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黄仁宇"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18.00元
  • ISBN:9787108009821
  • 2021-04-13 11:41:2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7 21:42:31 摘录
    这一点上启发了我,每个人走路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走的快点的人,经历了黎明前的黑暗,站在未来对此刻的人说,你要勇敢,黑暗是最不可拍的,你坚持就可以走出来了,黎明就在前方。可是此刻处于黑暗之中的人确腿抖得厉害,他哪里相信前面是黎明,前面是悬崖他更相信。 你生命中的人,都是你的参考坐标,只有自己才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你和其他人是纵横交错、所以,别人看得起你,或者看不起你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罢了。 你若想成功,所谓世俗的成功,那就是可以有更多的人为你所用,你要进入他们的梦境,用他们的“知识”去改变他们的世界。 仅此而已。所以,你注定是孤独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6 23:34:19 摘录
    戚继光开启了上帝视角,他拥有了两项技能,其一,看得懂底层逻辑,分得清楚倭寇的逻辑链,为什么要侵犯,侵犯为了什么,他们擅长采用何种战术,所谓知彼。 其二为,知己,分得清楚形势,看得懂时弊,所以才不会像俞大猷那么的天真,充分尊重事实。 征兵不要城里的小伙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6 22:20:48 摘录
    《纪效新书》,一个武将,能够冲锋陷阵即可。 但是一个留的青史的武将,必须是文武双全,这就是戚继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5 22:15:08 摘录
    法制被道德所取代,不是法,而是“善”与“恶”,其实谁做主完全看的是权力在谁的手里,谁决定了真正利益的分配。 朱元璋这建国的第一招,奠定了大明王朝江山的调性。 其帝国的命运,其实在这个时候也就注定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2 23:15:01 摘录
    “虚假一致”这个心理学上的专属词汇描述的真好、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当你不懂得开启上帝视角之时,岂不是成为了另一个“海瑞”。 意识形态在某些层面决定了我们的前途。这个世界上,标准都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已,太固执的人,会变得不合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10 17:20:46 摘录
    要的只是一个个性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就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作出强制性的仲裁。他们要求这位守成之主与日常的生活隔绝,在仲裁争端中不挟带个人的嗜好和偏爱以引起更多的纠纷。坦率地说,就是皇帝最好毫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这种咲系,已经由万历的曾叔祖弘治作出了榜样。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
    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
    文官体制已经形成一个固定运转的体系 这时候皇帝只是作为一个信仰的象征 没有个性和思想可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9-02 20:07:30 摘录
    这种制度和风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早已被事实所证明。本朝的军事窳败尽人皆知,但其败坏的程度却出人意外。

    北方的边境每年都为俺答所人侵,被掳走的人民和劫去的财物不可胜计。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新任的时候,东南沿海也迭经倭寇的蹂躏。正当悲观和惶惑遍布于滨海各省,一股五十至七十人的海寇竟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们登陆后深人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竟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人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以后虽然被歼,但是被他们杀伤的据称竟有四千之多。而南京为本朝陪都,据记载有驻军十二万人。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当称为罕见。
    五十至七十人的海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8-14 00:33:30 摘录
    元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驱逐出京,皇帝至此已经实际掌握了政府的大权。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发觉他摆脱了张、冯之后所得到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他逐渐明白,倒掉张居正,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在倒张的人物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物强硬而坚决,同时又顽固而拘泥。张居正的案件一经结束,他们立即把攻击的目标转向皇帝。在劝谏的名义下,他们批评皇帝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宠爱德妃郑氏而冷落恭妃王氏,如此等等。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而不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另一类人物则干脆是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利用道德上的辞藻作为装饰,声称只有他们才能具有如此的眼光及力量来暴露张冯集团的本质。而张冯被劾之后在朝廷上空出来的大批职务,他们就当仁不让,安排亲友。
    权利的复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8-14 00:01:07 摘录
    据说,淑嫔郑氏和万历具有共同的读书兴趣,同时又能给万历以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精神上的一致,使这个年轻女人成了皇帝身边个不可缺少的人物。可以说,她是在最适当的时机来到了他的生活里,填补了他精神上的缺陷。凭着机智和聪明,她很快就理解了命运为她所作的安排,因而抓住现实,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从而达到自已预期的目的。她看透了他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即使是他的母亲,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看成一具执行任务的机械,而忽视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基于这种了解,她就能透彻地认清了作为一个妻子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别的妃嫔对皇帝百依百顺,但是心灵深处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惟独她毫无顾忌,敢于挑逗和嘲笑皇帝,同时又倾听皇帝的诉苦,鼓励皇帝增加信心。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是在精神上,她已经常常不把自己当作姬妾看待,而万历也真正感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据宦官们私下谈论,皇上和娘娘曾经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有时还一起作佛前的祈祷。她对万历优柔寡断的性格感到不快,并且敢于用一种撒娇讥讽的态度对他说:“陛下,您真是一位老太太!”
