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弓l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志伟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29.50元
  • ISBN:7301068689
因此,进入哲学王国的秘诀就是:将哲学家们的问题当作你自己面对的问题,或者把你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思考。思考之为思考,总是针对问题的,总是由问题而引发的。
返璞归真 //哲学乃思考。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6 添加
此章节有18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对自然哲学进行了总结,他以原子和虚空作为自然万物的本原。在希腊语中,“原子”的本义是“不可分”的意思(atom),因而是构成万物的最小单位。所谓“虚空”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所以像原子一样是实在的。原子在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形状、位置和秩序有差别,所以构成了千差万别的事物,宇宙的生成则起源于原子在虚空中的碰撞。
返璞归真 //现在来看,确有道理。两千多年前凭着纯粹的物理经验能思考出这么具有深度的理论,令人叹服。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7 添加
此章节有9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德性”( 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返璞归真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7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希腊哲学毕竞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而名副其实的西方哲学—欧洲哲学—是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开始的,教父哲学时代还有东方教父和西方教父之分,经院哲学则是纯粹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柏拉图的思想路线在希腊也许算是异类,但在欧洲哲学中则是主流。在某种意义上说,后世的哲学家们都在努力走出“洞穴”,并且努力使所有的人都走出“洞穴”。
返璞归真 //“在某种意义上说,后世的哲学家们都在努力走出“洞穴”,并且努力使所有的人都走出“洞穴”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7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可以说是希腊哲学的顶峰或鼎盛时期。他们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而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西方哲学就是由此而奠基的。苏格拉底对“是什么”问题的探索、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他的体系框架、亚里士多德的推理分析方法等等,以理性主义的基调为西方哲学确立了基本的观念和方向,当然也暴露出种种新的难题,从
而吸引着哲学家们不断地变换角度和思路,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探索。
返璞归真 //师徒三代人,使希腊哲学达到巅峰,也奠基了西方哲学。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7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返璞归真 //探索精神乃希腊哲学之根本精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8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这些内因、外因的交织作用下,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挺身而出,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这些人或奔走传教,或著书立说,力图使基督教的信仰与哲学的理性统一起来。通过他们的活动,基督教第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因而他们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就被称为“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返璞归真 //教父哲学,教父创造的哲学。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8 添加
此章节有7条书摘 点击查看
当然,宗教改革毕竟只是在信仰范围之内进行的改革。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依然有着神学的深刻印记,是新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在本质上具有浓厚的反理性反科学色彩,甚至就连他们所标榜的宗教信仰自由,最终也被对异端的残酷镇压所淹没。哥白尼的目心说曾這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揭示了路德宗教改革的本质:“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却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返璞归真 //宗教改革的局限性。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8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毫无疑问,只一个“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就足以使笛卡尔不朽了,他是近代哲学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但是对于近代哲学来说,笛卡尔可算是功过参半。他以“我思”确立了主体性的地位,同时也带来了二元论的难题,而且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以几何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我思”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但却不是知识的有效保证,那还需要上帝的帮助。虽然笛卡尔提出了使用几何学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的设想,但是真正使这个设想付诸于现实的则是斯宾诺莎。
返璞归真 //凭借“我思”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难题。功过参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类理智新论》是他与洛克论战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洛克去世了。在莱布尼茨看来,由于对手已经不能答辩了,发表出来对他不尊敬也不公正,所以直到莱布尼茨去世后半个多世纪才得以首次发表。由此可见莱布尼茨的绅士风度。
返璞归真 //绅士风度,值得敬佩。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9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洛克对西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建立了近代哲学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体系。我们虽然不能抹杀培根的历史地位,不过严格说来洛克才称得上是近代经验论的第一人。他的认识论思想对18世纪英、法等国不同的哲学流派都有深刻的影响。当然,洛克的经验论是不彻底的,他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受经验论立场的限制将知识局限在观念范围之内,因而又无法证明知识与外部事物是符合一致的,从而陷入了困境。在此之后,巴克莱和休谟都试图消除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不过他们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返璞归真 //洛克的哲学地位:近代经验论第一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虽然卢梭通常被看做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但是在他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正当启蒙思想家们为理性、文明、科学和进步而高唱赞歌之时,卢梭却敏锐地觉察到了现代社会所隐含的危险,他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对立起来,揭示了自然与文明之间、道德与理性之间的深刻矛盾。卢梭的这些思想不仅启发了康德,使之更加自觉、深入地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反思,而且直到今天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返璞归真 //启蒙运动中的卢梭,确实第一个反思启蒙运动之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19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康德就给我们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很少有人读到这段话时不被它打动心弦。
返璞归真 //在我之上的星空,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0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毫无疑问,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一方面使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所怀抱的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亦使形而上学这一古典哲学曾经走了两千多年的哲学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就好像是一个人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它的生命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但却是最后的辉煌。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既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也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他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因为没有哪个晢学家能够像他那样建立起如此恢弘如此庞大乃至如此“合理”如此严密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这条路最终被证明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位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当然也就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总而言之,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同时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黑格尔之后,尤其是2世纪西方哲学彻底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当人们为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举行临终告别仪式的时候,黑格尔哲学理所当然地被摆上了祭坛,遭到了极其猛烈的批判。
返璞归真 //黑格尔:最好的形而上学家,最坏的形而上学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20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