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
……
[ 展开全部 ]
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 收起 ]
作者:钱穆 讲述 叶龙 记录整理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定价:45
ISBN:754551749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5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第一篇 绪 论
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引李仲蒙说赋比兴云: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意即无论是赋,是比,或是兴,均有“物”与“情”两字。记的是物,却是言情,所谓托情、起情、言情,就是融情入景,故(诗)三自者,实即写物打情之小量中国人的值方法是叙物、索物和触物,不但(诗经》,即屈原之《楚辞》及汉时十邹阳之辞,比物连类,也都是用这比兴的方法。
珍珠和钻石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5-1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击壤歌(此歌出自《帝王世纪》)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篇 诗 经
中国的文学,如以戏剧来说,是无有悲剧,即使《红楼梦》亦只是解脱而已,多数是走向团圆之路,所以无史诗,无神话,无悲剧。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四篇 尚 书
我国文学史与西洋文学史有极大不同之点。我国重散文,次为韵文。在中国,散文可能更先成为一文学体系。西洋的散文以小说为大宗,中国的散文则以历史为大宗,因中国向来以史当作文学看。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普通说,《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为我国古代两大史书,它们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既然是史,史是客观的,记言记事,因而以历史当文学,故小说与戏曲就不发达了。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五篇 春 秋
我国文学史上,韵文与散文之演变各有不同之现象,即韵文是渐往艰深的路上走,如《诗经》易读,到屈原的《离骚》
《九歌》则较难读,再进而到《两都赋》《两京赋》则更难读;至于散文,则其演变之趋势是渐往平易的路上走,《尚书》难读,到《左传》则较为平易浅近了。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六篇 论 语
故就文章的体裁来说,《论语》仍是根据记事记言的传统演变下来,但与《尚书》《春秋》不同:前者是孔子的私人言行,而后者是对国家大事而言。这是历史的大进步,亦即由国家大事的记载进步到个人生活的记载,故成了子书,成了史家。
孔子是一位平民学者,但《论语》仍是由《尚书》《春秋》的传统一路下来,不过推进了一步。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谈到我国古代的散文,可以分作两个时
期,第一期可以称之为“史”的散文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尚书》及《春秋》的《左传》。《尚书》是记言的,它记下国家领导人所发布的文告,事实上就是历史的文件。《左传》是记事的,它记下历史的事实经过,也是历史的文件。
至于我国古代散文的第二期,可以称之为“子”的散文时期,它是思想性的,也可以说是哲学性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推《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墨子》及《老子》等书。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八篇 楚 辞(上)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九篇 楚 辞(下)
中国的字和命名都是有意义的。如“华山”之“华”,意即说明此山如花一般有五瓣;岐山之意思是“二山相并”;“衡山”是说明横亘一排;“昆仑”之意是重叠之山。
以上所说是文学史上的考据问题。总而言之,屈原所说之湘江与"洞庭"都不是在湖南的,实在是指汉水流域。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1-3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篇 赋
今综合言之,赋之来源如下:
(一)由《庄子》之《说剑》《渔父》《盗跖》变来。
(二)由纵横家之文变来。盖纵横家善讽谏,喜好铺陈,故《战国策》亦是赋之来源。
(三)由滑稽家之隐语变来,如淳于髡般,好长夜之饮。
(四)自《楚辞》变来。
(五)自《诗经》变来。
吾人如不学习以上诸类作品,即不会作赋。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一篇 汉 赋
赋后来变成皇室的消遣文学,作为供奉之用,即成为御用的、帮闲的文学,如司马相如作的赋,便是这一类作品,与屈原的赋成为相对的两大派,这正如唐代杜甫(入世的诗圣)与李白(出世的诗仙)一样。文学可分为超世的与入世的两派,但以入世的和人生实用的为佳。
杜甫的诗不超脱,却是人生实用的,故其境界比庄子为高,庄子只是一位哲学家;陶渊明与屈原相比,陶为人退隐而不合作:故屈原、杜甫可说已达到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而庄子、陶渊明则较次。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从上述等诗歌可以演变出未来的五言诗或七言诗。也可以说,中国的韵文是由《诗经》解放而演变成《楚辞》,再而演变成 “乐府 ”。稍后再演变成整的“诗”。
以上所举乐府歌辞,讲到”悼死“”思乡“两问题,此为中国文学之大题目,是空灵而非具体的。
玛克图布
//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我可以肯定地指出来,中国有两大人物,即是两位大文学家:
一位是屈原,他解答了文学与道德的问题。
一位是司马迁,他解答了文学与历史能否合流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是应用的、实用的,诗歌文学亦是应用的、实用的。正如中国的艺术产生于工业,如陶器有花纹、丝有綉花与钟鼎有器具、锅等。并不如西方那样专门为了欣赏而刻画像。
中国的艺术是欣赏与应用不分,应用品与艺术品合一,亦即是文学与人生合一。中国的古砚与古花瓶,是古董,但同时又可使用,并不如西方般专为摆设之用,故中国历史与文学始终是应用的。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梁任公主张五言诗到东汉末年才有,他说(一)如果西汉时就有五言诗,何以西汉至东汉一段时间内不再有?
