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06-22
北大批判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大学必须放在西方社会自治的传统中才能理解。大学的成立,就是共同体的自治,就像是中世纪欧洲那些自立的行会一样,自己制定规则,并自愿受这些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薛涌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 ISBN:9787539933900
-
这说明什么问题?以我的观察,美国的一流大学讲究的是
小。哈佛六千多本科生,加上各研究院的学生,达到两万多,
已经算大得出奇了。普林斯顿、耶鲁本科生仅四五千。至于一些精英的本科文理学院,则只有两三千学生。再看博士预备学校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杨伯翰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全是三万多学生,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则是四五万人的巨无霸。康奈尔是进榜的唯一常青藤盟校,有两万多学生,不过其本科生有一万三千多,比哈佛多一倍。学校一大,教育质量就受影响。那种亲密的师生互动就没有,讨论班就会少,满堂灌的大课就多。
我有一位朋友带着孩子选学校,参观伯克利时一看人家的学生人数和课堂规模,就坚决不让孩子去读。中国则相反,大学讲究的就是“大”,大家竞相扩招、合并、升级,规模无法控制,甚至一流大学也大得吓人。比如清华仅本科生就三万,北大本科生也达一万五左右,显然是属于最大规模的大学。
另外,美国大学的优秀学生,大部分不会读博士学位,而是进了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等,或直接走上社会,只有非常少的“怪人”才去读博士。你看看美国的总统、州长、议员、企业总裁、媒体大腕,挂着博士头衔的实在是风毛麟角。那里基本上是学则不仕,仕则不学。读书太多,人家会觉得你在真实的生活中经验太少,除了纯学术外很难委以重任。中国则延续上千年的科举文化,学而优则仕,博士半数进了政府,一个处长有40个教授来争。当官要学位,大学自然也保障供给,博士越办越烂,也无端浪费了许多教育资源
几年前,有所谓“建设中国一流大学”的运动。其代言人张维迎先生声称博士课程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其实,看看世界的一流大学,全是以本科教育为核心。清华北大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学生我碰到不少。他们中许多人对在母校接受的本科教育相当不满。这也是他们出国的动力之一。 -
如今中国的教育还处于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没有钱培养博士。即使有钱,也不知道怎么培养。这就是现在所谓“博士生正在成为垃圾群体”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博士教育要停下来,先把基础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办好。在未来20年,当教育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不少中国学者在海外已经成为公认的学术领袖后,再想办法把他们吸引回来,办货真价实的博士课程。否则,“博士”在中国,不过是个污名而已。
当中国成了美国的头号博士预科
最近,“中国已成为美国头号博士预备学校”的新闻引起热议。起因是一份最新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这份报告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的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出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随后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杨伯翰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媒体惊呼中国的大学竟然忙于为别人做嫁衣裳,是“何等的讽刺”,等等。
我作为一个北大本科毕业,又在美国的大学里完成了博士学业的人,对这一新闻倒有些另类感受。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这种全球化在越高级的知识领域越深刻,可谓知识无国界。美国大学的博士课程是世界一流的,也吸引着各国一流的人才。清华、北大成为最大的美国博士预科,这单从培养博士的角度来看是相当的成功,值得恭喜。至少我们可以夸口说:清华北大为世界顶尖的博士课程输送了最多的人才! -
首先,没有基本的师资,盲目上博士课程,当然只能生产垃圾。比如根据最近《金融时报》的报道,在2004年,中国
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上占据世界第九位,进步神速,俨然是一个科技大国了。这显然反映了博士课程的规模。但如果以每篇论文的引|用率来计算,中国则排在第124位。试想,世界一共就一百八十几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排在120名以外的,基本上是失败国家(如阿富汗、索马里),破产国家(如刚果)以及赤贫国家(如一系列非常饥荒的国家)。论文的引用率其实就是其有用率。这样的排名,说明中国投入巨资办了博士课程后,学术创造率几乎到了“被开除球籍”的地步,哪里还有什么办博士课程的资格?
