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德] 叔本华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定价:CNY 40.00
  • ISBN:7208121001
勿在浮沙筑高台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9-01 添加
此章节有1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又何尝能够例外呢?一个人所能拥有的幸福,是原本就被自己的个性决定了的。人的心性更是如此,它决定了我们能否对更高一级的幸福具有感受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心性不高,自身又不努力,那么任何外在的环境都无法使他感受到超出普通范畴的快乐。心性不高的人只追求感官上的幸福,也就只能过上一种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与素质同样不高的人一起进行低俗的消遣。就算是教育也无法提升这类俗人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在年少无知的时候不了解这些,但是不可否认,一个人最高级、最长久和最精彩的快乐实际上就是心灵上的满足。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1-07-16 添加
此章节有24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类天生就有与外界的艰难环境进行搏斗的力量,而当艰难消减时,斗争也会停下来,这些力量便无处安置,反而成为生命的一种包袱。而为了抵挡无聊的痛苦,人们必须使这些力量运转起来。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1-07-21 添加
此章节有3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般来说,经历过穷困潦倒的人,不会像那些没有受过穷的人那样担心失去,因此受过穷的人更容易养成挥霍的毛病,而家庭条件良好的人通常比暴发户更加节俭和谨慎,对未来盘算得很仔细。这样看来,贫穷并没有我们听闻的那么恐怖。在良好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看待财富就像看待生命一样,觉得没有了财富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他们就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他们的财富,他们通常会喜爱有秩序、谨慎和节俭的生活;但是成长于贫困之中的人,因为习惯了受穷,所以一旦富起来,就把财富当作额外的拿来享受和浪费的东西任意挥霍,就算最后什么都没了,也只不过是回到从前的苦日子罢了,而且还解决了对钱的担忧。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一剧中说的话很在理:“骑马的乞丐会让他们的马匹跑到累死!”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1-07-21 添加
此章节有23条书摘 点击查看
爱尔维修[1]的主要著作《论精神》也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断:“我们热衷于受到别人的尊敬,并不是因为尊敬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尊敬所带来的好处。”
因为手段永远都没有目的重要,所以夸张地说荣誉高于生命,也只是说说而已。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1-09-26 添加
此章节有15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互相迁就和忍让是社交生活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群的首要要求;所以,聚会场合越盛大,就越容易变得无聊。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他才能完全做自己。一个不喜欢独处的人,是对自由缺乏热爱的人,因为一个人只有独处时才能获得自由。社交聚会中的拘束、干扰无法避免。它要求人们做出牺牲,一个人的个性越是独特,让他做出这样的牺牲就越难。所以,一个人具备的自身价值决定了他是逃避独处还是喜欢独处。因为一个人在独处时,如果他是一个可怜的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如果他具有丰富的思想,就能感受到自己思想的丰富性。总而言之,一个人只能感受到他自身。更进一步说,个人孤单的程度与他在大自然中所处的级别位置是成正比的,这是根本的和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孤独程度相同,这对他来说反而更好。不然的话,经常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打交道会扰乱心智,并且丧失自我,而且他做出的牺牲无法得到任何补偿
mmmmmMendax //内涵从根本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独处才能让一个人绝对自由,内涵丰富的人不会被孤独无聊占据所有独处的时间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4-09 添加
此章节有13条书摘 点击查看
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6-23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