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2930

发布书摘:230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7-18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这本书是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叶嘉莹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定价:38.00元
  • ISBN:9787101058789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21-06-17 摘录自第 276 页
    我说过,王昌龄的诗以言情胜,高适的诗以用意胜,岑参的诗以写景胜。“胜”,就是以这个见长,以这个为好。

    对岑、高两人来说,他们的体式都是七言歌行;而王昌龄的体式则是七言绝句。以他们三个人为代表,形成了唐朝边塞诗中主要的三大类别。

    高适的诗气骨是很好的,气骨表现在声调、口吻,也就是他说话的声音、他句子的结构。这些应当属于形式。而刚才我们说的言情、用意、写景,则属于内容。

    从表达的形式来说,岑和高两个人的诗其实都是以声调取胜的。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用的都是七言歌行的体式,这种体式是比较自由的,不像七言绝句有那么多的限制。我以前讲乐府诗时说过,乐府诗可以有杂言体,句子可以有长短的变化,尤其是歌行,它如跑马驰骋,那步调可以有缓急快慢的多种变化。这是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的不同。

    高适和岑参都用七言歌行的体式,但高适的诗以用意取胜,所以他注重内容,写了许多士兵的痛苦与将帅的豪奢。而岑参写了很多送别的诗,他不能够像高适那样有意讽刺这些将帅,只能赞美他们,所以他就只能从声调、口吻和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上取胜。边塞的景物确实是不同寻常的,我们没有到过边塞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物,再加上七言歌行的体式使他可以在声调、口吻上有自由的变化,所以就能够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这就是岑参诗的特色了。
    王昌龄的诗以言情胜,高适的诗以用意胜,岑参的诗以写景胜。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6-17 摘录自第 274 页
    王昌龄的诗没有一个具体的目的,不是专门送给哪一个人,只是因为他看到了征夫思妇离别的悲哀痛苦,所以才写了诗,或者反映思妇的悲哀,或者是反映征夫的怀念。

    那么高适呢?高适是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当潼关被安禄山占领,唐玄宗从长安逃奔四川时,高适本来在哥舒翰军中,可是他特地赶回来,在逃难的路上向玄宗提出忠告。高适,是一个关怀面很广的人,从政治得失到人民疾苦,到将军与兵士之间的关系,都在他关心的范围之内。所以,他的诗是有深意的。

    可是你看岑参呢?岑参都是送别。送一个人远行,一般就要说些歌颂赞美的话,可是如果你全篇都是歌颂赞美,那还有什么意思?

    我讲过《诗经》,汉朝学者谈到《诗经》里的比兴时说,比是看到政治上有缺点,你不能直接责备他,所以就用比喻的方法来表现;兴是看到政治上有美好的成绩,可是如果一味地歌功颂德就有阿谀奉承的嫌疑,所以也用一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赞美。

    岑参也是如此。

    他写诗送别,送的都是什么判官啦,将军啦等等,当然要歌颂赞美一番。可通篇都是这个,那就太无聊了。所以岑参主要的好处不在写情,也不在用意,他的好处在于那些用来做陪衬的景物。

    岑参是果然真的到过边塞的,他曾跟随那些将帅在轮台一带地方生活了很久。因此,他对边塞的景物有很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另外值得提的一点,就是岑参这个人的个性。杜甫有一首诗写他和岑参兄弟到渼陂去划船,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这就是说,岑参兄弟都喜欢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有些不平凡的表现。还有就是,有人批评岑参的诗说是“语奇而格峻”,说他所用的语言是不平凡的,说他的风格像高山一样显得特别矫健而有力量。
    王昌龄以情取胜,高适的诗歌很有深意,岑参的好处不在写情,也不在用意,他的好处在于那些用来做陪衬的景物。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6-16 摘录自第 268 页
    这里他有章法上的安排,是通过对句来转换的。我们说过,七言古诗本来不需要对句,可是高适常常中间用一些对偶的句子,使诗在松散之中有了一种严密整齐的感觉。

    不但是写诗,文学创作也是这样,你全用散的,文章就太散了;完全用骈的,文章又太死板了,所以骈散要配合。

    你完全用叙述也是太散漫了,所以你要用形象;完全用形象又太死板了,所以也要有叙述。

    文章如此,诗也是如此。高适诗里有时是散的,有时是骈的。
    写诗作文要骈散结合。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6-16 摘录自第 260 页
    我曾说过,王昌龄七言绝句的好处是以“情韵”胜。那么高适的诗呢?他的诗之所以好,是以“气骨”胜。

    《孟子》里边有一段是专门讲养气的,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我认为是种精神上的力量和作用。孟子说过:“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你自己反省自己,如果自以为是正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么哪怕前边有千万人阻挠你,你也不怕。

    孟子还说:“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前一句好理解,他说你要是真的情志专注,真的把你的思想意志都投进去了,那时候你自然就能产生一种精神的力量,你就敢去赴汤蹈火。

    第二句不大好讲,精神专注了,怎么能够
    影响情志呢?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以前在台湾,有一天晚上去洗漱的时候,听到人家在播放球赛。我对体育运动本来没有兴趣,可是听见播音员说得那么紧张,那么全神贯注,我受他的影响,就不由得也集
    中了精神,对这场球赛真正关心起来了。这就是“气壹则动志”。

    所以,军队里要鼓舞士气,文学创作也讲究“气”,那都是要引起一种精神的作用。

    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韩愈《答李翊书》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文学中气从哪里表现?就从你语言的声调、口吻中表现出来。

    小时候学写文章,要是想学韩愈的文章就把他的好文章都拿来天天大声朗诵,当读到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时候,写出文章来声调、口吻就像韩愈;过两天把韩愈放下再读欧阳修,也读到能够脱口而出的时候,动笔写起来就是欧阳修的声调和口吻。

    中国古代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它那些气和精神的传达都在声调、口吻之中。你学了很多名家的作品,把大家的长处都集合在一起了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创造出你自己的气骨和风格。

    “气”,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骨”,是文章的结构、句法和章法。
    “气”,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骨”,是文章的结构、句法和章法。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6-16 摘录自第 256 页
    《登鹳雀楼》这首诗“气象”写得好。

    太阳向哪边落?太阳向西方落。河水向哪边流?河水向东方流。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作者站在高高的楼上,把视野的范围扩张得非常开阔广远。你要知道,当一个人的眼睛看得很广远的时候,他的思想也会随之广远,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如此。

    但陈子昂那首诗和王之涣这首诗也还有所不同:陈的那首以写感慨见长,把内心的感慨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富于感发,那是陈子昂的好处;王之涣的这首以写景色见长,把景物写得这么开阔博大这么富有余味,这是王之涣的好处。

    王之涣的特点是不把他的感慨直接说出来,他把读者摆在他那开阔高远的景物之中,让你自己去体会,而且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不算最高、最远,他说你“欲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

    古人说这首诗有“尺幅千里之势”,那不仅是因为他写了极为开阔博大的景物,而且他还有一种极为开阔博大的胸襟怀抱在里边。这就是我所说的“气象”。
    登高能望远,望远能开阔胸襟。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