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大多数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却只是读到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成一张知识网,长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成甲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42.00
  • ISBN:7508671589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



解决问题: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例子:
认识问题——作者在网站上开设个人知识管理课程。如何让大家对我的课程感兴趣并愿意付费购买,在一个课程页面内通过文案来营销自己。
解决问题——撰写营销文案,本质上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那么关于建立信任这件事情,心理学上就有很多方法来构建和增进认同。作者找到心理学书籍的内容,并且以一个做营销多年的朋友写过的文案为参照对象,仔细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学原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应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来写自己的文案。



从内容上说,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常见的核心临界知识及其解释和应用”。

第一部分,我会介绍为什么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第二部分,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部分,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第四部分,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当然,有一些临界知识是通用的。我在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0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本书对知识的定义就是:
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有更准确的判断,进而解决方式往往会比大多数人要好。
这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便是可以发生裂变的临界知识。

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
也只有我们有能力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临界知识,才能让这一能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帮助。
渐入佳期 //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正是本书分享的核心内容。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8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们都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

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知识管理,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1.从形式上看
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
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
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
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
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便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

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公共基础课,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专业必修课,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
这个专业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领域里,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
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
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

作者提出三个问题
1)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
【为什么做这件事】
初始动机和商业模式构想是什么?
【希望做这件事达成的目标】
2)这种构想要实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实现目标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推动这一目标的结构动力是什么?
【能让目标实现的动力是什么】
3)现在的态势与我们的关键目标是否匹配?
【现状与目标实现的差距多大】
从内部构架到用户需求之间要做哪些工作?【做这件事自己与关键人物关系如何加强】发展的节奏是什么?
【做这件事过程和进度怎样部署】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明白了我们有这样一些心理基础,就比较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进行防卫了,因为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比如,别人同我开会讨论时说:“成甲,你上次项目做得太烂了。”此时,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思考我的项目是不是很烂,他说得对不对;相反,我觉得他是在针对我、指责我,我就会回击:“胡说,你做的项目才烂!”这样,我把别人对自己观点/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别人对我这个人的质疑,从而激发起自己的习惯性防卫。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一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sophie434 //努力克服,重点问题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8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i氏忽然想,顾准的日记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虽然早已看完く顾准日记》,然而由于当时想到这个问题,便很好奇,又专门把书找出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这时,我突然发现,顾准的日记有个很明显的特点,而自己以前一直没留意一一原来,他不是把生活当成流水账一样记下来珏个板块有一个关键词或小标题。顾谁在每个板块下都要写他的感受和思考。我瞬间受到了启发原来日记中不仅仅要写感受,我还应当把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了。你必须对一天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否则,一个分类底下写不了几句话。驟套押
一个简单的形式改变,',就会督促自己主动思考看似平淡的生活。
ysh //这个教会了我记日记的方式,但是还不能让学会积极的思考,不懂得如何抽象背后的规律,我想是不是看看新闻通过新闻来分析,毕竟新闻也是每天发生的,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新闻点评人,就像文中开头的那种斜杠青年。好期待。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5-0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
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2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李叫兽在组织他的第二期14天改变计划。这个活动一天卖了200万元。小马宋发朋友圈评论说:

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比如李叫兽的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总结一下: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1-27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么类比未必准确,但便于大家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过程习惯,也就有不同的元认知。比如,省道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而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一决定采取的行动。

在这两个元认知的过程中,一个应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处理问题,个用临界知识来处理问题。这样讲,元认知和临界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

所以,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应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1-2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
我当时的一个选择对后来的结果影响很大。
过去,如果我做一件事情没效果,我会认为这件事情没用。
而这一次,我做出一个全新的假设:反思日记定是有用的,只是我没有做对。
这个假设的重要改变在于,过去,我把责任归因于外部—事情是不对的,我是没问题的;而这次,我把问题归因于自己—事情是没错的,是我的方法有问题。
依然饭特稀 //一直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做很多事半途而废也是这个原因! 当你做一件事失败了觉得是这件事没效果,就是把责任归于外部,在这种假设下人无法进步。 而把问题归结于做法错了,说明问题在于自己,这样才会有努力改善的可能。 学习 就在于将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改变为更合理的假设,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10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虹你应该跳出舒适圈。但是,你仍然要在能力圈中做出重要决策。记住重要决策!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但是要让自己的能力比9o%的人都好,才能纳入自己的能力圈中。因此,能力圈的拓展非常难,有时候甚至不可能o比如跳水、国际象棋、舞蹈等领域9你如果没有天赋很难做到比90%的人要界冠军就更石。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轻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行动,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非常擅长此领域的人打得一败涂地。而当你的行动还是一个重大决策时,你可能会付出极大代价,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想想当年,红军离开的自己能力圈,去オ打大城市,结果差点覆灭。不过,我们总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ysh //做到比90%的人好,才能算是自己的能力,那现在的我的能力有哪些呢……值得好好思考,不能仅仅满足于及格分,而是要争上游。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5-0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我投入在《成甲说书》的每一分钟,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挽回的过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10-0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6-1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路人看到二个马仔欺负小姑娘,最直接的反应是这个马仔人太坏了,一定要除之而后快。而这种追求正义感的情绪发泄,一旦在互联网上传播吵就会激发起更大规模的情绪传播o所以《乌合之众》提釓群体是无法思考的。那么,我们怎样才可能看到系统背后的秘密?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石墨与钻石由相同的碳元素构成,只是碳元素的组织方式不同
ysh //在成甲说书里看到看到乌合之众觉得很有熟悉感,乌合之众正好也是我这个月的书单内容,这也印证了前面成甲所说,不能看成书呆子,要从书里找内在联系。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5-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ysh //我信这个作者真的看过很多书,也真的对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思考,他的每一章都和别的书内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上帝掷骰子吗,这是我上个月刚刚看完的内容哇。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5-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