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定价:28.00元
  • ISBN:7115263256
许多人学习心理学是希望能够学到一套宏大的心理学理论,以此来概括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方方面面。但这类愿望总是会落空,因为构成心理学的不是一整套宏大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心理学的多样性使得理论整合变得极为困难。事实上,在许多心理学者看来“整合”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尽管如此,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却正在寻求领域内的理论整合。例如,在过去的10年间,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有所增强,这要归功于进化心理学家的努力。这些研究者将人类心理过程视为服务于某些重要进化功能(诸如亲缘关系识别、伴侣选择、合作、社会交换及后代抚养等)的机制,并试图以此来实现概念的整合。

然而,无论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主题的统一性持何立场,他们都承认,即便有一天能够实现理论的整合,其过程也是极为困难的,缺乏理论的整合为心理学招来了一些批评,贬低了它作为科学取得的进步,这类批评源于一个错误的观念,即所有真正的科学都必须具备一个宏大的统一的理论。之所以说它错误,是因为它忽视了其他科学同样也缺乏个完备统一的概念体系这个事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5 添加
此章节有1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任何一种理念,一个理论,一项主张或疗法如果不能在有同行评审的学科文献中获得适当的收录,问题就很明显了。尤其是当某一主张缺乏证据却伴随着媒体的宣传运动时,它显然是骗人的。
风云雄霸 //同行评审过程绝非完美,但它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唯一的保护机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5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现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大量研究主题、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工作只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在这些研究和理论中占更大比重的则是近期5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做的工作:大卫·胡贝尔(David Hubei)、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和托斯腾·维瑟(Torsten Wiesel)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前负责人理查德·阿特金森(Richard Atkinson)的贡献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4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任何人想要理解心理学,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对这一事实及其全部内涵的理解将贯穿本书,因为这是我们认识真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途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2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科学知识在没有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他人批评和验证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些被认为隶属于特定个体思维过程中、不可接受他人审査和批评的“特殊”知识,永远都无法获得科学知识的地位。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指的是我们可以将研究发现递交给科学团体,团体中的任何人都能对其进行重复检验、批评或拓展。

同行评审是指每一篇投到期刊的文章都要经过数位科学家的评审,并将批评意见提交给编辑(通常都是此期刊所覆盖的某一领域中有资深研究经历的专家),再由编辑权衡这些意见,确定这篇文章可以立即发表,还是需进一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之后再发表,或是因为有缺陷或价值太低而拒绝接受。
云 胡 不 喜 //并非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中的信息都必然正确,但至少它已满足了同行批评和监督的标准。这只是一个最低标准,而非严格的标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心野星空 //再回头看看中国民科们,他们脑中恰恰就没这概念!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30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科学家,没有比这再好的忠告了:一个假设在何种程度上被确信为正确实际上与其是否为真无关。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又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含一些通常不被归人同一概念的众多研究主题。

