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内容简介】: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
……
[ 展开全部 ]
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 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他们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编辑推荐】: ■在追求房子和车子、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故宫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用3年的时间磨一把刀,用18年的时间修复一幅画。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在日复一日的修复中,成全了文物,延续了历史,也成全了他们自己。“择一事,终一生”,令无数年轻人深受触动。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纪录片,关注度超过《舌尖上的中国》。B站人气爆棚;豆瓣评分高达9.4。 纪录片侧重于文物修复的日常,本书则侧重于“修文物的人”不为人所知的,与文物摩挲交流的,时间的故事。 故宫修复的技艺与历史,古老的师承关系和情感,宫墙内外的诱惑与挣扎,内心的冲突与坚守,日复一日的庸常与伟大,尽在其中。 ■朴素的文字,诗意的摄影 知名作家绿妖深入故宫,用了大量的时间,观摩大师们的日常工作,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深入采访;诗人摄影家严明,近距离跟随拍摄。绿妖和严明均为各自行当里颇受赞誉的“匠人”,业不同,道相同,二人的作品,可信可感。 ■四色全彩印刷,裸脊舒展呈现 近百幅精美文物图、人物图、修复图及绝版老照片,采用全彩印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装帧采用裸脊锁线,使书得以舒展平铺,内页彩图优雅呈现。以匠人之心,作匠人之书。 【名家推荐】: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三年跳两次槽,一年跳三次槽。这就是为什么年轻观众会一下被打中,都说“献出我的膝盖”、“跪了”。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 萧寒 很有幸,我能近距离地看到这些一流工匠的工作状态,听到他们回忆自己的师父的点点滴滴,工匠的骄傲并不来自炫耀自己修过多少国之瑰宝,而来自更真实的器物,更具体的手感:这件文物我修过,我对得起它,我放心。他们的面貌沉静安详,是在世上找到了安身立命所在的脸。我羡慕这样的面容。——著名作家 绿妖 能在故宫“拍文物”,我是幸运的,也满心震撼。长期的心驰神往终于变为抵达:国宝俯仰皆是,人物真实可感。文物总是在时间里越发显露出它们的意义,修复技师们正是用时间使自己的人生完整。他们坐得住、给得起,如此一生……像一个景观、像一个仪式。——著名摄影家 严明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很多人一般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这么简单。他在修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故宫修复专家 屈峰
[ 收起 ]
作者:萧寒 主编 绿妖 撰稿 严明 摄影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48.00元
ISBN:754959035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序
一辈子很短,也许只够做一件事。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钟表室: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
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一座宫廷钟表层层组装,每个零件必须从最底下开始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错零点一到两毫米都可能导致最后的整体罢工;一件青铜器碎成毫无规则的一百多片,有一块碎片位置不对都拼不起来;在三伏天的深夜一个漆农忙碌一晚上只能采漆八两,“百里千刀一斤漆”;修复太和殿龙椅用的鱼鳔胶,年轻小伙儿轮流着一刻不停地砸,一天下来顶多能砸半斤;一块木雕要手持穿着牙签的锉草手工打磨三遍以上才会有圆润细腻的岁月感;古字画修复揭命纸有时靠指搓,一副画揭一两个月,过程枯燥,只能拼耐心;临摹一幅画的周期是一年起,一个临摹师一辈子临不了几张很成功的作品…手工艺是时间的艺术,修复师的世界安静而诚实,双手与心的创造,流露出的不只是高超技巧,还有人手的温度,心的高洁。正心诚意才能做出正确工艺格物致知深入物的本质,当匠人的本真与物的本质相遇,物我两忘,日复一日,修缮文物,擦亮器具的过程中,他们自己的面貌气质也发生改变仿佛有什么在他们身体内部也被日复一日地擦亮。他们沉入工匠无名无我的广阔的时空中,面目变得沉静,在此时空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王津: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
注释
1.写字人钟,英国工匠威廉森专为清宫制作。十八世纪作品,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底层的写字机械人是此钟最精彩、结构最繁复部分。写字人为欧洲绅士装扮,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将毛笔蘸墨后开动,写字人便在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字迹工整有神,为故宫藏品中的扛鼎之作。—关雪玲《日升月恒—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钟表》
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魔术钟,瑞士十九世纪作品,钟型为建筑式样,建筑内有变魔术表演,上满弦后音乐起,门开桌后坐一持杯魔术师,桌上放一盒子,魔术师点头眨眼作说话状,拿起杯子,扣上再提起时,左侧杯下有红珠子,右侧有绿珠子,扣上再提起,红绿珠子位置交换,然后再变小鸟失踪。表演同时,屋顶圆球旋转,球上站立的小鸟展翅鸣叫。此钟以七盘发条为动力源,各组机械通过拉杆联动,设计巧妙,结构复杂,显示出极高的设计制作水平。—关雪玲《日升月恒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钟表》,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我修过的文物,我都喜爱。你必须得喜爱,要不喜爱,你就对它不珍惜,干出的活也不会太漂亮。”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铜器组现在的非遗传承人王有亮也意外走红。
