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成于9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经久不衰,一直是蒋勋先生的代表作。 “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勋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88.00
  • ISBN:7108053136
所谓“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8-27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文字使我们的观察偷懒,也使我们的表达能力逐渐退化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8-27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中国古代制造铜器的时候,先要做好陶的“模”、“范”,刻好戈纹,然后把烧熔化的铜倒进去,等冷却以后,把外面陶制的“模”、“范”打破,就出现了一个和陶制的“模”、“范”一样的铜器了。
因此,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是“模范”,就是说:他是标准,我们都要跟他一样好的意思。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8-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2联
第重出
这是君知,带国
早的人他时期,中国出现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管子等等。他们对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当然也影响了艺术家。因此,那一个时期,艺术的表现也特别自由活泼。所以,画画不只是手上的技术要好,更重要的,是要读很多的书,有思考的能力。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哲学家特别多,被称为“百家争鸣”的时代。事实上,艺术方面也同样有辉煌的成绩呢
姚宇航 //画画也要读很多书,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01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中国古代,因为在衣服上要染绘出很多不同的图样,因此发展出绘画。所以中国古代文字中的“绘”字,是“丝”字偏旁,指的就是用颜料在丝上设色的意思。
现在人很少在衣服上画画,所以“绘”这个字就被借来指在纸上画画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8-14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顾恺之启发了我们:当我们阅读一首诗或一篇文学作品之后,也可以把文字中的感受用绘画表达出来。
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图》,其实都是根据很多文字的描述来创作绘画
顾恺之好像对画女性的角色特别有兴趣,《女史箴图》和《列女传图》都是以女性的美为主题,不仅希望描绘女性外在形体的美、表情上的美,更希望能借此传达出女性内在品德上的美。因此,他的绘画可以说是以有教养的女性为题材的。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用绘画来歌颂有道德、有功勋的人。他们相信:为这些有品德的圣贤,有功业的帝王、将军画像,可以借着这些人像,影响般的人,使一般人看了这些图画,不知不觉地效法圣贤的行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顾恺之生存的时代,恰好就是这种观念流行的时代。所以,他的《女史箴图》、《列女传图》,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8-17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另一个在北魏故事画中常见的题材是萨埵那太子的故事。
萨埵那太子的故事和尸毗王故事有些类似,描写一个心地仁慈的太子,和两个哥哥一起到森林中去游玩,途中发现悬崖下有一只老虎,刚刚生下七只小老虎。因为没有食物吃,眼看这只母老虎和七只小老虎就要饿
死了,萨埵那太子心中不忍,就跳下悬崖,把自己喂给老虎吃了。
这个故事叫做“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也是在宣扬佛教的仁慈和施舍精神佛教认为,我们施舍任何东西都很容易,只有施舍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难的施舍。
我们在北魏人画的这幅壁画前,看到这个舍身饲虎的佛教故事,被处理成非常感人的画面。
首先我们看到萨埵那太子投身往下跳的姿态,他双手合十,决心施合自己的身体。下一个动作就是他跪在地上,用竹签刺破自己的脖子,放出血来,让饿得快要死去的老虎舔食。
最后,在画面的下方,一个横尸谷底的萨埵那太子,身边围着几只正在吃他的老虎在同一个画面上,出现了萨埵那太子三个不同的连续动作,就好像是现代电影用的手法。
Jocelyn安 //《萨埵那太子本生图》的舍身饲虎故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8-19 添加
此章节有7条书摘 点击查看
大体来说,敦煌的壁画,因为以宣扬佛教为主,因此描绘的对象大半是佛、菩萨,或天上的诸神,少有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可是,随着佛教和汉族本土信仰的融合,汉代传统绘画中对生活的写实风格,也陆续恢复。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6-01-0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般来说,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文人画”就是读书人画的画。这种画,不用太多颜色,不像宫廷画那么艳丽。他们用的主要是墨,所以画面看起来很淡雅。“文人画”后来被宋朝苏东坡等人加以发扬光大。
苏东坡说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也就是说:因为王维本身是诗人,读过很多书,所以他的画中富有诗意,境界很高。
王维晚年隐居在陕西蓝田的辋川,写了很多歌咏山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就仿佛一张画。他的山水画影响也很大:用淡墨画山水,使得以后一千年间,画山水多用水墨,而不用青绿了。
Jocelyn安 //王维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8-24 添加
此章节有1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题画诗”是宋朝人的发明。中国人因此创作了世界上唯一把诗和画结合在一起的形式。
从此以后,中国的画家,不但要会画画,也还要会作诗。要把诗题在画上,书法也要很好看。因此,“诗”、“书”、“画”三样都要练习,做画家越来越难了呢!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0-14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