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评论(第6辑)》以中日关系为主轴,作者阵容强大,涵盖葛兆光(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辻康吾(日本独协大学教授)、约翰•道尔(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许知远 主编 刘柠 客座主编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2.00
  • ISBN:7549563241
作为终生视中国为“第一故乡”,从早在两国建交前的“民间外交”时代起,便几度访华,不懈推动邦交正常化的汉学家,竹内实无疑是铁杆的中日友好派。可吊诡的是,就在建交的“悲愿”终于达成的翌日(1972年9月30日),竹内却在公明党的机关刊物《公明新闻》上发表评论,谈“今后的日中关系”(亦为论文题目),明言“应该慎用‘友好’二字”,指出“今后的中日关系,无疑取决于我们对近代以来日本的历史的认识”,“再不必去描绘那玫瑰色的梦”,主张日本应高调承担战争责任。如果把文章的发表时间和作者身份联系起来考虑的话,这种声音很可能会被看成是“搏出位”。但只消对竹内实的思想变迁及其背后的心路轨迹多少有所了解,便能体味其良苦用心。
作为深谙中国历史文化和两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学者,竹内深知,1972年的建交,实际上是两国政治家共同推动的、一种基于国家战略的政治和解方案的实现,并非是基于两国国民相互理解基础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日本民众其实对中国并非多么感兴趣,毋宁说态度倒有些冷淡。这就是事实”。准确地说,1972年的“建交”,其实是“复交”:
在日本的近、现代历史上,日本与作为“国家”的中国进行交往,并非是自今日才开始的。
日本与清朝或中华民国,都曾有过外交关系。然而,正如历史告诉人们的,在清朝,日本曾在其领土上与俄罗斯打过仗;到了中华民国时代,又扶植过“满洲国”、冀东政权与汪精卫政权,并未尊重过对方的主权。
麦兜史努比 //友好易,理解难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无论“文革”的实态如何,或者对中国实态的理解如何,当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部分国家,对那些对资本主义体制感到某种闭塞感的人来说,“文革”带有某种“脱管理社会”的启示,因而受到追捧。也出版了很多图书,从革命论到哲学类等,不一而足。包括东京在内,在世界各地的校园骚乱(Campus Riot)中,与切·格瓦拉像一起高举的,是毛泽东的肖像,此情此景,记忆犹新。毛式制服(Mao Look)风靡国际时装界,也是这个时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1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1933年前后,傅斯年专门写了《东北史纲》,就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建立带来的危机感,傅斯年在书里反驳矢野仁一的“满蒙非中国论”。傅斯年很欣赏的金毓黻编《渤海国志长编》、《辽东文献征略》等,恐怕也是因为民族情怀的推动。虽然学术本来应该像钱锺书讲的那样,是“荒江野老,枯灯古庙”的远离政治之学,但问题是,学术没法自我封闭起来。一旦民族、国家或社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学术往往就会关心政治,当然,这也要看政治是否允许学术来关怀。比如顾颉刚早年推动疑古风潮,他编的历史教科书,在国民党人戴季陶那里就成了“动摇国本”,觉得否定三皇五帝,就是动摇了民族根基。其实,尧舜禹确实是一种神话传说,没有什么历史证据可以证明,可是,中国人祭黄帝祭炎帝,这涉及认同问题。学术研究跟政治关怀、文化认同之间,显然有密切关系。《古史辨》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潮,是因为它重建一个科学的历史,同时要把所谓的神话传说从历史叙述里面驱逐出去。这跟白鸟库吉、津田左右吉的研究,和早期韩国研究檀君朱蒙传说,是同一个追求的不同表现,追求客观性的科学与追求民族认同,有时候会打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1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竹内以在日本社会人所共知的“日中友好协会事件”为例,指出一味高喊“友好”,未必就能实现“友好”的目标,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日中友好协会”成立于1949年10月,“以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与两国人民的友好,并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做贡献为宗旨”,从成立时间即可看出该组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联。但是,1960年,该组织分裂,拉出的一支单独成立了“日中友好协会本部”。因竹内本人与两边人都有交往,“自己并不认为,他们从根本上是对立的”。事实上,分裂的最大背景是宫本显治主导日共时期与中共的交恶。在竹内看来,所谓“友好”定位,起初就有问题:
比如我觉得,一开始应该先有日中协会;接着,应该是日中理解协会;最后,才应该成立日中友好协会。日中协会的会员可以多一些,而日中友好协会的会员少一点则无妨。至于“友好”是否会世世代代传下去,那是很难回答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以时论的尺度衡量,竹内不只是“不合时宜”的问题,简直就是“乌鸦嘴”了。可他却我行我素,自有一番坚守:“对于民间的活动,政党并不应该进行干预。”中日民间交流理应回归“正道”,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要知道,竹内形成这一番思考的时候,正值中日关系“蜜月”期,“日中友好”几乎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虽然不断有政治反对势力出台“搅局”,但“搅局”的结果,却反而强化了这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势下,竹内敏锐地察觉到,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日中友好”的思维定势本身即是一种僵化,也未尝不是中日关系大起大落、骤冷骤热,动辄“打摆子”的初期症状(诸如宝钢事件、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曾根首相的靖国参拜、光华寮事件,等等)的病因之一。于是,屡屡质疑“日中友好”的提法,并前瞻性地预见了“友好易,理解难”的现实发展瓶颈,提出“改大声的‘友好’为小声的‘喜欢’”,甚至曾建议以平假名书写的“喜欢”,来逐步取代用汉字书写的“友好”。
麦兜史努比 //有道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1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无论怎样,对日本人民而言,这是一场恐惧惊人的战争,他们不仅仅输掉了战争,还失去了身边无数的生命。对于中国或其他国家而言,很难领会这种感受。施暴者与受害者可以是同样的人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将不得不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全力应对。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1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如果要问第一所日语学校在哪儿?它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1697年,一个叫传兵卫的日本人在漂流时遇俄国船只相救,被带到了圣彼得堡,1702年被允许谒见彼得大帝。大帝命其教四五名俄罗斯年轻人学习日语,由此开始了海外的日语教育。学校创立时间是1705年,并一直持续到1816年。一百一十年的时间,持续得相当长久了。教师基本上都是漂流者,如偶然漂流到俄罗斯海岸的渔师,因为是渔师,当然也没什么知识。而且,因为是来自日本各地的渔师,所以渔师之间,甚至彼此都会语言不通。因此在教科书里,出现了既有东北方言也有和歌山方言的状态。结果是:如此毫无成效的外语学校,还真是十分罕见。有类似成绩单一样的东西保留下来,如某位俄罗斯青年,十九年中一直学日语,但日语却一窍不通。要说这是没办法的事,那还真是没办法。但不管怎样,这是第一所日语学校,而且独此一家。像克拉普罗特那样的人——将《三国通览图说》翻译成法语的德国人——在想学习日语的时候,也只能去这所学校。
麦兜史努比 //有趣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1970年代应该被赋予更大的重要性。萨拉·斯奈德(Sarah B. Snyder)曾经写过一本《人权行动主义与冷战的终结》(Human Rights Activ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她在书中说,1970年代是美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随着1975年《赫尔辛基协议》的签订,一些受到鼓舞的苏联人起来发声,最后才有了冷战的结束。她是其中一个,还有其他一些历史学家也把1970年代视作转折的年代。除了在人权领域,环保领域也是如此。环保运动在1970年代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不只是美苏关系,其他许多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在十年前所作的《全球共同体》一书里谈到了非政府组织。在1970年代,全球的非政府组织从900增加到10000个,这是非常让人惊讶的增长。此外,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1970年代迅速增长。这都是为什么我说,在1970年代国家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单个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逊于国与国之间的联结。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一批唤起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的其实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美国。是日本人本身,尤其是日本的左翼和记者,例如本多胜一。我在书里强调了这一点。在中日重新建交之后,日本左翼和一些主要报纸(例如《朝日新闻》)在70年代发表了一些日本记者在南京对生还者的采访,促使日本公众了解这件事。有的人说日本拒绝面对这段过去,其实是不对的。只有日本的右翼分子是这样,而这种看法被宣传为日本人的唯一一种立场。其实不是这样的,日本社会有多种意见,远比这更为多元。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尼克松政权当时曾一度想把钓鱼岛连同冲绳一起交给日本。但同美国保持关系的台湾国民党政权极力反对,说如果把钓鱼岛给了日本,全世界华人都会倒向共产党政权。美国这时开始认识到钓鱼岛问题的复杂性,这时,美国正在和台湾进行纺织品贸易谈判,为了保住美国的利益,拉拢台湾的国民党政权,遂决定在冲绳归还协议中,只把钓鱼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而有关主权让有关方面进行谈判。日本表面上应承了美国的这一主张,但冲绳归还协议签字后一直拒绝和中方谈钓鱼岛主权问题。