王有亮今年五十二岁,自己早已是位师父,在带徒弟,走到哪儿都是受人尊敬的青铜修复专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他仍然不断提起他的师父,自己手艺的源头。这是个自我的时代,许多人略有所悟就自立门户,展现“我”的聪明及努力,而王有亮的态度里有种笨拙的老实、老实的谦逊,这种风格里有传统文化的气息,隐隐让人想起一个在当下已经“过时”的词——“尊师重道”。“尤其在过去的民间社会,不读书,不进学校,自由从师学习百工技艺为专业的人,终其一生而‘尊师重道’的精神和行为,比起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更胜一筹。”(南怀瑾)
做派谦逊,但手艺漂亮,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轻松来自大量的经验,“反正干我们这行别偷懒,你干得越少越不行。就得多干,你没悟性的必须得多干,才能找出这个感觉来。”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王有亮:我们永远是修旧如旧
以前老师傅带徒弟好像都是让你自己去琢磨,不会主动教,要想学就是偷学。所谓偷学,就是他做的时候你得瞄着看怎么弄。现在是主动教,生怕你不听。这怎么说,说实在的现在年轻的咱也不能要求太高,年轻人他不跟你调皮捣蛋就可以了,能踏踏实实跟你坐这儿就可以了。让他跟我那会儿似的受管教,你连自家儿子都没法管,时代不一样了。
这真的还是年代的问题。传统的老师傅教人跟现代的不一样,是另外一种思维。反正你自己悟的东西你印象深。可是有一点,我们师父对这文物特别在意,敬重。他交给你一件文物他也心里琢磨你能不能修好而且在这当中,他看到这文物有危险或者是可能有,他眼睛厉害啊,他接触东西多,可以看出来这腿儿是焊过的,他立马提醒你,这个地方你
定要注意,然后,真正说你做颜色的时候,反正就这颜色盒这些颜料你把颜色盒弄干净了都放好了,剩下就不管了。问他不轻易回答,师父,这个色应该怎么弄?“琢磨去!去慢慢弄!”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恽小刚:闻着这青铜器有香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采访徐建华时,他工作室的另一角,一个年轻男孩一直在搓一张唐卡的褙纸。我采访了两个半小时,他搓了两个半小时,身形不变,不疾不徐,旁若无人,仿佛入定,自我消融于这平静的无限重复之中。那种节奏让人着迷,仿佛时间不存在,或者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获得了新的更辽阔的坐标,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来日方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单嘉玖: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徐建华:看一个人水平高低看他打的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杨泽华:马蹄刀里有装裱技艺的传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摹画室: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
摹画室每天第一件事情是磨墨,他们不用现成的墨汁,研出来的墨稳定性强,装裱时不会跑墨。每天画完后要洗砚,当天的墨当天用,过了夜是宿墨,宿墨的胶体挥发,剩下炭化的颗粒,稳定性差。“中国画要创造绘画过程,从头到尾这个工序都很讲究,它是修心的过程。磨墨是画画第一步,它不仅仅是制作墨汁的过程,它是人从生活状态进入创作状态的过程,磨墨就是在静心。”
一遍遍地研磨,既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太轻,如果你目睹他们的工作状态,会发现那种禅宗寺院的感觉从何而来,屋中并没有佛像,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
voviolin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5-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郭文林:个性都收起来,完全按古画走
临摹只能临摹到小写意,大写意和草书没法摹,怎么解释呢?大写意是在生纸上面,生纸的墨色的晕染扩散都是随机的,就让画家本人画一模一样的两张画也绝对画不出来。小写意和工笔是在半生熟或者是熟纸上,熟纸上可以反复地去染、摹线,生纸就一次。在半生熟或者熟宣上画不出来随机的效果,没有自然的那种晕染,那非常的难。为什么现在画写意画的人多,画工笔的少?写意画练一练画,有的时候就真能不错,这工笔不行,工笔没有三五年的工夫画不出来东西,吃工夫,所以现在工笔越来越没有人画了。都和经济有关系。
voviolin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5-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巨建伟: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是恒久的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沈伟:规矩的第一条就是要守住寂寞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木器室:维护着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史连仓: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屈峰: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被磨过性子的屈峰仍然保留着艺术家的趣味,在工作室角落里雕一个愁容骑士王小波,在院里放一个自己雕的胖墩墩的苏东坡,两个都是自由不羁、特立独行的文学家,这是他的抒情。但他也会熟练地运用木器室训练新人的传统方法,让他们砸鱼鳔,以此来磨炼他们的心性。
德坤
//
自由不羁,特立独行,是猪也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1-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漆器室: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闵俊嵘:希望我做的器物能传给下一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尾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钟表室: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
王津: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
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王有亮:我们永远是修旧如旧
恽小刚:闻着这青铜器有香味
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单嘉玖: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
徐建华:看一个人水平高低看他打的糨
杨泽华:马蹄刀里有装裱技艺的传承
摹画室: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
郭文林:个性都收起来,完全按古画走