(二)像"赠答诗"这种体裁,要到东汉末年才有。
(三)像《苏李河梁赠答诗》与《古诗十九首》般的人生观,也要在东汉末年时才有。
我亦认为,从上述两组诗的内容来看,已可证明并非西汉时作品,却无法证明不是东汉时之作品。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以上谈到《古诗十九首》,它并非一时一人之作,当时那些逐臣弃妇或游子浪妇,这一群作者,并不为求名求利,只是为了抒发他们的离恨乡愁,语不惊险,辞无奇辟,却表现出他们各自的深厚情感。我试从诗句所提及的,无论历法的不同、服装的迥异、京都的易地、丧葬的风俗、气候的冷暖、季节的不同以及时势混乱时的不同人生观分析,处处均可表达出,此一批《古诗十九首》当是东汉末年之作,而非西汉时的作品。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六朝时期,尤其是到了梁,可以说是文学艺术最昌盛的时期,梁武帝子萧统(昭明太子)纂《文选》,这是一本诗文总集,世称《昭明文选》。如照年代分,我国古代文学史依照次序分是《诗经》、史、子、骚、赋及五言诗和《昭明文选》。《文选》的内容除无《诗经》外,选入的包括周、秦、汉、晋宋、齐、梁七代之诗文作品,共有一百三十位作家,全书分三十八文体,包括《离骚》与《楚辞》在内。吾人如欲研究古代文学,除研读《诗经》外,再加上《昭明文选》就足够了。
如要懂古代文学,则非研读《昭明文选》不可。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1
条评论
2016-12-1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文学,只能说是文学之觉醒,到唐代才是神完气足,超越魏晋而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推其原因有三:
第一,魏晋是衰世,唐是安富尊荣之大时代。
第二,南北朝时是门第社会,是乱世,但生活在门第小圈子中却很安适。故魏晋文章是膏粱子弟养成,生活不丰富,对社会各阶层的接触面不广,人生缺乏历练奋斗的经验,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第三,到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出来,这制度极好,平民只要肯努力学习,文学好,便可应试成功做官。不是门第独占的,而是社会普及化的,故生活经验富有,活力强大,其本质与魏晋时代已大不相同。
初唐时期的知名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时称“初唐四杰”。他们以能将五言小诗化成七言长篇古体诗而出名。但到盛唐时,人已看不起“初唐四杰”了,可以杜甫的论诗绝句作证明。诗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从杜甫这首诗看,他仍看重四杰,但当时的人对四杰已有轻视之意,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我对上述文学风气,可有数点意见。
一是建安时期曹丕提出文学不朽观念是对的;
二是一切经、史、子的文学不可硬用韵文,因文体不合,应用文不应用韵文来写;
三是中国文章可分为应用文(即含经、史、子之文)与韵文两大类。
在南北朝时代,政治并不清明,但为文多用骈丽之作。北朝苏绰出面反对此种风花雪月之文体,不准用绮靡辞藻,主张复古。
到隋代之李谔,提倡公文不许写韵文,文字要庄严。
到唐代,杜甫以诗来推行复古运动,即诗以载道。
到韩愈出,大力提倡古文复古运动,并以文为诗,创出一条作诗之新路,又以诗为文,成为韩愈之新文体。首先,韩愈的散文可说是纯文学的;其次,韩愈的散文是摆入了日常生活中。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可说是一位复古派,但他的文章并不似秦汉格调。韩愈又说“文以传道”,其实,韩的文章并不仅传道,却也有纯文学,也有加入日常生活琐事的。韩愈的复古文风以及文以载道之理想,如没有欧阳修的继起、坚持此种主张,则晚唐五代以来的靡靡之音歪风将无法扭转趋正,所幸永叔所提携的这批后辈,包括王安石在内,还有曾巩,苏轼、苏辙兄弟在内诸人,均能追随欧公,并力向前,才完成复兴古文的大业。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词本属阴柔之美,但亦有人转换花样。苏东坡出,用韩愈、杜甫笔调作词,当然不是正宗的词。如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来是讲儿女的温柔,但词中却是极大的气魄,成为词的变调。
又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某日,苏东坡问一歌伎道:我的词与柳屯田的词相比如何?歌女答道: 柳词是要十八九岁小女孩儿来唱,但你苏先生的则要由关西大汉敲打粗的铁板来唱。因为苏词《赤壁怀古》是豪放的,柳词《雨霖铃》则是婉约的。
