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10-01
半路出家
从觥筹交错、商海沉浮的老板,到青灯佛影、一心向佛的僧侣;
从炙手可热、风靡一时的网络红人,到辞亲割爱、剃度出家的人生无常。
讲述一个你未曾经历过的出家生活,探寻一段见自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书宏 贤书法师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36
- ISBN:9787535476593
-
当天,我要求女儿找出老师的十个优点,写下来。
这一招我是从山上学来的,山上有一招叫“观功念恩”,就是让人养成看别人优点的习惯,总盯着别人的优点看,人就没痛苦了,总盯着别人的缺点看,看长了,肯定就要出毛病。
世界上,所谓看别人不顺眼,看别人有问题,都是自己的眼有问题,自己的心有问题,是拿别人的问题来折磨自己。
“观功念恩”有点宗教味道,其实,我理解就是社会上讲的感恩的生活态度,感恩世界上的一切。过去女儿上的私塾每天吃饭前都要念:“感谢父母赐给我宝贵的身体,感谢天地赐给我生存的空间,感谢老师为我开启智慧,感谢同学伴我成长,感谢生命中的一切。”念完了才能吃。这个应该就是感恩的训练,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生命产生影响。【感恩】 感激别人的恩,看到别人的好,多从自身寻找问题 -
对于佛教的一些疑惑
我身边的人应该都会有跟上面那位女居士同样的疑问,这些疑问有种种解答。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我对疑问的解决方式不是一定要追着僧人获得一个答案。因为我确信语言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无论他如何回答,都无法真正地去排遣我心中的疑惑。这需要靠感受和信心。
我观察那位回答居士提问的僧人,他的心态给了我很多信心,作为僧人,他没有对这种否定他毕生追求的信仰问题起烦恼,所以也没有反击式的回答,他很平静。
【我觉得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回答者的包容,世界上最可贵的不是谁能说服谁,而是谁能包容谁,谁能够放弃对立,选择接纳。】对于佛教的疑惑 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回答者的包容,世界上最可贵的不是谁能说服谁,而是谁能包容谁,谁能够放弃对立,选择接纳。 -
我常常会嫉妒别人,当发现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并不能意识到这是开始嫉妒别人了,而是马上去找一下这个人的缺点,然后告诉自己他很差,根本不如自己。第二个念头才意识到自己被自己骗了,明明就是嫉妒人家,非要兜个圈子找人家的缺点,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嫉妒心,来抹黑人家。我不知道这算
不算一种训练。
在一些书上读到,似乎了解自己的这些念头就是一种训练。有的时候,第二个念头能够让自已意识到内心真正的意图,此时就放弃第一个念头,为自己心生嫉妒而惭愧,然后通过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有的时候,当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一出现,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要嫉妒他了,果然,嫉妒心就慢慢升起来了。也并不是大多数时刻都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有充分的了解,基本上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造成的后果并没有多少清晰的认识。
-
往低处看,年轻人在寺院里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通过在寺院的劳动中培养出善良、勤劳的素质,可以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品质,培养出与人友好相处的品德、宽容大度的德行。
【劳动是手段,最终培养的是生活能力,生活能力也是手段,培养的是智慧。】 -
六和敬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以这六样佛教团队的古训,辅助以现代社会的一些方法手段,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和善相处,并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和自己身心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