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应该被赋予更大的重要性。萨拉·斯奈德(Sarah B. Snyder)曾经写过一本《人权行动主义与冷战的终结》(Human Rights Activ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她在书中说,1970年代是美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随着1975年《赫尔辛基协议》的签订,一些受到鼓舞的苏联人起来发声,最后才有了冷战的结束。她是其中一个,还有其他一些历史学家也把1970年代视作转折的年代。除了在人权领域,环保领域也是如此。环保运动在1970年代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不只是美苏关系,其他许多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在十年前所作的《全球共同体》一书里谈到了非政府组织。在1970年代,全球的非政府组织从900增加到10000个,这是非常让人惊讶的增长。此外,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1970年代迅速增长。这都是为什么我说,在1970年代国家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单个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逊于国与国之间的联结。
专题
作为深谙中国历史文化和两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学者,竹内深知,1972年的建交,实际上是两国政治家共同推动的、一种基于国家战略的政治和解方案的实现,并非是基于两国国民相互理解基础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日本民众其实对中国并非多么感兴趣,毋宁说态度倒有些冷淡。这就是事实”。准确地说,1972年的“建交”,其实是“复交”:
在日本的近、现代历史上,日本与作为“国家”的中国进行交往,并非是自今日才开始的。
日本与清朝或中华民国,都曾有过外交关系。然而,正如历史告诉人们的,在清朝,日本曾在其领土上与俄罗斯打过仗;到了中华民国时代,又扶植过“满洲国”、冀东政权与汪精卫政权,并未尊重过对方的主权。
备受历史折腾的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辻康吾
学术与政治 /采访、撰文:田波澜 受访:葛兆光
竹内实:超越“友好”思维的中国通 /刘柠
比如我觉得,一开始应该先有日中协会;接着,应该是日中理解协会;最后,才应该成立日中友好协会。日中协会的会员可以多一些,而日中友好协会的会员少一点则无妨。至于“友好”是否会世世代代传下去,那是很难回答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以时论的尺度衡量,竹内不只是“不合时宜”的问题,简直就是“乌鸦嘴”了。可他却我行我素,自有一番坚守:“对于民间的活动,政党并不应该进行干预。”中日民间交流理应回归“正道”,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要知道,竹内形成这一番思考的时候,正值中日关系“蜜月”期,“日中友好”几乎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虽然不断有政治反对势力出台“搅局”,但“搅局”的结果,却反而强化了这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势下,竹内敏锐地察觉到,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日中友好”的思维定势本身即是一种僵化,也未尝不是中日关系大起大落、骤冷骤热,动辄“打摆子”的初期症状(诸如宝钢事件、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曾根首相的靖国参拜、光华寮事件,等等)的病因之一。于是,屡屡质疑“日中友好”的提法,并前瞻性地预见了“友好易,理解难”的现实发展瓶颈,提出“改大声的‘友好’为小声的‘喜欢’”,甚至曾建议以平假名书写的“喜欢”,来逐步取代用汉字书写的“友好”。
美国的日本学:从占领到融合 /采访、撰文:张哲 受访:约翰•道尔
海外的日本研究 /撰文:[日]唐纳德•金
斯卡拉皮诺:亚洲的积极理解者 /刘柠
昨日和今日的世界 /采访、撰文:陈越 受访:入江昭
宏大叙事背后的中日战争 /采访:徐力恒 受访:拉纳•米特
基于历史事实的钓鱼岛问题 /采访、撰文:何培忠 受访:矢吹晋
“脐带”是怎样炼成的 /矢吹晋
“迷惑”的“麻烦”? /刘柠
仅两天后(3月23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第四分科会上,田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对中国大陆,不断使用的表达是“到底添了巨大的麻烦”。不仅在公共场合如此,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亦如此。添了麻烦,是一个事实。日中要实现邦交正常化,首先要向对方表示发自内心的道歉:添了太大的麻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邦交正常化大前提的、诚心诚意道歉的心情,都不会改变。……须超越恩怨,从新的视野、立场和角度出发来谋划日中邦交正常化。对那些“向后看”的东西,要划一个明确的句号,然后作为新的起点……这是我对中国问题的一个信念。
应该说,这里的“添麻烦”,虽然听上去似乎不及中国人所理解的那种程度,但作为一种反省的表达,在日文语境中却也并不轻。
不仅田中,从后来于1978年与中方达成《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前首相福田赳夫,到接见初访日本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的昭和天皇,也都曾有过类似“添麻烦”(“迷惑”)式的表述。可见,“添麻烦”确乎是一种“准公式”的道歉表述,且规格并不很低,至少应该不是中国人所理解的那么低。
蒋介石的外交成功和挫折 /家近亮子
访谈
虚荣时代的诗人 /采访、撰文:郭玉洁 受访:张大春
影像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撰文:刘柠 摄影:北野谦
随笔
一个现代德国的犹太家庭 /雅恰•蒙特
因此,“够了,适可而止”这种全新情绪,在目前阶段,只是在犹太人和异邦人的沟通中又增添了一层尴尬。倡导“终点线”的人们或许初衷是好的;但是,他们行为的结果,至少目前看来,是令人失望的。
“终点线”运动的失败还产生了一个违反直觉的后果,那就是弱化德国在战后取得的成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人付出巨大努力而进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反省、赎罪和自由主义化,被认为是外界强加给德国的。在瓦尔泽的带领下,大多数德国人现在都认为,这种大屠杀的永恒记忆过于把德国人推到风口浪尖。他们抱怨说,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民主巩固和内心折磨,我们能否期待终有一天,奥斯维辛会在不被千夫所指的情况下,走进历史课本,成为公众对过去的一种纪念?
关闭太阳:日本如何制造出自己的“消失的一代” /米歇尔•吉伦吉格
书评
车站前的历史浪漫主义 /路易斯•梅南
革命与背信之间:“同病相怜的亚洲主义”的预言书 /與那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