陆放翁一直到八十多岁都不能忘记唐婉,所以第三句“此身行作稽山土”,因为他是会稽人…诗歌的3个层次:1.感官的感受。2.情感的感动。3.感发的联想。 多年前,携孩子她妈同游沈园,沈园至今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下一个800年,陆游的诗,我坚信依然会传唱。 陆放翁对他的表妹,肯定是真爱,否则难以理解他的几首关于唐婉的诗词,都写的非常好。才情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这般真情流露,又如何能写出传唱千古的佳作? 至于有人以陆游随后另娶为由为黑而黑,也只能笑笑罢了,并不值得一驳。 梁启超说: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什么眼界?足见陆游的魅力值。 金庸大侠《天龙八部》回目用词: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应该是借鉴了陆游《书愤 其一》第三句一些。金庸这词当然不能说水平很高,但结合内容,读来亦令人叹惋。金庸的这首的上半部分,我个人觉得很不错。 金庸 《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陆游《书愤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家祭无忘告乃翁!此句,就献给你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