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裴士锋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定价:CNY 69.00
  • ISBN:7509752647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关于这段中国史,在我看来,中国人通常认为曾国藩和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而在西方,则更强调华尔与戈登的作用,尽管二者其实并行不悖。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本书旨在为十九世纪世界一隅的骚乱开扇窗,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但这本书也可单纯当作以衰落帝国为背景,讲述良心和命运的一则道德故事来读。故事中的主要中国人物,无缘像外国人那样可以一走了之。这是他们的世界,供他们打造或摧毁的世界。这是少数几个人的故事,这些人被扯离安稳的家庭生活,身不由已地扮演起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而影响历史深远的角色。这本书在谈人所无法回头的慎重选择,在谈一旦做下,其影响就无法打消的作为,在谈危机田时代可走的路愈来愈少,终至除了挺身冲进天翻地覆的巨变,冀望巨变过后能找到平和安稳的人生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一八五三年担任《纽约每日论坛报》(Neo- York DailyTribune)伦敦通讯记者,正埋头理清他对资本主义之看法的马克思,也认为中国这场叛乱表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称它是英国在最近的鸦片战争中强迫中国开港通商的最终结果。照马克思的说法,中国正发生的事,不仅是叛乱或数场暴动的合流,而且是“一场令人赞叹的革命”,那革命表明与工业世界的息息相关。他甚至主张,正是在中国,可以看到西方的未来: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欧洲人民的下一场起义,他们下一个为了共和自由与廉洁政府的运动,其成败或许更可能取决于目前在天朝上国—与欧洲完全相反的国度—发生的事,而较不可能取决于如今存在的其他任何政治原因。”
行健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9-20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1859年】大沽惨败对英国人心的震撼,超乎咸丰帝的臣子所能理解或想象。经过那一天,情势有了大变,英国在华前几次战争的趾高气昂—英国军方认为,就他们所向无敌的船舰来说,亚洲只是个游戏场——遭到打破。取而代之的乃是血淋淋的羞辱,以及渴望向击败他们的“劣等民族”报仇的心态。卫三畏思索道,那是“一场可能让中国人受到比以往任何打击还要惨重之灾难的失败。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张国梁的救援部队强行军抵达杭州时不见太平军人影,也找不到维持秩序的官府。于是一如此前的其他入城者,他们将剩下的财物洗劫一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9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自英国打赢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就近乎迷信般地认为,洋人武器较强,洋人较会打仗。由于这一观念,在支持华尔的那些中国人眼中,这支洋人民兵部队—尽管相较于敌人兵力小了许多——战力不容小觑。更重要的,他们希望敌人也如此看待洋人部队,一旦碰到白人对手,会心知不敌而直接后撤或投降。他们要华尔的洋枪队打前锋,万余名官军紧跟在后,攻打一座座城市,并在洋枪队攻破城门后,由官军攻进城里,派兵驻守。这种打法过去即出现过;早在一八五三年,就有一位美国军人报告道,他在广州附近见过一名要麾下军官扮成白人以糊弄叛军的中国指挥官。那名指挥官当过英格兰人的仆从,还跟主人去过英格兰,在那里学到一点英语和英国人的穿着。指挥官告诉这位美国军人:“叛军以为我是英吉利人——美利坚人,都一样。在那面墙上,我第一人( On that wall., I number one man.)。”华尔的洋枪队亦然:不管他们是老练的职业军人还是跌跌撞撞的醉鬼,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白皮肤、洋人衣着,以及连发武器。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眼就可识出价值的珍宝,大部分已被劫走,但在砸烧的