然而,它们都使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行为,从而实现了学科的统一。

科学方法绝非是指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指一些非常普遍的原则。

最重要的三点是:(1)科学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下一章的主要内容)。
Maggie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4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伪心理学”说不
AQ因实完全证明了预测,对此我的反应截然不同了。我不得不说,如果我的同事不是使用诡计事先安排这些人出现在我门口的话,我现在的确
非常震惊
为什么我的反应会不同呢?为什么我同事的三次预言会让我产生三种不同的从“那又怎么样?”到“哇哦!”的反应?答案与预测的具体性和精细度有关。越精细的预测在被证实的时候会给我们越大的触动。要注意,不管怎样,精细度的变化和可证伪性直接关联。预测越具体和精细,有可能证伪它的观测现象就越多。例如,有很多不是30岁和5英尺2英寸高的女性。请注意这里的暗示:从我截然不同的反应
可以看出,一个能够预测出最多不可能事件的理论最容易将我征服。
好的理论做出的预测总是会显示自己是可证伪的。坏的理论不会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它们做出的预测是如此笼统,以
111/643
本章最后一页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本杰明·拉什在评估其疗法的效果时跌人了一个致命的陷阱。他的评价方法根本就不可能让人得出其治疗方法无效的结论。如果说,病人的恢复是对他治疗方法有效性的肯定(对其医疗理论的肯定),那只有当病人的死亡是对其治疗方法的否定时才算公平。但事实上,他却把这种否定合理化了。拉什解释证据的方式,违反了科学理论建构和检验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他令自己的理论不能被证伪。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好的理论做出的预测总是会显示自己是可证伪的。坏的理论不会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他们做出的预测是如此笼统,以至于总会被证明是正确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原有信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科学家对自己的想法抱有的批判性态度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学的成功…更真实的情况是,每个科学家都积极地想要证明某些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心理学家雷.尼克尔森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3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科学理论是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有些已经成为了确定的事实,另外一些则被完全地证伪了。对于科学问题,方法论上的怀疑主义并不产生完全确定的答案,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真实是不确定的,只是说知识是暂时性的。
风云雄霸 //科学理论是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
+1
分享 收藏 1条评论 2017-07-2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伪心理学”说不
AA Q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即使预测并没有得到证实(比如它们被证伪了),可证伪性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用的。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
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要想有用,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
杨素 //本质主义的定义能够和研究者共享成果,并且易于理解,是科学家之间的沟通方式,想到一个词“信达雅”,非学者也容易领悟其本质和内涵。哈哈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22缓缓 //研究一个问题的方式 只有先知道了答案,才能正确定义问题,在科学中,对概念的定义不是源于文字的界定,而是源于与之相关的观察和其他概念。l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图灵的测试启发我们,如果我们想要理性地讨论心理学概念,那么操作性定义是必需的;我们要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进行判断,而不仅仅根据
我们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偏见
观察人们讨论人工智能问题时所展示的思维方式,就能发现科学和非科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区别。科学的方式是先发展一种合理的操作性定义,然后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关于思考、计算机和人类的结论。与之不同的是,预设偏见主导了大多数人的思维。他们已经得出了某一结论,并且对于计算机和人类的表现之间已被发现的差异并不感兴趣。相反,一旦形成定势,他们就会绞尽脑汁地去找出各种理由,来巩固自己的这些想法,避免发生改变。于是,我们看到,正是预设偏见和非操作性的本质主义态度,让人们认定他们“就是知道”思
Wendydushu //“对于阿法狗击败柯杰,让我有种恐慌,想到以前看的电影,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我们是否应该中止人工智能的研究?”拥有这一想法的我,是不是对人工智能有偏见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如果过分依赖于我们“知道”的东西,肯定会产生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所有的直觉(非经验)信仰体系。关于某个事物你所“知道”的和张三、李四所知道的可能并不一样,我们如何决定谁是正确的呢?你或许会说“我强烈地感觉到我所知道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张三的观点和你有出入,但比你拥有更强烈的感受呢?李四的观点与你俩都
不同,也宣称自己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感受甚至比张三还要强烈。

