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关“士大夫”或“知识分子”的讨论,和地方文化观念的形成又有何关系呢?本书的讨论将力图说明,“土大夫”或“知识分子”对自身的定义,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定义,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标榜,往往不是表彰地方文化本身,而是要显示地方文化如何代表他们的水平,如何体现国家文化。笔者也试图进一步论证,中国国家、省籍和族群身份的表述,到清末民初的时候已经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表述,并且越趋标准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标准化的趋势,是因为建构这套表述的文人,不管属于哪一个地方,不论出自哪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对自身和对中国的观感,都大同小异。他们都是在同一个中国文化的框框里,表述自己的地方认同。正如孔迈隆( Myron Cohen)所言:“中国的传统精英都是文化买办,他们在社会取得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他们符合了全国所接受的某套标准,同时也为地方文化所承认。”列文森( Joseph Levenson)也说,读书人以本地书院的成就自豪,是因为书院反映了当地读书人的水平,能与全国的知识界并驾齐驱。钱穆的见解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
第一章 导论:展览文化——1
新做一点省思。
文化的展览——5
但二千年来广东向为中国之一部,广东人亦皆中国人,广东文化亦素来是与全国一贯一致都属于一个大系统的,不是囿于一隅或离开汉族传统的。因此我们虽因简便而言“广东的文化”,其实应该说“中国文化在广东。
文化与文人——13
在国外有一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认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太重,中国人的地方主义使他们容易受国家政权的控制。事实上,中国人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正是中国人民对宗教和国家权力绝对化的反抗。一个国家的力量和一个文化的广度取决于人民对其乡土和家庭的眷恋。……过去这种社会产生了士人——乡绅、文人、解释价值观念的领袖。他们是人民和国家之间的沟通者。
士人文化统一了帝国的各族人民,并在他们各自的社区身上加上了一种思想意识——“礼”。只要他们的风俗习惯能被解释成符合于“礼”,他们就能被帝国所容忍和接受,这样也就达到了安定团结。
从“天下”到“国家”——21
从“国家”到“地方”——26
地方与中央——32
本书的主题与结构——39
第二章 岭外人中国——44
界定粤人——45
教而化之——53
由方言到种族——66
由乡及国——96
小结:文化一种族一国家——108
第三章 书写粤语——111
从南蛮驮舌到中原古音——112
从口述到书写——119
文人讴歌——127
粤剧的粤味——133
俗话传道——138
渐成规范——145
我手写我口——156
种结合浅白的文言、日语及其他外来语的文体,以便向广大读者灌输新思想新知识。不过,在光绪皇帝跟前道起官话来满口广东腔的梁启超,并没有在他的“新民体”里注入任何粵语的元素,尽管他曾经用粵语创作过一些剧本。
小结:方言与国语——163
第四章 追溯岭学——164
岭学源流——165
学海堂之内——170
学海堂之外——180
学海堂之后——190
小结:从旧文化到新文化——211
第五章 由民俗到民族——213
民俗学在中国——215
民俗学在广东——218
学术与政治——228
学人与政要——241
小结:民族主义与地方文化——259
第六章 旧人新志——261
《高要县志》的纂修——263
语言和内容——268
新旧交替的地方读书人——275
地方志里的国家文化——279
地方利益与民族大义——290
小结:国民与邑人——297
第七章 余论:文化展览背后——299
文人的位置——300
“文化”是什么?——306
“广东文化”何在?——310
地域文化研究再思——315
征引文献及书目——318
索引——356
后记——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