过程中,仍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一队旁遮普步兵无意中发现价值数千英镑的暗藏黄金,将其带回印度。有只小巧的北京狗被人发现蜷缩在衣柜里,一名英国军官将它带回英国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她很爱狗,这只后来取名“ Booty”(掠夺来的小东西)的北京狗成为她最爱的宠物狗之一。即但最奇怪的发现,出现于圆明园里的一间马车房。劫掠的士兵在那里无意中发现,一七九三年使华的他们的同胞马戛尔尼勋爵赠给清朝皇帝的大批礼物。有全尺寸的英国制礼车、天文与科学仪器、两门十二磅英国榴弹炮、数箱弹药,全是马戛尔尼代英王乔治三世送给咸丰帝的曾祖父乾隆的礼物。这些礼物原封不动,象征着一段看来从未得到领情的友谊。一股股浓烟从漫烧的大火往上蹿,而那股肆无忌惮破坏与焚烧的喜悦,也在天际初现浓烟之时变淡,因为对那些怀着既敬畏且遗憾的奇怪心情,更深刻思考当日之事的人来说,有股沉郁的忧心从他们内心深处浮现。诚如某人所说的:“狂喜于
毁掉他们无能填补的东西。”在熊熊火焰之间舞动身子的恶魔,就是他们自己。但对咸丰帝、清朝和中国来说,那的确是不祥的一刻。看着此情此景的人,其锐气在自己无法描述的心态转变中受挫,心知他们正目睹一个王朝的结束,或许还是个文明的终结。诚如英国通译郇和( Robert Swinhoe)以失落的眼神看着圆明园里的华丽巨构付之一炬时,心里所想的“屋顶一个接一个垮下,把吞噬其支撑墙面的大火闷熄,那使我们心中浮起这古老帝国即将覆灭的不祥之兆,这个帝国的内部正被内战掏空……四面受敌,求救无门,最终在弥漫的烟雾中倒下,消失于它过去荣光的灰烬中。”
麦兜史努比 //火烧圆明园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9 添加
此章节有9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随着阅历增长,他变得更为固执。他既得为自己人一他的家人、他的士兵、他士兵在湖南的家属一—负责,又得向咸丰帝和大清帝国尽忠,权衡这两者的轻重,造就他上述的性格。一八五九年春夏,他在景德镇驱遣湘军忍着思乡之苦继续作战时,把为朝廷攻打太平叛军之事摆在第一位,要求士兵勿担心家乡的安危并且信任他。但有时他反把自己的部队摆在第一位。拿下景德镇后,皇上要他带湘军到长江更上游的四川,以阻止石达开攻进四川而控制这个富饶的大省。若转战四川,曾国藩及其子弟兵将离开内战的主战场,打一场与保护湖南后院无关的仗,也无法在攻下南京后让湘军博得协助平乱的功勋。于是在这件事情上,曾国藩把自己和湘军摆在第一位。游打。他想忠于皇上,又要替子弟兵着想,努力在这两者间拿程
出平衡之道,但上了战场必然会有人牺牲性命。而由于湘军子
弟的同乡情谊,同袍的丧命更令在世的官兵悲痛难抑。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已成为受敬重的战地统兵官,一八五年十一月率领所部进攻安徽三河城,大败而全军覆没,作为副将的曾国华战死,主将李续宾则自杀。六千湘军战士死于三河,其中许多人来自曾国藩家乡。不久后,又有大批湘军士兵兵败景德镇遭屠,湖南人伤亡更增。曾国藩在兵营哀悼弟弟国华之死,他
的另一个弟弟曾国葆(后来也死于这场内战)发誓为手足之死报仇雪恨,同时,在曾国藩的湖南老家,遍布梯田的丘陵上,则回荡着他悲痛邻人的哭声。他们从自家屋顶上大喊,为死去儿子招魂,乞求他们回家。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0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根据这份宣传小册,太平天国完全不是革命政权,而是信守传统的本土政权,承继过去汉人抵抗外族征服的遗风。洪仁玕将太平天国与忠于明朝的汉人、遭满人北方先祖金人征服的北宋相提并论。一如过去曾有这么多汉人为抵御外族入侵中国
而捐躯,如今太平天国将带领汉人打破满人是得天命之中国统治者的假象。他甚至搬出北宋五大学者,即创立理学的朱熹、张载、周敦颐、程颢与程颐两兄弟。理学是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儒家学派,这五大学者的思想体系,正是曾国藩以生命为赌注誓死捍卫之文明的核心,但在洪仁玕笔下,他们被用来提醒世人为何汉人必须反满。他指出,这类大学者只在米明之类由汉人当家做主的王朝出现。在清朝之类异族王朝治下,汉人遭奴役,汉人文明受打击而式微。那位大臣又说,洪仁玕一席话把他猛然震醒。他告诉洪仁玕:“如冷水浇头,热炭焚心。”
在《英杰归真》里,洪仁玕向那位大臣耐心解释,太平
天国想废除的只有偶像崇拜一事,借此反驳太平天国想消灭儒家文明的指控。他们欢迎孔子的著作,孔子的哲学仍是太平天国所欲建造之社会的中心思想;问题只在于中国人受到腐化,把圣贤摆在孔庙里当假神来拜,孔庙必须摧毁。他写道,中国文人应“遵孔孟之仁义道德”,但那不表示他们该用“牲礼敬孔孟”。洪仁玕解释,智能、知识、成功是天所赐,而非人所赐。“既死圣贤如何能与人以功名聪明乎?”人该读、该尊敬孔孟的著作,但不该把他们与上帝混为一谈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2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马克思把中国革命想象成点燃欧洲受压迫民族起身反抗的火花,格雷却视之为英国在亚洲殖民新一章的序幕,而那样的发展并非他所乐见。他主张,英国在华的军事干预如今已把清朝推到瓦解边缘,而如果清朝真的瓦解,出手救助中国受苦人民将是英国的人道责任(他提议,将如同英国人不久前对北印度奥德省的处置)。格雷提醒,英国若看重自己在华的道德义务,“我们可能会一路被牵着走,毫无抵抗之力,最后除了亲自治理它,别无选择”。换句话说,中国会成为另一个
