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内容简介】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之于西方,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作者陆威仪将秦、汉两个早期帝国
……
[ 展开全部 ]
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观察,就这一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予以深入探讨。全书分十个专题,各专题又以时间演进为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概貌与演变,不仅覆盖广度令人惊叹,而且笔法精细,见解精到,为我们重新认识早期中华帝国提供了广阔而独特的视角。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 【编辑推荐】 【西方著名汉学家写给大家的秦汉新史】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教授凭一己之力、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秦汉新史,简洁生动,优美清晰,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秦汉史首选必读;秦汉史专家王子今、李开元、卜宪群、彭卫联袂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秦汉史】陆威仪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从全球史的崭新视角真正做到跨学科跨领域解读秦汉历史,涵括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女性史、民族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对秦汉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碑刻资料信手拈来,运用得当,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秦汉二朝对中国的重大影响。回到源头寻找中华文明强大基因,当从此书开始。 ――――――――――― 【专题叙事,广度惊人,笔法精细,妙趣横生】全书分为帝国版图、政治矛盾、外部世界、城市、农村、宗族、宗教、文学、法律等10个专题,令人惊叹的话题覆盖广度,极高的历史准确度,大量具体而微的历史实例,以及简洁的文风、生动的语言、极强的故事性和启发性,堪称一部开阔思维、通俗易读的经典作品,一部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史学佳作!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著名汉学家,“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成功地填补了一卷本中国史教科书和多卷本的多位作者合力撰写一卷而成的“剑桥中国史”之间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基于朝代、每卷由一位作者独自撰写完成的解释性历史。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权威、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德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一书中有些见解或许可以作为对我们的考察和理解有所助益的“他山之石”。比如,作者陆威仪教授在政治史、军事史之外,以“帝国的城市”“农村社会”“外部世界”“宗族”“宗教”“文学”“法律”几个方面说明秦汉历史,这样的分析方式富有新意。中国的秦汉史学者有必要从西方学者的文化理念、学术视角、考察思路、研究方法借鉴其优异之处,通过比较鉴别,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品质。 ——王子今,秦汉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回归叙事,是历史学的新趋势,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叙事有种种形式,形式的变化和创新,应是历史学的追求。基于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作出精准的概括,写成易懂的叙事,是需要相当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境界。我相信,阅读《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一书的读者,一定会体验到作者陆威仪的苦心而受益。 ——李开元,秦汉史专家、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继《剑桥中国秦汉史》之后又一部认识和了解西方学者对秦汉历史总体看法的佳作。它把秦汉放在世界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观察,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秦汉历史的概貌与演变。陆威仪教授把目光深入到了历史的内部,用自己的体验与理论,而非“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体系,在各个专题中表达了自己不少独特的见解。与此同时,他对秦汉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碑刻资料以及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极为熟悉,信手拈来,运用得当,体现了一位专业史学家的高超素养。 ——卜宪群,秦汉史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该丛书的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奠定了一个权威、可靠的基调,为“哈佛中国史”丛书这个重要的新系列开了一个好头。这本书具备极高的历史准确度,覆盖话题的广度更加令人惊叹。它将吸引所有对中华帝国传统之基础感兴趣的人。 ——梅维恒(Victor H. Mair),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陆威仪教授的《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开启了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系列。这一卷牢牢把握住了秦汉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得以持续两千多年……打算入手整套丛书的读者,千万不要忽视陆威仪教授为此打下的坚实基础。 ——吉尔伯特·泰勒(Gilbert Taylor),《书单》(Booklist) ★陆威仪教授这一开阔思维、通俗易读的经典作品提醒我们中国始终延续但又不断改变的现实。 ——乔纳森·米尔斯基,历史学家,《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大众读物的杰出典范,笔法精细,生动好读。作为涵盖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六卷本丛书的第一卷,它奠定了非常高的标准。 ——格兰特· 哈代(Grant Hardy),《历史学家》(The Historian)
[ 收起 ]
作者:[美] 陆威仪
出版社: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定价:68
ISBN:750866484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83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作者:[美] 陆威仪 王兴亮
或许《商君书》中最令人震惊、最有意义的思想直接产生于这种观念:国家内部任何多余的人或事,其功能最后都变成自我放纵的寄生虫。所谓“六虱”就直接产生于“三官”:农、商、官。如果农民有了“余食”,他们将会考虑怎样把寿命活得更长,或者吃得更好;如果商人有“淫利”,他们会追求美女和观感上的满足;如果官员无事可做,他们将产生个人的野心或者追名逐利。不但耕、战之外的任何能力是被抑制的,而且任何对人民多余的供给,都会变成一种威胁、一种危险。战争不但成为征服敌人、劫掠其财产资源的方式,而且消耗了国内任何可能造成国家毁灭的能量。一个真正的强国必须知道如何激发潜能,更应该知道如何将其扼杀。这个观点在文献中反复出现,通常任何能量和资源的积累都名之为“毒”,“夫以强攻弱者,亡;以弱攻强者,王。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这种观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表述:国家必须通过进攻敌国的方式来消耗国内人民的能量,如果不这样做,将导致人民道德败坏和好逸恶劳的滋生。国家要想保持秩序,人民就必须变得弱小,而只有持续地把他们的财富和力量用于战争之中,才能使他们一直弱小下去。
于是,正如《商君书》所分析的那样,全国备战不只需要把人所有的力量都投入耕、战之中,而且要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战争,迎战下一位强敌。最终,战争不是为了获利,反倒是为了消耗,把私人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财力消耗掉,以防有人通过财富增长来获取私利,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国家为战争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以至于不再有精力去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源被战争消耗,国家迟早有一天变得无力承担,这时,国家就面临崩溃。这是一个“自攻之国”,“必削”。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商君书》所暗示的这种命运,恰恰昭示着秦帝国的衰落。
2021.2.2
Saoirse_Lin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9-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懂得懂的懂了
//
工作也是如此,外部的视角观察,偶尔也能给我们提供对此项工作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5-2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一章帝国版图
南方面临的环境威胁,不是旱情或者水灾,而是过分的潮湿使得一些低地过于松软而无法耕种,却为疾病提供了温床。在汉朝到唐朝长达一千多年的文学作品里,南方被描述为一个沼泽遍野、荆棘丛生、瘟疫多发、毒物充斥、野兽横行的地区,更是黥面文身的部落民的领地。即使是已在周朝纳入到“中国”的南方地区,在文化上仍被视为“化外之区”,直到战国和秦帝国时期,它还属于未教化的地区。南方是流放地,一些因罪被贬此地的官员终生未能返回。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早期中华帝国的区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区域和风俗
没有比《尚书·禹贡》这本书更能证明这一点了,该书大概成书于战国时代中期(公元前4世纪)。它把当时可知的世界划分为九个州,每个州都有不同的人群和物产,并且对它们进行了颇为详细的介绍。该书的首要主题是这九个州是如何通过大禹的足迹成为一个国家的,并且每个州向都城朝贡特产。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前897—前202年)
秦国统辖的关中地区,由黄土高原、山脉和两河流域组成的漫长边境线,在与北方、西方以及后来的东方强敌作战中,培育出了强烈的尚武传统。这种传统直到汉代还被人们认可,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谚语:“关中出将,关东出相。”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加重了农民身上的赋税,榨干了农民仅有的财物,而这种负担因现钱抽取人头税(口赋)而加剧。当遇到丰收,谷价下跌,农民只能卖出更多的谷物来获得现钱;当农业歉收,谷价高昂,农民却没有更多的粮食来出售。农民被逼无奈只好靠借贷来偿还他们的义务,从而陷入沉重的债务,最终不得不卖掉他们唯一剩下的家财土地。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章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独裁者的出现