讲这个简单的小段子,仅仅是想阐述科学知识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人类历史中是一股重要的人性化力量:在科学中,知识的正确与否不取决于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砠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当出现矛盾观点时,它们缺乏机制来判别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的,但当大家的直觉观点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决定谁正确呢?令
悲哀的是,历史表明,这种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权力斗争。
些人错误地宣称,心理学的操作取向使人们丧失了人性,而且们应该把我们关于人类的观点建立在直觉基础之上。心理学家唐纳德罗德本特( Donald broadbent)在1973年论证说,真正人性化的观点将关于人类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可观测的行为基础上,而不是以理论者
直觉为基础
除非我亲眼看到别人在特定情况下亲自做了或说了什么,否
无法对别人做出判断
实证主义的方法是一种调和差异的方式
如果拒绝这一方式,那么处理争论的唯一方式就是面红耳赤的争
了。(p.206)
因此,科学中人性化的力量就是让知识公开化,让任何有冲突的点都能以一种双方都接受的方式得以检验。回想第1章中提到的“重复”的概念。这让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大家都事先同意的、平和的方式来从理论中进行选择。科学的公共性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主义的理念通过对概念操作化的界定,概念进入了公共的领域—任何人都可以矿
其进行批判、验证、改进或否定。
22缓缓 //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当出现矛盾观点时,它们缺乏一种机制来判断哪个是对的 哪个是错的。因为人们往往都凭直觉相信自己是对的,但大家直觉观点发生冲突时,历史表明,这种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权利斗争。 除非我亲眼看到别人在特定的情况下亲自做了或说了什么,否则无法对别人做出判断。。。实证主义的方法是一种调和差异的方式,如果拒绝这一方式,那么处理争论的唯一方式就是面红耳赤的争辩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伪科学的传播所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需要搞清楚哪种类型的证据能够揭示某种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或理论是否可信,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就会大大有利于伪科学的传播。由于见证叙述可以为任何主张提供唾手可得的支持……
杨素 //个案研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探索在某个特定领域进展到什么程度。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作为孤立的现象而存在,它们缺少必要的比较信息,不能证明某一特定的理论或疗法更优越。引用某个见证叙述或个案研究的结果来支持某一特定理论或疗法是错误的。社会和认知心理学家已经研究了人类记忆和决策中的所谓“鲜活性效应”,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人们会赋予其过高的权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美国,罪犯并不是导致大多数枪击死亡案的原因。饮弹自尽的人数事实上要远多于被枪杀的人数。大多数死于枪支的人都是枪支走火和自杀,这就是为什么有研究指出,把枪支带回家实际上反而增加了家庭的风险。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如今,类似占星术这样的伪科学是一项巨大的产业,涉及报纸专栏、广播节目、图书出版、网络、杂志文章以及其他各种传播渠道。星相学杂志的发行量要比很多正规的科学杂志大得多。据美国众议院老龄化问题委员会估算,浪费在医疗骗术上的钱已经达到数十亿美金。简而言之伪科学是个油水颇丰的行当,数以千计的人靠公众的盲信盲从而获得收益。
卡夫卡 //很傻很天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相关性证据的局限性并不都像“烤箱”例子那样容易被识别。当因果关系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时,当我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时,或者当我们的解释被理论定势所主宅时,就会很容易地把相关当作因果的证据。
杨素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对它的理论研究和每一个步骤应当做到科学、严谨、辩证。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第三变量的“虚假相关”,科学使用统计方法,辩证分析问题和试验结果,纠正那些误导性的数据,提防选择性偏差的发生,当只有相关时,应避免因果推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事实上,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他们的环境,并人为创造了行为特性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仅仅观察两个变量的自然变动是否显示某种联系,而在真实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产量进行操纵,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他所有变量的不变,然后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方法排除了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变量的问题。第三变量出现的原因是,在自然情境下,很多不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实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它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的,是因为它以操纵一个变量(被假设是原因的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该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但是,为了区分这些自然的关联,科学家们经常要创设自然世界里不会出现的特殊条件。
杨素 //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很容易掌握,那就是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设计实验,操纵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随机分配被试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平衡无关变量,克服系统误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前提:研究可以被重复)。分析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得出可信的实验结论。实验验证,创设特殊条件验证是否真正的存在因果关系,防止被错误观念侵袭。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项相关调查。

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笼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属于相关查研究。然而,一些研究既使用了随机取样,又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们肯定是真实验。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10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公平世界假设,它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Hafer& k begue,2005)。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实验证据,证明了公平世界中存在一种“罪有应得”的信念:人们会鄙视那些偶然不幸的受害者。为偶然事件寻求解释的倾向导致了这一现象。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完美无瑕的或是道德修养高的人会因为偶然事件而惨遭不幸。固然我们J想要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但是,偶然性是不偏不倚的,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行:好事坏事都以相同的概率发生在不同人身上。

当公平世界假设这一信念被推向极致时,会催生出一些非有害或是不人道的教条。且看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教育部一名官员的逻辑,他说,残疾人“错误地认为生命中的巧合令他们偶然受到惩罚,实际并非如此。所有发生在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个点上的事,没有一件不是由他本人所招致的……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不公平,但是一个人所处的
外部环境确实是与他内在心灵的发展相一致的”( Gilovich,1991,p.143)正如吉洛维奇所指出的,“这真不该是一个想进入教育部高层的官员所持有的哲学,教育部本应是负责给予残疾人士同等教育机会的机构”(pp143~144)—但如果我们拒绝将这类后果归为偶然性,结果必然会导致这种不人道的哲学。

公平世界假设中所体现的对于偶然性的错误理解,也助长了其他些错误的民间信念,导致人们容易看到虚假相关。例如,我们在第6章中提到过,“盲人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就是一个错误的信念,这个错误信念可能会一直流传下去,因为这种联系能体现“老天很公平”,而这正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评:理解偶然性,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0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