苏柳两人之词,前者为阳刚之美,后则是阴柔之美,截然不同也。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此外,金元时期还有一种散曲,是一种乐曲的曲词,是继诗、词以后衍生出来的新诗体,成为元代一种独有的诗体,足以与唐宋的诗、词分庭抗礼。此种似诗体的散曲,可分为“小令”与“散套”两种,其分别只在于前者用单一曲子组成,后者则用数支曲子组成;至于词的典雅或奔放,则悉随尊便。例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又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还有后期散曲作家张可久的《人月圆·春晚次韵》。
这些散曲,写景状物,词都是清丽可嘉、雅俗共赏的。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大体来说,宋词继承唐诗而来,元曲又继承宋词而来,接着又由元曲演变为戏剧,如有明代的昆曲,到了清代,又有京剧崛起,于是在中国文学史中,这小说与戏剧便占了一席地位。虽然京剧这个戏曲,也是一代接续一代而成。而且京剧之造成,还含有《诗经》的元素,因为《诗经》的“风、雅、颂”,在当时是有演有唱。所以中国文学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以为,今日中国自五四以来因有人提倡有了新文学,便认为京剧及以前那些文学都是旧文学,应该弃旧迎新那是十分不合理的。也不能因为新文学是与西方文化接轨的,而认为值得重视,而旧文学就都是古老腐旧之物。这确如有了子女,便把父母抛弃不顾。中国传统文学自有其一套生生不息的活的永恒的生命。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我认为用白话文来抒情是不容易的,由于白话不太能表情之故,所以我说: “白话无施不可,惟不宜抒情耳!”
中国人以诗为戏,散文作得好是可以抒情的,但用白话抒情的则不易见到有好文章。
中国用文言文抒情,可能已达到最高境界,此乃西方所无。
中国的戏是动作舞蹈化,讲话音乐化,化妆绘画化,集三者于戏剧上。
中国的人生在诗中表现,诗落实下来则为散文;西洋人生在剧中,落实表现则成小说。
中国文学史讲到这里,诗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正宗,这是客观的讲法。《水浒传》《红楼梦》等只是消遣的读物。
文章有体有用,今日可用白话文描写的文体太少了,只有小说、戏剧、书信、新闻稿及论文等类而已。
共产党的文章长于说理,但文学方面的水准不够,即是说文章没有温情与性情。因文学要靠有温情,热情与冷情均太过了。
中国近数十年来一直搞纯文学的,可说只有鲁迅一人,但他的尖酸刻薄体裁是否可留传后世,则是一大问题。
文学在今天已到了非创造不可的时代,全世界都已没落了,英美在今日也已没有大文学家出现。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到了清代,够得上称为第一流作品的便是《红楼梦》。
《红楼梦》与《水浒传》有其不同之点:《水浒传》是粗线条作风,是活的文学,即是由绘声绘色的演说笔记整理而成。《红楼梦》却是闭门写作的,描写十分细腻,但并不是活的演说笔记。《水浒传》是针对社会活生生的描写;《红楼梦》虽然亦可说描写得活龙活现,但不易用演讲加演唱来表达,因《红楼梦》这本书中多的是诗词歌赋,故无法演讲加演唱。《水浒传》却一举一动均可演讲,故京剧中采取《水浒传》中的材料来演唱的很多。《红楼梦》则是规规矩矩的,属于西洋文学派头。
《左传》 《庄子》 《离骚》和《史记》亦是活的,切实的,有用的,方便为智识分子上层用的。
《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起源是演说歌唱,亦是有用的,但为社会普罗大众所欣赏,可演讲,可演唱。
至于《三国演义》 ,亦是演讲的,故称为“演义” 。《红楼梦》则非演义,是写给人看的,事情少,是文胜于事。
中国应以传奇戏曲为正宗,以笔记小说为旁支。这是事实皆然,非我个人所独创。
玛克图布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6-12-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 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篇 绪 论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第五篇 春 秋
第六篇 论 语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第十篇 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跋
附 记
"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篇 绪 论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第五篇 春 秋
