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
……
[ 展开全部 ]
大先生,或许更类似于一种还愿。
[ 收起 ]
作者:陈丹青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6.00元
ISBN:754950013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序
这时我回头看看鲁迅先生: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wango0i1xy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笑谈大先生
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绝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世人的想象,甚至是致命的力量——希特勒败给丘吉尔,只为希特勒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也只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游戏的,豁达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wango0i1xy
//
陈丹青对“好玩”的定义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鲁迅与死亡
在纪念柔石的篇章的末尾,鲁迅写道: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
说他们的时候的。
他说对了。那些被他痛惜的“很好的青年”今天都供在烈士牌位上;他也说错了,因为被不断说起的是他的文章,他的朋友的性命,其实只剩一种可见的价值,即换取鲁迅的文章。
wango0i1xy
//
自己的死亡能被鲁迅写下也是一种幸运吧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鲁迅是谁?
“鲁迅话题”不能只谈鲁迅。只谈鲁迅,将会加深他的孤立,使这孤立更精致,更难以把握。“鲁迅研究”本该是文化研究,然而我们时代货真价实的文化在哪里,拿什么去研究鲁迅?——当海涅对歌德微妙地不敬、庞德改动艾略特的诗章、巴特评析纪德的文体、纪德发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度、博尔赫斯偏爱叔本华的哲学、昆德拉分析贝多芬的乐谱,他们不必顾虑种族与时空的阻隔,因为他们当然地属于同一的、有效的欧洲人文大统,不曾迷失于历史谎言,更不会在历史断层的深隙中坐井观天;当以赛亚·伯林大范围质疑启蒙遗产,并居然从康德的线索中清理民族主义信号时,他是在救并丰富前辈的学说,而他纵横检视古希腊迄今的思想遗产,乃基于对西方文化大统拥有足够的资格与确信。
我们有这样牢靠的资格与确信吗?
乱书常被懒猫眠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上海的选择
上海是休想再请来鲁迅了,也休想恢复当年的文化生态。没关系,我只是说,未来的上海,除了高楼大厦,除了产量和产值,还有么别的人事值得夸耀,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wango0i1xy
//
一座城市除了高楼大厦和产值,除了这些有用的东西,是需要一些“无用”的东西的。这些“无用”的东西才能构成一座城市的底蕴,才能让人静下心了解这座城市后,感叹它的伟大。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民国的文人
可是为什么大家只知道鲁迅一个人在“诅咒”呢?就因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和知识遗产,被高度政治化——胡适的知识背景是英美那一套,后来又和国民政府合作,所以他的革命性全部不算,变成反动派;陈独秀因为二十年代末不服苏联的管制,既被共产国际抛弃,又被中共党内打击,所以他的革命性也全部不算,连创建共产党的大功劳也不算。鲁迅死得早,没有介入国民政府,也不是共产党员,而他的“诅咒”具有高度的文学性,他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其他新兴知识分子比不上,所以鲁迅在建国后最有利用价值,最方便被以一种极不道德的方式树立为一个道德的,甚至超道德的形象,来压迫大家。
wango0i1xy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0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文学与拯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鲁迅与美术
癖好绘画的文人,自来不少,可贵是鲁迅看待绘画的眼光,非常开阔、锐利,又相当贴己、克制,始终在自己偏爱的,可把握的尺度内,搜罗画本,议论绘画。从幼年的《山海经》到中年编印《北平笺谱》,更兼对于欧陆前卫版画的迷恋,鲁迅终生偏爱版画,尤其木刻。他感激保姆长妈妈,即是那乡下女人为他买了第一册民间画本,日后对版画的乐趣历久而不衰,是这童年记忆的延续和提升他倒并不因此扩及并惠顾其他画种,但也不满足于旧式版画的内容与功能,遂有后来倡导左翼木刻的事迹—木刻的易于复制、传播,木刻的所谓大众性与革命性,被左翼史论,也被鲁迅自己,十二分渲染了,但鲁迅的天性,鲁迅的文学笔调,这种笔调的黑白质地,从来是木刻性的,正合于他的禀赋:简约,精炼,短小,在平面范围内追求纵深感。版画趣味,是鲁迅文学风格自然而然的延伸。
乱书常被懒猫眠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漫长的补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录 鲁迅的墓园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笑谈大先生
鲁迅与死亡
鲁迅是谁?
上海的选择
民国的文人
文学与拯救
鲁迅与美术
漫长的补记
附录 鲁迅的墓园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笑谈大先生
鲁迅与死亡
鲁迅是谁?
上海的选择
民国的文人
文学与拯救
鲁迅与美术
漫长的补记
附录 鲁迅的墓园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序
笑谈大先生
鲁迅与死亡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
说他们的时候的。
他说对了。那些被他痛惜的“很好的青年”今天都供在烈士牌位上;他也说错了,因为被不断说起的是他的文章,他的朋友的性命,其实只剩一种可见的价值,即换取鲁迅的文章。
鲁迅是谁?
我们有这样牢靠的资格与确信吗?
上海的选择
民国的文人
文学与拯救
鲁迅与美术
漫长的补记
附录 鲁迅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