巨建伟: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是恒久的
沈伟:规矩的第一条就是要守住寂寞
木器室:维护着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史连仓: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
屈峰: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漆器室: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闵俊嵘:希望我做的器物能传给下一代
尾声
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钟表室: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
王津: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
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王有亮:我们永远是修旧如旧
恽小刚:闻着这青铜器有香味
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单嘉玖: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
徐建华:看一个人水平高低看他打的糨
杨泽华:马蹄刀里有装裱技艺的传承
摹画室: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
郭文林:个性都收起来,完全按古画走
巨建伟: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是恒久的
沈伟:规矩的第一条就是要守住寂寞
木器室:维护着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史连仓: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
屈峰: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漆器室: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闵俊嵘:希望我做的器物能传给下一代
尾声
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序
钟表室: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
王津: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
1.写字人钟,英国工匠威廉森专为清宫制作。十八世纪作品,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底层的写字机械人是此钟最精彩、结构最繁复部分。写字人为欧洲绅士装扮,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将毛笔蘸墨后开动,写字人便在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字迹工整有神,为故宫藏品中的扛鼎之作。—关雪玲《日升月恒—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钟表》
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魔术钟,瑞士十九世纪作品,钟型为建筑式样,建筑内有变魔术表演,上满弦后音乐起,门开桌后坐一持杯魔术师,桌上放一盒子,魔术师点头眨眼作说话状,拿起杯子,扣上再提起时,左侧杯下有红珠子,右侧有绿珠子,扣上再提起,红绿珠子位置交换,然后再变小鸟失踪。表演同时,屋顶圆球旋转,球上站立的小鸟展翅鸣叫。此钟以七盘发条为动力源,各组机械通过拉杆联动,设计巧妙,结构复杂,显示出极高的设计制作水平。—关雪玲《日升月恒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钟表》,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王有亮今年五十二岁,自己早已是位师父,在带徒弟,走到哪儿都是受人尊敬的青铜修复专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他仍然不断提起他的师父,自己手艺的源头。这是个自我的时代,许多人略有所悟就自立门户,展现“我”的聪明及努力,而王有亮的态度里有种笨拙的老实、老实的谦逊,这种风格里有传统文化的气息,隐隐让人想起一个在当下已经“过时”的词——“尊师重道”。“尤其在过去的民间社会,不读书,不进学校,自由从师学习百工技艺为专业的人,终其一生而‘尊师重道’的精神和行为,比起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更胜一筹。”(南怀瑾)
做派谦逊,但手艺漂亮,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轻松来自大量的经验,“反正干我们这行别偷懒,你干得越少越不行。就得多干,你没悟性的必须得多干,才能找出这个感觉来。”
王有亮:我们永远是修旧如旧
这真的还是年代的问题。传统的老师傅教人跟现代的不一样,是另外一种思维。反正你自己悟的东西你印象深。可是有一点,我们师父对这文物特别在意,敬重。他交给你一件文物他也心里琢磨你能不能修好而且在这当中,他看到这文物有危险或者是可能有,他眼睛厉害啊,他接触东西多,可以看出来这腿儿是焊过的,他立马提醒你,这个地方你
定要注意,然后,真正说你做颜色的时候,反正就这颜色盒这些颜料你把颜色盒弄干净了都放好了,剩下就不管了。问他不轻易回答,师父,这个色应该怎么弄?“琢磨去!去慢慢弄!”
恽小刚:闻着这青铜器有香味
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单嘉玖: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
徐建华:看一个人水平高低看他打的糨
杨泽华:马蹄刀里有装裱技艺的传承
摹画室: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
一遍遍地研磨,既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太轻,如果你目睹他们的工作状态,会发现那种禅宗寺院的感觉从何而来,屋中并没有佛像,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
郭文林:个性都收起来,完全按古画走
巨建伟: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是恒久的
沈伟:规矩的第一条就是要守住寂寞
木器室:维护着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史连仓: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
屈峰: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漆器室: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闵俊嵘:希望我做的器物能传给下一代
尾声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