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530

发布书摘:22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2-28

素履之往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 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木心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26.00
  • ISBN:9787563363216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10-04 摘录
    《春秋》《史记》,并没曾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那是由于:礼,不能节人;乐,何尝发和;书,未足道事;诗,岂在乎达意;易,更难普遍道化。万象流传,毫厘是必失的,所以千里必差。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4 摘录
    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然而深夜里,我听到过的绝叫,都是从理想主义者的床头传来的,明月在天,大江东去,一声声的绝叫,听惯了就不太凄惨。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4 摘录
    司马迁认为每隔“五百岁”必有什么什么的,到底不过是浪漫的穿凿。姬昌与孔丘的精神上的瓜葛,论作孔丘这方面一厢情愿也可以。而到得《史记》,事情和问题都杂了大了,司马迁的一厢情愿就更显得牵强。之后呢,五百岁……五百岁……没什么,什么也没,所以再回过去体味《太史公自序》开篇的几句壮语,觉得等于在绝叫。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