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950

发布书摘:42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02

笑谈大先生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陈丹青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9787549500130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3-25 摘录自第 116 页
    总之,半个世纪的洗脑,弄得本来应该知道的事情,变得不知道本来蛮清楚的是非,变得不清楚,本来很普通的常识,变得很稀罕。独尊鲁迅的后果,不是我们只知道鲁迅,不知道其他人,而是我们连鲁迅也不知道,也要来问。
    我今天回答的,其实都不该是间题,结果都变成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很简单,请阅读鲁迅。可我从来不劝告别人读鲁迅,因为几代人被逼着读鲁迅,读了等于没读,或者,还不如不读----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扭曲鲁迅,就是我们的被扭曲。
    我似乎在看一本很危险的书......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5 摘录自第 112 页
    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致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5 摘录自第 109 页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文人之间,不同门派、师承、游历、眼界,自然会有不同的圈子。鲁迅和章太炎的弟子们是留日派胡适和傅斯年罗家伦他们是英美派,虽说都是海归,但不免有隔阂,分亲疏。这本来不奇怪,改革开放以来,许许多多从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时期留学归国的海归,彼此之间也有隔阂,也分亲疏。而北大、清华、复且、南大的教授们,包括从事不同专业的学者,都会有不同的圈子,有隔阂,分亲疏。此外,即便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文人学者,由于不同籍贯、辈分、出身、境遇、性格,彼此谈得来,谈不来,经常走动,或从不来往,在所难免。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5 摘录自第 102 页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5 摘录自第 54 页
    异端是什么?不是唱反调,不是出偏锋,不是走极端,要我说异端的特质,是不苟同,是大慈悲—鲁迅的不苟同,是不管旧朝新政、左右中间,他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立场,而教科书单拣他左倾的言论;鲁迅的大慈悲,说白了,就是看不得人杀人,而教科书单说他死难的朋友都是大烈士。鲁迅对历届政权从希冀、失望而绝望,从欢欣、参与而背弃,就为他异端。而鲁迅的大诚恳,是他能超越不苟同与大慈悲,时常成为他自己的异端。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