第六篇 论 语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第十篇 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跋
附 记
"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第一篇 绪 论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意即无论是赋,是比,或是兴,均有“物”与“情”两字。记的是物,却是言情,所谓托情、起情、言情,就是融情入景,故(诗)三自者,实即写物打情之小量中国人的值方法是叙物、索物和触物,不但(诗经》,即屈原之《楚辞》及汉时十邹阳之辞,比物连类,也都是用这比兴的方法。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既然是史,史是客观的,记言记事,因而以历史当文学,故小说与戏曲就不发达了。
第五篇 春 秋
《九歌》则较难读,再进而到《两都赋》《两京赋》则更难读;至于散文,则其演变之趋势是渐往平易的路上走,《尚书》难读,到《左传》则较为平易浅近了。
第六篇 论 语
孔子是一位平民学者,但《论语》仍是由《尚书》《春秋》的传统一路下来,不过推进了一步。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期,第一期可以称之为“史”的散文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尚书》及《春秋》的《左传》。《尚书》是记言的,它记下国家领导人所发布的文告,事实上就是历史的文件。《左传》是记事的,它记下历史的事实经过,也是历史的文件。
至于我国古代散文的第二期,可以称之为“子”的散文时期,它是思想性的,也可以说是哲学性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推《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墨子》及《老子》等书。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以上所说是文学史上的考据问题。总而言之,屈原所说之湘江与"洞庭"都不是在湖南的,实在是指汉水流域。
第十篇 赋
(一)由《庄子》之《说剑》《渔父》《盗跖》变来。
(二)由纵横家之文变来。盖纵横家善讽谏,喜好铺陈,故《战国策》亦是赋之来源。
(三)由滑稽家之隐语变来,如淳于髡般,好长夜之饮。
(四)自《楚辞》变来。
(五)自《诗经》变来。
吾人如不学习以上诸类作品,即不会作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杜甫的诗不超脱,却是人生实用的,故其境界比庄子为高,庄子只是一位哲学家;陶渊明与屈原相比,陶为人退隐而不合作:故屈原、杜甫可说已达到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而庄子、陶渊明则较次。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以上所举乐府歌辞,讲到”悼死“”思乡“两问题,此为中国文学之大题目,是空灵而非具体的。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一位是屈原,他解答了文学与道德的问题。
一位是司马迁,他解答了文学与历史能否合流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是应用的、实用的,诗歌文学亦是应用的、实用的。正如中国的艺术产生于工业,如陶器有花纹、丝有綉花与钟鼎有器具、锅等。并不如西方那样专门为了欣赏而刻画像。
中国的艺术是欣赏与应用不分,应用品与艺术品合一,亦即是文学与人生合一。中国的古砚与古花瓶,是古董,但同时又可使用,并不如西方般专为摆设之用,故中国历史与文学始终是应用的。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二)像"赠答诗"这种体裁,要到东汉末年才有。
(三)像《苏李河梁赠答诗》与《古诗十九首》般的人生观,也要在东汉末年时才有。
我亦认为,从上述两组诗的内容来看,已可证明并非西汉时作品,却无法证明不是东汉时之作品。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如要懂古代文学,则非研读《昭明文选》不可。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推其原因有三:
第一,魏晋是衰世,唐是安富尊荣之大时代。
第二,南北朝时是门第社会,是乱世,但生活在门第小圈子中却很安适。故魏晋文章是膏粱子弟养成,生活不丰富,对社会各阶层的接触面不广,人生缺乏历练奋斗的经验,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第三,到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出来,这制度极好,平民只要肯努力学习,文学好,便可应试成功做官。不是门第独占的,而是社会普及化的,故生活经验富有,活力强大,其本质与魏晋时代已大不相同。