    精神交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16 19:51:17 摘录
    体制上有欠周全,文官集团更需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助组织之上的不足。这有本朝的历史记载为证。那些孔孟的信徒,在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不惜牺牲以完成任务。有的文官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却可以领导仓猝集合的民兵固守孤城,最后杀身成仁;有的文官不顾暑疫疾,和民夫同饮食、共起居,在洪水的威胁下抢救危险的河堤这些好处当然不应抹杀,然则它们带有冲动性质,也多个人成分,而且常常和紧急情况一起出现。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这种局面不打破,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得来施明显,这也是精
    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出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湖:一方面,体制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
    ,找出一个大家都的表办也越来地图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15 10:16:02 摘录
    他们首先质间:张居正的四个儿子,三个得中进士,其中两个人翰林院,申时行当日为会试时主试官之一,难道和他没有关系?这一质问没有动摇申时行的地位,他们接着又建议,今后大学士的儿子一律不得参加会试,这矛头显然是针对申时行的长子申用懋。再接着他们又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说他用人办事都逢迎内阁旨意,言外之意乃是首辅专权跋扈。这两次攻击依然无效,但是他们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却取得成功,徐被迫去职。参劾者表面上的理由是他在选择皇帝陵墓的地址时,没有广泛地听取堪舆专家的意见,以致没有选到一个真正的吉穴,但真正原因乃是徐学谟已被视为张居正的私人,而他在最近又把女儿嫁给了申时行的次子申用嘉。
    这种攻击是经过深思熟虑,按照预定步骤进行的。整个方式可以称为“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传单的内容,一个考题的不当等等。有时也可以在奏章上提出一个冤案,参劾一个不知名小官的家庭琐事,或者以论水利和研究马尾巴发难引出本题。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决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且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这种方式,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都已看透,他们可以从
    青萍之末,预测大风暴的来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15 10:10:06 摘录
    还有一个文坛健将汪道昆,凑巧也是张居正的同年,他官至兵部侍郎,有一笔由他经手的边防公款,经监察官查核认为账目中有不实之处;而汪提供的报销,却用华丽动人的散文写成。张居正对此事极感不满,他铁面无私地在一封信上指出“芝兰当路,不得不锄”。汪侍郎虽有芝兰之美,然而却开放在众人行经的道路上,管理公路的员工张居正也不得不把这名花异卉一锄斫去。这封信刚刚写完,汪道昆
    就被迫退休。
    张居正开罪于文人有如上述二例。这也表现出他虽为首轴,却没有认清文官集团还有另一种双重性格。在他执政的时代,在名义上说,文官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则已包罗了本朝的出色人物,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张居正按照过去的眼光仍然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对其中最孚众望的人物不加尊敬,就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直到危机四伏之际,他才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引用佛家经义,作为自己精神上的解脱,说是:“如入火聚,得清凉门。”既能在狂燎烈焰之中有冰凝水静的感觉,则他虽尚在人间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14 10:38:17 摘录
    这种办法,即以“责任”二字为交代。一个地区发生了问题,府
    县官自然责无旁贷。例如三千亡命之徒,丛聚为盗,当地地方官必受
    检举。他可以被指责为因循贻误,缺乏胆识,以致事态不可收拾;有
    时被检举的罪名,也可以完全相反,而被论为浮躁轻率,以致迫使亡
    命之徒铤而走险。这样,凡是发生事故,中枢之是否能作深入的调查
    研究已无关宏旨,上级总可以归罪于下级地方官。周密的调查既费周
    折,而如果受罚者又提出证据为自己辩护,如所出事情,在他到任之
    前滋生,或者其差错在于邻府邻县,或者由于上级指示错误,则法庭
    也无法结案。案悬不结,责任不明,必将破坏全部文官机构的规律,
    失去以后赏罚的标准。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人事考察条例,也就从这里着眼。按照规定,四品以下的地方官三年任满应当入京朝觐述职,由皇帝及有关部门核定他们政绩的优劣。但是全国有一千一百多个县,任何精明强干的人事官员也无法详细知道他们的具体成绩,而只能在大节目上斟酌一二。如果一个地方官所统辖的地区安静无事,税收没有多大亏欠,该地区的民风就是“淳厚”而并非“刁顽”,这一位地方官必为好官而非“浮躁”或“才力不及”。京官六年一考核,名为“京察”,考察也很难根据实际能力和成绩,而大抵是视其人事应付能否得宜而有其上下高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26 12:07:34 摘录
    正是训练培养内阁大学士的最好方法。现在的首辅申时行,被同僚一致誉为“老成”。这种概念与实际年龄无关。他52岁,比次辅许国小八岁,也比三辅王锡爵小一岁。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这种宗旨如何推行?直接与农民合作是不可能的,他们是被统治者,不读书,不明理,缺乏共同的语言。和各地绅士合作,也不会收到很大的效果,因为他们的分布地区过广,局部利害不同,即使用文字为联系的工具,其接触也极为有限。剩下唯可行的就是与全体文官的合作,如果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办任何事情都将此路不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