印度。
但没人想再有一个印度。自一八五七年印军哗变后,殖民统治的高昂政治与军事成本,已让英国吃不消。那场暴动后,东印度公司遭国有化,印度殖民地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只为了能继续取得中国的茶叶和丝,为了保住英国纺织品和鸦片在中国的销路而去接管另一个帝国—而且是人口为印度三倍之多的帝国—英国力有未逮,既无足够的经费与军事资源这么做,民意也不愿意派出接管此帝国所需的庞大英国人力。因此,格雷提醒贵族院同僚,切勿忘记英国为治理印度殖民地所付出的庞大牺牲,然后脸色一沉警告他们:“印度的棘手问题,比起在中国将碰到的棘手问题,根本是小巫见大巫,如果你们也要拆掉那里的全国性制度和中央政府的话。而各位,我担心你们正在这么做。”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2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到了六月中,曾国荃的细作向曾国藩报告,说最近一艘洋船在安庆卸下将近两百吨米,足够让城内人民超过一星期不致挨饿。听到这消息,曾国藩再也耐不住性子。他绝望于洋人特使迟迟未至,写信向位于武昌的湖广总督抱怨,湖广总督将抱怨信转呈朝廷。同时,曾国藩命炮艇开始为行经安庆的所有外国船护航。问题是如果挂外国旗的船只不听湘军炮艇命令在安庆城外下锚,他的船长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击沉外国商
船可能会引来英国人再启战端。
在这件事情上,北京新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立了大功。曾国藩的抱怨最后传达到北京恭亲王奕诉那儿。奕诉于七月十八日致函卜鲁斯,抗议外国船在安庆靠岸。奕诉称清军有权登上任何想在叛军领地靠岸的外国船,如果得到授权,清军也有权没收该船的船货并逮捕船员。他请卜鲁斯要上海的英国当局发予中英文执照,授权清廷搜查挂外国旗的船只。卜鲁斯不大相信外国船会补给叛军,但也没把握他们不会这么做,而且他本来就对叛军没有好感,因此认为英国人不宜卷入此事。
他也担心这种走私活动可能会促使清廷全面封锁长江,伤害到正规贸易。于是他采取行动。七月二十三日,他发文英国驻上海领事,先是埋怨道:“要在政府无力或无心申明其权利的国家里限制外国人行动,乃是世上最难办的事。”然后要他警告外国商人,清廷打算攻击试图闯越安庆封锁线的任何船只,如果真发生此事,英国海军既不会保护他们,也不会要求损害赔
偿。物资运送就此停止。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3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避暑山庄时,两位皇太后就已和恭亲王的弟弟秘密会晤了数星期,这时候双方拥有皇上印章的两位皇太后和在京城有权有势的恭亲王—则照着先前谈定的计划行动。恭亲王陪她们进京,随侍在侧。那天下午,肃顺仍在护送皇上灵柩途中,恭亲王召集群臣,宣读经两位皇太后盖印、以小皇帝名义发出的圣旨,指控肃顺等大臣叛国。不久,他又拿出另一道圣旨,下令逮捕他们治罪。当天晚上,恭亲王的弟弟率领一支满人卫队驰往肃顺扎营处,在帐中将其逮捕。其他顾命大臣在各自的北京住所被捕,恭亲王将圣旨公告于京城各处加诸八大臣的诸多罪名,主要围绕着那场丧权辱国的对外战争来铺陈,其中一条指控八大臣以卖国建议误导咸丰帝,导致清廷与英法兵戎相向。圣旨指责他们劫持巴夏礼等特使,因而失信于英法联军,招致额尔金挥兵入侵京城。除了要他们为洋人入侵一事负责,这道圣旨还指控他们违反皇上本身的意愿,阻止皇上回京。最后,慈禧太后个人指控他们假造那道指派他们为顾命大臣的遗诏。她宣称咸丰帝死前那一天,她直待在皇上床边,说他身子弱得无法开口讲话,更别口述遗诏要臣子写下。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4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交战国地位意味着南方邦联能向英国银行借款,能向英国制造商购买武器和必需品(但不含炮艇)。南方邦联希望英国政府带头更进一步表态,正式承认南方邦联为抗击北方联邦入侵的独立国家。为此,南方邦联派外交官赴英格兰与法国,为他们国家的实质主权地位辩护,因为国际法原则建立在现实情况上,而非建立在当事人所希望实现或声称已是事实的情况上一或如罗素勋爵所说的:“交战国权利问题,关键不在原
则,而在事实。””巴麦尊和罗素私底下支持南方邦联独立,希望美国水远一分为二,降低其对英国世界贸易霸主地位的威胁。
