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10-15
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首任女总统朴槿惠、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推荐阅读
哲学史经验与个人哲学心得融为一体
畅销全球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 定价:30.00元
- ISBN:9787510060236
-
名家
先秦称“名家”为“辩者”,代表人物有公孙龙、邓析、惠施。所谓“辩者”,源自诉讼专家。就逻辑说,先秦中国哲学所讲的“名”、“实”的对立,有点像西方语言中主词和宾词的关系。
惠施的相对性理论
惠施是战国宋国人,庄子好友,其思想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就是现代所称的“分析命题”。它们并未指认任何现实事物,只是说到“至大”和“至小”两个抽象概念。脱出经验的范围,无外的是“至大”,无内的是“至小”,以这样的方式来界定,它们的定义就成为绝对的、不可更改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认识到现实事物中的“质”和“区别”都是相对的,都会改变的。这其实和《庄子·秋水》篇中的思想十分一致。
公孙龙的共相说
公孙龙以善辩而著称。著名的桥段包括“白马非马”,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是绝对的、恒久不变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白马非马。第一,“马”这个字表明一种形状,“白”表明一种颜色,表明一种颜色与表明一种形状不同,因此白马非马。第二,如果有人要马,马夫可以牵出黄马或者黑马。如果有人要白马,却不可以牵出黄马或黑马,因此白马非马。第三,“白”不是“马”,“白马”的含义是“马”加上“白”,它和“马”的含义已经不一样,因此,白马非马。意在强调“马”之共相和“白马”之共相不一样。
公孙龙还有著名的“离坚白”命题,它的论证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意思是说“坚”和“白”作为共相,并未指明哪个具体事物是坚,哪个具体事物是白。“坚白”这个概念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只要看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硬而不白,有的东西白而不硬,它们是彼此分离的。
名家学说的意义
名家的哲学解析名实,在中国思想中揭示出一个形象之外的世界。“形象之内” 是“ 实” ,是经验的对象。公孙龙则揭示了形象之外的共相。人们可以看见一件白的什么东西,但是无法看见作为共相的“白”。墨家发展到后期,吸取名家的经验,出现名墨。他们思维缜密、富于逻辑头脑,在认识和前提上颇多建树。他们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努力,超过了古代中国任何其他学派,令人叹服。 -
孟子
政治哲学
儒家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而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所以,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因此,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主张“内圣外王”。孟子进一步把这种理想描绘成古代曾经有过的事实,大加歌颂传说中的尧舜禹。他认为,如果国君在言行举止、道德上不配做一个国君,那么百姓有权利进行革命。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掉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
神秘主义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换句话说,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可见孟子哲学中的有神秘主义成分,它体现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个专用语,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培养浩然之气的办法,一方面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孟子所成的“积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但切记,不能揠苗助长。
-
儒家的理想主义者流派:孟子
孟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邹国,位于山东南部。其时,齐国国君热心学术,网罗学者,把他们安顿在著名的稷下学宫。孟子曾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也曾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都遭到冷遇。《孟子》是他最后返回故里和弟子合著的对话录,被后代儒家尊为“四书”之一。孟子代表了儒家学说理想主义的一派。
性善说
孔子虽然十分强调“仁”,但是,他并未充分阐述人为什么应当这样做。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发展出了名垂后世的“人性本善说”。
究竟怎么认识人性,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是中国哲学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孟子主张性善,但并非认为人人生来俱是孔圣人。《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上述“四端”,如果加以充分发展,就变成四种“常德”,即仁、义、礼、智。这些品德,如果不受外力阻碍,会在内心自然生长,就像树由树种长成大树。
儒墨两家的分歧
孟子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朱所讲的是利己,墨子讲兼爱,是利人,他甚至比孔子讲得还要明确,孟子为什么会把墨子和杨朱归到一起反对呢?这实则是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
历来的答案是:墨子的学说里,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而儒家的学说中,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孟子在《尽心上》第45节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是说,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只是,人应当把对自己孩子的爱推广到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这也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讲到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就是实践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仁”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因为人的本性就有恻隐之心,不忍看到别人受苦。同时,自然而然地,爱父母多于爱众人。而墨子则坚持爱众人与爱父母应当没有差别,孟子正是鉴于此,责难“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可见儒墨两家更根本的分歧是: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爱就有薄厚;而墨家的兼爱就不得不靠外力。因此,墨家就须回答,人为什么要行仁义,他求助于超自然和政治的强制力量就无可避免地带有了一丝功利。
-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那时,除了疾走奔忙的儒家和墨家,社会上还有一群“隐者”,他们是远离俗世,遁迹山林,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也是认为世界败坏、无可救药的失败主义者。而道家与普通隐者的区别是,在遁世之后,还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说出一套道理。杨朱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杨朱大约生活于墨子和孟子的年代之间。
杨朱的基本思想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吕氏春秋》中说:“杨生贵己。”可见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列子·杨朱》篇中,记述了杨朱的理论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老子》与《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老子》中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得比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这都是轻物重生思想的表现。
《庄子·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是全生避害的最佳办法。一个人行为败坏,或一个人声誉太好,都不利于全生。
-
兼爱
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提出异议,也经常论及。不过,他的含义和儒家略有不同。墨子认为,仁义是兼爱的表现。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他认为,兼爱就是无区别,我应当向关心自己那样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兼爱”是墨子出身的阶层游侠群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职业道德的自然延伸,墨子以它为基础推广扩大,主张天下所有的人都应该不分高低,彼此相爱。
“兼爱”理论中有个基本问题,人们会问:“为什么我作为个人,要为世界的利益献身?”墨子认为,为世界谋利益就是为自己谋利益,《兼爱中》篇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这样,爱人成了一种投资,一种为自己的社会保险,自己可以从中得益。
为了使人们实行兼爱,墨子除了论辩以外,还采用一些宗教和政治奖惩。比如神爱世人,并希望世人彼此相爱,神经常监察世人的言行,特别是君主的言行。凡是不遵行神意的人,就会受到神的降灾惩罚,反之,则被神报以好运。
人们会疑惑墨家和儒家对待神灵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墨家既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繁文缛节祭祀。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鬼神。
其实,儒家和墨家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是表面上的不一致。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鬼神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出于信奉鬼神,而是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仪,是一种诗情(如诗歌般想象出来的寄情),而不是出于宗教。
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特别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