简言之,秦国崛起后获得对诸国的支配地位,并且能最终成功地缔造一个统一的帝国,依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在商鞅的领导下,秦国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很能体现战国时期的特征。这些改革把国家所有成年男子统计在册,发动他们服兵役,缴纳赋税。虽然所有诸侯国都在备战,但只有秦把这种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的层面,使整个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致力于发动和支持国家的武力征服。第二,通过范睢的改革,秦国成功地把权力集中到了统治者个人手里,这在诸国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各国的分封官员和皇室宗族忙于分裂政府权威时,秦国却把权力集于统治者一人之手。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秦的家国和“天下”
整个战国时期,民族主义或地方主义的情感似乎在飞速增长,到了战国末期变得更加强烈。这种倾向随着知识分子的流动而得到缓和,他们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奔波,求学、求职或寻找庇护,因此形成了更加开阔的“天下”观。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国家为战争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以至于不再有精力去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源被战争消耗,国家迟早有一天变得无力承担,这时,国家就面临崩溃。这是一个“自攻之国”,“必削”。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商君书》所暗示的这种命运,恰恰昭示着秦帝国的衰落。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国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秦始皇的集权
懂得懂的懂了
//
原来焚书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而非秦始皇。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6-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关于秦始皇狂妄自大地寻求控制整个宇宙的思想,在后来的中文学中成为一个标准主题。到公元4世纪,当南京成为国都时,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说,秦始皇在经过南京地区时,得知这个地方具有在将来成为国都的形胜和风水,而这将招致秦王朝的败亡。为了挫败这个预言,秦始皇命人将一座山头夷为平地。另有记载说,秦始皇为了到达长生之岛,计划修建一条横跨东海的大桥。公元6世纪的诗人江淹所著《恨赋》重申了贾谊和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批评讲述了秦始皇怎样用海龟搭成一座桥。一个世纪以后,大诗人李白引用了一种说法:神人赋予石头以生命,秦始皇命人鞭打它们,驱之入海,以修石桥。在这个记载里,他还射杀了一头阻碍通向长生岛道路的巨鲸。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四章帝国的城市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城市居民成为引领时尚的风向标,而这也挑战了政府的权威。因为与之相反,据该时期政治文献的记载,应该是统治者的服饰品味成为其他人仿效的对象。市场中的暴力和犯罪通常都与屠夫或“少年恶子”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流浪的“剑客”或“游侠”—这些人往往有着复仇情结处事极端,或一诺千金,或以死相搏。描写汉代都市的诗歌都选择市场作为情景来描述这些人及其结义追随者,历史记载则将其置于城市中的“巷”“坊”里。和在市场的其他居民一样,他们更多地被描述成唯利是图之人,即土匪、绑架者、盗墓人,以及受雇佣的刺客,等等,而非市场中常见的商人。暴徒们士客啸聚,结成职业杀手组织威胁官员,或者向他们行贿。东汉时期的文献把这些人形容为怀揣复仇情结的“私刑”缔造者,威胁叫嚣着要取代政府法制。屠户这类常常与剁肉放血打交道的人,构成了市场中另一类别的暴力分子。他们居住在特定的区域,与其他生意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是因为他们出售的商品,还因为很多有声望和财富的客户会来这里找帮手,所做的生意远不只是去割点儿新鲜猪肉那么简单。“少年恶子”所具有的暴力倾向与前两种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也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人群。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大量犯罪头目都被年轻人所崇拜和模仿,或者他们会直接参与这些违法乱纪的活动。
aboutnima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3-3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秦始皇一次又一次进行新的领土扩张,巡游名山大川,刻石以纪功。与此同时,他还举行一些祭祀,向主要的地方神灵献祭,其中著名的有齐地的“八神”。他在山东的泰山和梁父山举行“封禅”仪式追封那些远离秦都咸阳的祭祀对象。最后,秦始皇使人们对名山大川的崇拜信仰统一化,他决定了哪些元素才可以接受祭礼,即那些在帝国范围内需要广泛传播的元素。
aboutnima
//
+1
0
分享
收藏
2
条评论
2018-03-3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五章农村社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村庄和乡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豪强大族
懂得懂的懂了
//