基辛格曾反对美国把钓鱼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希望美国能有真正的中立立场。这就是当时的历史事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2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据矢吹晋考证,田中早在出任首相之前的1972年3月21日,便曾在众议院商工委员会上,以通产相的身份做过一次答辩。他联系自身曾于1939至1941年作为一名士兵被派驻“满洲”时的亲身经历,谈到尽管自己未曾杀、伤中国人,并为此而“感到高兴”,但毕竟在二战中丧失了众多的友人,对战争的实态还是有所了解。“我确实真心感到,给中国大陆添了太大的麻烦。因此,日中复交之时的头一句话,还应该是‘添了太大的麻烦’,对此我认为有必要从内心伏首。两国之间永远不能再战。至少我们应该表明一种强烈的姿态,那就是日本绝不再搞像过去那样的事情……”
仅两天后(3月23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第四分科会上,田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对中国大陆,不断使用的表达是“到底添了巨大的麻烦”。不仅在公共场合如此,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亦如此。添了麻烦,是一个事实。日中要实现邦交正常化,首先要向对方表示发自内心的道歉:添了太大的麻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邦交正常化大前提的、诚心诚意道歉的心情,都不会改变。……须超越恩怨,从新的视野、立场和角度出发来谋划日中邦交正常化。对那些“向后看”的东西,要划一个明确的句号,然后作为新的起点……这是我对中国问题的一个信念。
应该说,这里的“添麻烦”,虽然听上去似乎不及中国人所理解的那种程度,但作为一种反省的表达,在日文语境中却也并不轻。
不仅田中,从后来于1978年与中方达成《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前首相福田赳夫,到接见初访日本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的昭和天皇,也都曾有过类似“添麻烦”(“迷惑”)式的表述。可见,“添麻烦”确乎是一种“准公式”的道歉表述,且规格并不很低,至少应该不是中国人所理解的那么低。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蒋介石通过实施自我外交战略,成功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战胜了日本。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另一个革命的原点、作为行动起点动机的领土问题,却大多无法解决。关于领土问题的解决,蒋想要恢复在近代之前的册封体制的主张随处可见。关于外蒙古问题,还主张“宗主权”。而与英苏有关的领土问题的外交交涉,在大国逻辑面前未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有关大屠杀的记忆或许真的已经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大多数内容旨在吸引人们本性中最卑劣、最爱好窥阴的一面。他也曾说过,目前在德国——或许在其他很多国家也一样——某种有关大屠杀的记忆实在是过于经久不衰了。但是瓦尔泽和他的追随者犯了一个错误——一个深刻而危险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仿佛在暗讽这一问题是由局外人造成的,是他们给德国人硬塞了一种集体负罪感。但是现在,国家的正常化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人们正泰然自若地,以一种潜在的消极进攻方式,向任何心有疑虑的人证明这一点。
因此,“够了,适可而止”这种全新情绪,在目前阶段,只是在犹太人和异邦人的沟通中又增添了一层尴尬。倡导“终点线”的人们或许初衷是好的;但是,他们行为的结果,至少目前看来,是令人失望的。
“终点线”运动的失败还产生了一个违反直觉的后果,那就是弱化德国在战后取得的成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人付出巨大努力而进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反省、赎罪和自由主义化,被认为是外界强加给德国的。在瓦尔泽的带领下,大多数德国人现在都认为,这种大屠杀的永恒记忆过于把德国人推到风口浪尖。他们抱怨说,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民主巩固和内心折磨,我们能否期待终有一天,奥斯维辛会在不被千夫所指的情况下,走进历史课本,成为公众对过去的一种纪念?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4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除非你已经意识到非变不可,否则你压根无法改变
麦兜史努比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这样,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将他们的方法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术语是乔治·普列汉诺夫发明的,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是普列汉诺夫将马克思主义引介到俄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方法称为“历史唯物主义”。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4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