初唐时期的知名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时称“初唐四杰”。他们以能将五言小诗化成七言长篇古体诗而出名。但到盛唐时,人已看不起“初唐四杰”了,可以杜甫的论诗绝句作证明。诗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从杜甫这首诗看,他仍看重四杰,但当时的人对四杰已有轻视之意,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一是建安时期曹丕提出文学不朽观念是对的;
二是一切经、史、子的文学不可硬用韵文,因文体不合,应用文不应用韵文来写;
三是中国文章可分为应用文(即含经、史、子之文)与韵文两大类。
在南北朝时代,政治并不清明,但为文多用骈丽之作。北朝苏绰出面反对此种风花雪月之文体,不准用绮靡辞藻,主张复古。
到隋代之李谔,提倡公文不许写韵文,文字要庄严。
到唐代,杜甫以诗来推行复古运动,即诗以载道。
到韩愈出,大力提倡古文复古运动,并以文为诗,创出一条作诗之新路,又以诗为文,成为韩愈之新文体。首先,韩愈的散文可说是纯文学的;其次,韩愈的散文是摆入了日常生活中。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又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某日,苏东坡问一歌伎道:我的词与柳屯田的词相比如何?歌女答道: 柳词是要十八九岁小女孩儿来唱,但你苏先生的则要由关西大汉敲打粗的铁板来唱。因为苏词《赤壁怀古》是豪放的,柳词《雨霖铃》则是婉约的。
苏柳两人之词,前者为阳刚之美,后则是阴柔之美,截然不同也。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又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还有后期散曲作家张可久的《人月圆·春晚次韵》。
这些散曲,写景状物,词都是清丽可嘉、雅俗共赏的。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同时我们也不能以为,今日中国自五四以来因有人提倡有了新文学,便认为京剧及以前那些文学都是旧文学,应该弃旧迎新那是十分不合理的。也不能因为新文学是与西方文化接轨的,而认为值得重视,而旧文学就都是古老腐旧之物。这确如有了子女,便把父母抛弃不顾。中国传统文学自有其一套生生不息的活的永恒的生命。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中国人以诗为戏,散文作得好是可以抒情的,但用白话抒情的则不易见到有好文章。
中国用文言文抒情,可能已达到最高境界,此乃西方所无。
中国的戏是动作舞蹈化,讲话音乐化,化妆绘画化,集三者于戏剧上。
中国的人生在诗中表现,诗落实下来则为散文;西洋人生在剧中,落实表现则成小说。
中国文学史讲到这里,诗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正宗,这是客观的讲法。《水浒传》《红楼梦》等只是消遣的读物。
文章有体有用,今日可用白话文描写的文体太少了,只有小说、戏剧、书信、新闻稿及论文等类而已。
共产党的文章长于说理,但文学方面的水准不够,即是说文章没有温情与性情。因文学要靠有温情,热情与冷情均太过了。
中国近数十年来一直搞纯文学的,可说只有鲁迅一人,但他的尖酸刻薄体裁是否可留传后世,则是一大问题。
文学在今天已到了非创造不可的时代,全世界都已没落了,英美在今日也已没有大文学家出现。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红楼梦》与《水浒传》有其不同之点:《水浒传》是粗线条作风,是活的文学,即是由绘声绘色的演说笔记整理而成。《红楼梦》却是闭门写作的,描写十分细腻,但并不是活的演说笔记。《水浒传》是针对社会活生生的描写;《红楼梦》虽然亦可说描写得活龙活现,但不易用演讲加演唱来表达,因《红楼梦》这本书中多的是诗词歌赋,故无法演讲加演唱。《水浒传》却一举一动均可演讲,故京剧中采取《水浒传》中的材料来演唱的很多。《红楼梦》则是规规矩矩的,属于西洋文学派头。
《左传》 《庄子》 《离骚》和《史记》亦是活的,切实的,有用的,方便为智识分子上层用的。
《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起源是演说歌唱,亦是有用的,但为社会普罗大众所欣赏,可演讲,可演唱。
至于《三国演义》 ,亦是演讲的,故称为“演义” 。《红楼梦》则非演义,是写给人看的,事情少,是文胜于事。
中国应以传奇戏曲为正宗,以笔记小说为旁支。这是事实皆然,非我个人所独创。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跋
附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