这一段就很有意思。果然“润物细无声”呀!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6-1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六章外部的世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游牧民族和匈奴
尽管北匈奴一直蔑视汉朝,但是他们在好几次战争中被汉朝和南匈奴联军击败。不仅如此,诸如乌桓、鲜卑等其他部族也与匈奴分裂,且因斩杀匈奴而从汉朝那里获得了大量赏赐。公元87年,一支鲜卑军队击败了匈奴,杀死了北单于,并对其鞭尸。经此大挫,超过20万名匈奴部落民投降汉朝。最后,公元89年,汉朝的一场大捷完结了匈奴帝国。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边防军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西 域
或许,对于许多中亚国家来说,朝贡只不过是从事贸易的托词。公元前1世纪晚期,克什米尔几乎成为这方面的代表性例子。它几乎没有正式地归顺于中国,但却派出了使者前来朝。一位官员指出,这些使者并非克什米尔派出的官员,只是前来贸易的普通商人。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羌和乌桓
除了诸羌和匈奴之外,处于军事监督之下的附属国最多的是乌桓,他们和鲜卑一起被称为“东胡”。这些游牧部落大部分居住于今天内蒙古一带,在被匈奴冒顿击败之后,就被纳入到匈奴国。作为臣服的国家,他们定期向匈奴上交皮毛、马匹和牲口,另外还为匈奴对
抗汉朝提供军队。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周边定居民族和对异域的崇拜
异域奇珍所带来的威望在宗教信仰中也有所体现。人和神之间的联结点也位于大地的边缘,或者在陡峭的山巅、东部漂浮的仙岛,或者在西部地区连绵的山脉。这些仙境里面有同样的奇禽异兽和奇花异草,在人世间,它们就是祥瑞和贡品。关于西王母宫阙的叙述特别强调了玉树和其他一些宝石,还有充斥于她的宫阙的珍禽异兽。这些九尾狐、跪地捣灵丹妙药的玉兔、跳舞的金蟾,以及传信的青鸟也都出现在包括壁画和青铜“摇钱树”在内的汉墓艺术之中。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七章宗族
纵观整个早期中华帝国历史,宗族问题尤为突出,这在单个家庭和父系血缘之间的紧张关系中显现出来。它根源于这两个方面所持原则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对立。血缘,或者说父系血统,正如礼仪经典所说,也如古代宗庙所展示的那样,被界定为从父辈到子孙之间一代又代人的传承。在这个男性世界里,女性以妻子的角色进入其中,仅作为附属品。相反,家庭首先被定义为夫妻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这个领域中,身为妻子的女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当她作为母亲时则影响更大。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宗族和家庭中的性别
随着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个人,政府事务也就由外部政府和朝廷机构转到了所谓的“内廷”。政治决策以及法令、文告等都落入皇帝身边人之手。起初,这些都由皇帝私人的秘书顾问团体负责。然后,那些负责照料皇帝起居的宦官以及皇帝的嫔妃和外戚开始对朝政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当一位来访者越往后面走,就越会发现建筑变得“内在”和私密,而且禁止靠近。
在一处宫殿中,这些建筑通常是皇帝的居住中心,在汉王朝,它就变成了“内廷”的中心区。
目前所知最早的这类建筑模式是陕西省岐山县凤雏乡西周宫殿宗庙遗址群。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老人和先祖
懂得懂的懂了
//
这些古老的礼制依旧在当代存在着。 当有亲戚去世时,的确是有不同的服饰穿戴要求,但我一直不清楚是怎样的一种礼制,也没人解说过。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6-1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八章宗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联结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国家信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对死者的祭奠
汉墓中所绘的神灵更多的是西王母、伏羲和女娲。西王母站立在连接天地的昆仑之巅,她是墓主人们所仰慕的神仙世界的统治者。伏羲和女娲是一对神仙伴侣,他们的结合产生了世界,也因此为人世间的夫妻合葬提供了神灵界的模范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地方信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有组织的宗教运动
汉帝国流行的绝大多数神灵,如同后代中国一样,都是死去的人或超脱死亡而成仙得道的人。生者和死者的世界、人类和神灵的世界是分离的,但又是平行的。人们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有时候还会再回到原来的世界。对那些相信阴间的人来说,阴间本身就如同人世。对许多人而言,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绝对终结。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九章文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道”的竞争派别
然而,《道德经》和《庄子》一起为道家学派提供了基础文献。用司马谈的话来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强调“神”与“形”的完美统一,把行动建立在事物的无形的本源之上,并且遵行自然的规律法则,通过以上方式,道家最后和儒家、佛教一起,被称作中国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经与传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史学著述