第二,博士教育不仅不能办,而且暂时没有必要办。这就好像造飞机一样。如果技术不过关,我们的航空公司就去买波
音或者空中客车,不必硬着头皮自己造,最后造出来也没有人敢搭乘。博士教育,国外有好得多的课程,而且博士教育是全球化最高的,早已突破了国界,有本事就出去学好了。比如根据《金融时报》同样一篇报道,美国的博士候选人中,有四分之一是中国人。中国的留学生,已经有17万回国,其中去年就有3万海归。毫无疑问,许多博士也跟着回来了。我已经反复强调过,即使搞中国研究,整体的博士课程的实力,也是国外比国内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个别的博士课程值得保留外,中国的博士教育基本应该停办
第三,博士课程,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如今中国基础教育的资金还不保,怎么能顾及博士教育?许多博士课程,招收的是各地的干部,为的是给人家镀金,以后好升官提职称,博土的学术品格已经名存实亡。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19世纪末才开始普遍设置博士课程。那时美国正好变成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人均收入更是早就高居洲各国之上,财大气粗。另外,美国当时已经有了200年左右的大学传统,并不断把学生送到欧洲的大学。 -
记得第一天上课,老师劈头一句:“博士生是一群不幸福的人!在场的外国学生面面相觑。于是他解释说:大学毕业后读博士,一般要六七年才完事。你刚刚通过资格考试,学同班的同学已经挣了六位数的工资,你则像个叫花子,等着学校一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当时学校的奖学金,除免学费外,大约有一万美元的生活费,但不包括暑假)。到了毕业时,随便一个小学校的教职,也是一百多人申请。你申请几个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的穷乡僻壤的学校,最后人家给你一封客气的信,夸奖你很出色,但要点是:由于申请者太多,我们只能选
择最好的。有人这么折腾几年,还在待业,此时大学的同学,
有挣几十万的。
当时学校的报纸,也在讨论博士生的困境,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条万万走不得的路。如果一个人执意要读博士,老师和朋友就必须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能想象过一个没有学术的生活?如果不能的话,那还要问第二个问题:你是不
是最好的?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可以读博士了。
我当时两个问题都想了,觉得自己不能过没有学术的生活,而且是一流人才,于是挺高兴地继续读博士。不过,这里其实还有第三个问题:你在乎不在乎钱?当时我不在乎,能够安心。我曾经逢人便说:“博士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希望
辈子都当博士生。”我确实也有实际行动,想尽一切办法拖
延课程,弄得老师们都有些不耐烦了。
-
在管理学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的配合。和别人合作就是你要学的东西。
如今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需要自发的组织能力。你能不能拉几个人折腾出些事业来,就能界定你能否成为社会中的领袖和精英。
大学本应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而能否培养堪当大任的精英,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文明的兴衰。现代社会的形成,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崛起直接相关。从大英帝国到今天的美国,这一传统主宰世界将近三百年,至今仍然看不到终结的苗头。
你是不是精英,不在于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不在于你有多么高贵的嗜好,而在于你对周围那些和你享受平等权利的人有没有感召力,人家愿意不愿意跟随你。
通过义工,大学生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底层,发展了自己的领袖才能,建立了和被领导的人的基本纽带。毕业后老板雇人
常要看义工的经历。
美国的大学生争着打义工,生怕自己和下层不接近:我们的大学生挤破高尔夫练习场,生怕自己和草民无法区分。
也许我们应该想一想:人家300年长盛不衰,我们“富不过三代”,这一切难道都是偶然?
从大学体育看,美国人更强调把独立的个人放到一个集体中,让这些个人学会怎么把自己组织成一个团队,怎么产生领袖,怎么在合作中作为一个集体有效地运行。
根据有关统计,在成功的商人和政治家中,学生时代从事体育的明显高于一般人。这说明他们从体育中学会了竞争和领袖才能。
华尔街的一些大公司就认这个。你在大学当个队长,别人就认为你是领袖,是当企业总裁、议员、将军,或政治家的材料。
领袖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身份,更不是一种特权。你必须学会让别人信服你。大学要给学生提供环境和条件发展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