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920

发布书摘:38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05-20

秋水堂论金瓶梅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田晓菲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 ISBN:9787201040578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9-04-11 摘录自第 2 页
    秋水(作者田晓菲的笔名为宇文秋水,编者注)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种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种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
    秋判断一一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一一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水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

    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关于“长篇小说”( novel)是什么,有很多可能的答案,我不希望金下面的答案排除了所有其他的诠释。不过,我要说,在《金瓶梅》瓶里,我们会看到对于俄国批评家巴赫汀声称长篇小说乃“众声喧梅哗”这一理论的宗教变奏(同时,《金瓶梅》的叙事也具有巴赫汀本
    来意义上的“众声喧哗”性质)。小说内部存在着说教式的道德评
    判,这样的价值观念从来没有被抛弃过,但是巴赫汀的“众声喧哗”
    理论意味着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价值可以同时并存,最终也不相互
    调和。这部小说以太多不同的话语诱惑我们,使得我们很难只采
    取一种道德判断的观点。只有迂腐的道学先生,在读到书中一些
    最精彩的性爱描写时,才会感到纯粹合乎道德的厌恶。在一个更
    深刻的层次,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是如此细致入微,使读者往往情不
    自禁地产生单纯的道德判断所无法容纳的同情。
    2
    秋水常常强调说,《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是“成年人”,和《红楼
    梦》的世界十分不同:在红楼世界里,“好”的角色都还不是成人,而
    成年不是意味着腐败堕落,就是意味着像元春那样近乎非人和超
    人的权力。《红楼梦》尽管有很多半好半坏、明暗相间的人物,但是
    它自有一个清楚的道德秩序,把毫不含糊的善良与毫不含糊的邪
    恶一分为二。也许因为在《金瓶梅》里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的善
    良或天真的,作者要求我们理解和欣赏一个处在某个特定时刻的
    人,即使在我们批评的时候,也能够感到同情。《金瓶梅》所给予我
    们的,是《红楼梦》所拒绝给予我们的宽容的人性。如果读者偏爱
    《红楼梦》,那么也许是出于对于纯洁的无情的追求,而这种对纯洁
    千净的欲望最终是缺乏慈悲的。服饰华美的贾宝玉尽可以披着
    领大红猩猩毡斗篷,潇洒地告别人世间;但是我们也尽可以在一百
    二十回之外多想象几回——也许会有一位高僧嘱咐宝玉回首往
    事,让他看清楚:他的永远和女孩子们相关的敏感对于任何度过了
    少年期的人都缺乏真正的同情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