《史记》是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的家庭努力,班彪本人虽然也私撰了史学作品,但班固和他父亲一样,刚开始时是单独撰述,也同样因“私修国史”而被捕入狱,但他很快就被汉明帝启用,去写一部汉代历史。这标志着官修史学的起源,官修史学也成为整个中华帝国各王朝的标准特点。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诗 赋
乐府有时会受到儒家学者的谴责,因为它们采用了战国晚期才形成的俗乐“郑卫之音”,而这类俗乐曾经被孔子谴责为“淫声”。随着经典思想的影响日益提高,礼仪制度进行改革,国家实行节俭政策,于是,乐府在西汉晚期被废除了。然而,既然儒家诗歌理论家也强调说,周代诸王们搜集民歌以观民风,乐府诗仍然是一种合法的形式,而且变成了“诗”的一个标准种类。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儒家著作
刘氏父子通过把不同的文献种类追溯到周代的政治机构,发展了著作和政府的这种对应关系。于是,儒家思想来源于负责民众和教育的“司徒之官”,道家思想出自“史官一天官”,阴阳家出自“羲和之官”,法家出自“理官”,名家出自“礼官”,墨家出自“清庙之守”,纵横家则出自“行人之官”,等等。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章法律
对控制地方官吏的强调还出现在同一个墓中出土的《为吏之道》这种法律文书上。官吏必须服从上级,抑制私念,并且修建道路,以便中央可以迅速直接、不费周折地到达本地。它赞扬忠诚、无私无偏、正视现实的品质,视其为最高的道德。它抨击个人欲望、断于已见、抵制上级、专注于私务的品质,视其为最大的错误。简而言之它提倡一种新思想:官员就像导管一样,他向朝廷传送他的忠诚,把朝廷的决策传输到边境,丝毫不夹杂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回这个墓里所葬之人正是这种通过法律文书的指令造就出来的官员。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法律和宗教信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法律和行政管理
懂得懂的懂了
//
原来家暴在古时有法可依。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6-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法律和语言
汉律通常被认为是将公元前200年的秦律极大地简化之后而形成的,到了公元1世纪晚期,它却膨胀到多达成千上万个条款,超过700万字的内容。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法律和刑罚
用劳役当作刑罚,以及把刑徒流放到边关或新征服的区域,都显示出刑罚措施也向政府提供了人力资源。这和近代欧洲及美国早期使用船奴和被铁链锁在起的苦工并无不同。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法律和调查
在后代中国的戏曲舞台和小说中,法官同时也身兼侦探的这种人物形象尤其醒目,比如狄仁杰、包公都变成渴望获得真相和正义的故事的材料来源。正如新发现的秦汉时期文献资料所披露的那样,把正义的实现归因于解读蛛丝马迹的智慧和能力,这种模式早在帝国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法律和劳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结语
东汉政府在对羌战争中的表现暴露了这个政权最基本的弱点:它一心关注关东地区。诸羌战争带来的灾难和西部、西北部地区汉代文明的崩溃,是东汉政府断然选择远离不设防的边郡并且迁民入关政策的直接结果。对西部和西北地区安全利益缺乏兴趣,贯穿整个东汉历史,根源于国家权力向东部地区新都城的转移。
清风穆竹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致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统治者年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注释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参考文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索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
第一章帝国版图
早期中华帝国的区域
区域和风俗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前897—前202年)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
第二章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独裁者的出现
秦的家国和“天下”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
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国
秦始皇的集权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
第四章帝国的城市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
第五章农村社会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村庄和乡野
豪强大族
--------
第六章外部的世界
游牧民族和匈奴
边防军队
西 域
羌和乌桓
周边定居民族和对异域的崇拜
--------
第七章宗族
宗族和家庭中的性别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老人和先祖
--------
第八章宗教
联结点
国家信仰
对死者的祭奠
地方信仰
有组织的宗教运动
--------
第九章文学
“道”的竞争派别
经与传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史学著述
诗 赋
儒家著作
--------
第十章法律
法律和宗教信仰
法律和行政管理
法律和语言
法律和刑罚
法律和调查
法律和劳役
--------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
第一章帝国版图
早期中华帝国的区域
区域和风俗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前897—前202年)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
第二章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独裁者的出现
秦的家国和“天下”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
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国
秦始皇的集权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
第四章帝国的城市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
第五章农村社会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村庄和乡野
豪强大族
--------
第六章外部的世界
游牧民族和匈奴
边防军队
西 域
羌和乌桓
周边定居民族和对异域的崇拜
--------
第七章宗族
宗族和家庭中的性别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老人和先祖
--------
第八章宗教
联结点
国家信仰
对死者的祭奠
地方信仰
有组织的宗教运动
--------
第九章文学
“道”的竞争派别
经与传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史学著述
诗 赋
儒家著作
--------
第十章法律
法律和宗教信仰
法律和行政管理
法律和语言
法律和刑罚
法律和调查
法律和劳役
--------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推荐序/葛兆光
作者:[美] 陆威仪 王兴亮
或许《商君书》中最令人震惊、最有意义的思想直接产生于这种观念:国家内部任何多余的人或事,其功能最后都变成自我放纵的寄生虫。所谓“六虱”就直接产生于“三官”:农、商、官。如果农民有了“余食”,他们将会考虑怎样把寿命活得更长,或者吃得更好;如果商人有“淫利”,他们会追求美女和观感上的满足;如果官员无事可做,他们将产生个人的野心或者追名逐利。不但耕、战之外的任何能力是被抑制的,而且任何对人民多余的供给,都会变成一种威胁、一种危险。战争不但成为征服敌人、劫掠其财产资源的方式,而且消耗了国内任何可能造成国家毁灭的能量。一个真正的强国必须知道如何激发潜能,更应该知道如何将其扼杀。这个观点在文献中反复出现,通常任何能量和资源的积累都名之为“毒”,“夫以强攻弱者,亡;以弱攻强者,王。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这种观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表述:国家必须通过进攻敌国的方式来消耗国内人民的能量,如果不这样做,将导致人民道德败坏和好逸恶劳的滋生。国家要想保持秩序,人民就必须变得弱小,而只有持续地把他们的财富和力量用于战争之中,才能使他们一直弱小下去。
于是,正如《商君书》所分析的那样,全国备战不只需要把人所有的力量都投入耕、战之中,而且要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战争,迎战下一位强敌。最终,战争不是为了获利,反倒是为了消耗,把私人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财力消耗掉,以防有人通过财富增长来获取私利,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国家为战争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以至于不再有精力去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源被战争消耗,国家迟早有一天变得无力承担,这时,国家就面临崩溃。这是一个“自攻之国”,“必削”。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商君书》所暗示的这种命运,恰恰昭示着秦帝国的衰落。
2021.2.2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
第一章帝国版图
早期中华帝国的区域
区域和风俗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前897—前202年)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
第二章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独裁者的出现
秦的家国和“天下”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
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国
秦始皇的集权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
第四章帝国的城市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
第五章农村社会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村庄和乡野
豪强大族
--------
第六章外部的世界
游牧民族和匈奴
边防军队
西 域
羌和乌桓
抗汉朝提供军队。
周边定居民族和对异域的崇拜
--------
第七章宗族
宗族和家庭中的性别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在一处宫殿中,这些建筑通常是皇帝的居住中心,在汉王朝,它就变成了“内廷”的中心区。
目前所知最早的这类建筑模式是陕西省岐山县凤雏乡西周宫殿宗庙遗址群。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老人和先祖
--------
第八章宗教
联结点
国家信仰
对死者的祭奠
地方信仰
有组织的宗教运动
--------
第九章文学
“道”的竞争派别
经与传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史学著述
诗 赋
儒家著作
--------
第十章法律
法律和宗教信仰
法律和行政管理
法律和语言
法律和刑罚
法律和调查
法律和劳役
--------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