英国境内的中国政情观察家,个个都看得出中美两国情势的相似,英国政府给予南方邦联交战国权利那一天,伦敦《泰晤土报》刊出一篇社论,呼吁给予太平天国类似的权利。由于清廷成立由恭亲王主持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英国视之为额尔金“大声敲打京城城门”的可喜结果),还有舰队司令何伯走访南京一事,极有可能让英国如愿和叛军建立通商关系,英国因此觉得有可能同时与中国境内的两个政权发展出有益且友好的贸易关系一面《泰晤士报》认为这一情势将是中国“迈入光明未来的第一步”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4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李鸿章的部队如此迅速且安全运抵上海,令曾国藩大为欣喜,在太平天国的另一边,终于有了忠于他的部队。但运兵费用高得离谱:十八万两银子,相当于上海一个月关税收入的三分之一,或四万多名湘军士兵的月薪总和。“可骇而亦可怜!”他在一封家书里写道。那使他更加坚持他对接受外援一事的既有看法,他也由此认定,中国得自建汽船,才不会继续让洋人趁火打劫占便宜。但比有损国家尊严更糟糕的,那大大伤害他的文官职责。因为他不仅是军事将领,还是负有照顾所辖人民生活福祉之责的总督,而十八万两银子代表在国库空虚且他几乎供养不了安徽军队的一切所需,更别提照顾他所控制地区的平民大众时,让民间捐献的大笔金钱流入贪婪的洋人之手。一如他在同一封家书中写道,当时湘军的给养或许不足,但在安徽,就只有军人有东西吃。
麦兜史努比 //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4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最初曾国藩觉得,汽船除了可能用来在长江上下游间运送邮件外,对攻打叛军没有用处。一八六一年夏,他上奏咸丰帝,说湘军在水上已稳占叛军上风,湘军唯一的弱点在陆上,而汽船在这方面帮不了他们。但到了一八六二年春,李鸿章部队靠汽船运到上海一事,已使他相信汽船的确也可用于军事,但中国人不该仰仗洋人提供汽船,以免向他们租用时任凭他们坐地起价。
不管他自己有没有能力运用它们,他相信洋船和洋炮的古怪本身,就是它们的最大优势,而那种优势必须打破。诚如上海商人雇洋佣兵为他们打仗时知道的,诚如广州附近的中国统兵官要官兵穿上西洋服装时知道的,自英国打赢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沿海居民一直近乎迷信地认为洋人军队、洋船、洋枪炮比较强,而在曾国藩看来,那根本是错觉。他认为,中国该戳破那种错觉。他上奏道:“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恃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因此他鼓励清廷买一些回来,即使只为了减轻它们令中国人震慑的威力。“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麦兜史努比 //凭什么说他是洋务派?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6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但就在英国政府的管家和仆人挣扎于英国的作为是否对得起良心时,就在那一挣扎透过他们乱无章法且矛盾的政策体现于地球另一端时——一下子在华积极出击,一下子又收手,一下子收钱替人打仗,一下子又讲原则,一下子把清朝捧得老高,一下子又痛斥它——曾国藩及其军队一直执着于他们坚守不退的唯一目标。因此,等到英国人终于撤回上海的中立斗篷里面,在他们对中国内战的介入禁不起道德折磨而自行轰然瓦解时,中国已不再需要他们的援助。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6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曾国荃部苦撑到初夏,但来自北京的压力开始升级,清廷渐渐不耐于久围无成,要求拿下南京,不得再拖延。但曾国荃想独占收复南京的功劳,因此不接受调李鸿章淮军来南京助攻的建议。身为全军统帅,曾国藩既想取得胜利,又担心他弟弟一味顽拒援助,南京湘军会因补给短缺而瓦解,为此不知如何是好。他痛斥弟弟爱慕虚名,六月十九日写信给曾国荃说道“何必全克而后为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曾国藩比弟弟更了解北京宫廷政治,毕竟他弟弟未在朝廷待过,因此他最后还是邀李鸿章前来合力攻打南京—心知若不这么做,将招来他曾家把个人野心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指责。李鸿章体谅恩师的尴尬处境,很礼貌地找了个不便前来的借口,让曾家得以继续独力攻打南京,同时化解来自朝廷的批评。
麦兜史努比 //微妙,此书关于朝廷权力斗争确实着墨不多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6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场战争对其胜利者和中国本身都未带来什么长远的好处,如果说从这场战争的结果可得到什么道德教训,那绝不可能是令人鼓舞的教训。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场战争如此收场,或许该归咎于我们大无畏传教士的助理洪仁玕。在香港与传教士共处数年后,他深信他很了解英国人,能充当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桥梁。这一信念使他提倡对洋人安抚与开放的政策,
从而最终害了他自己的人民。同样的,也可归咎于生性内向的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他于上海和北京短暂驻在之后,就认为清廷是文明之邦,力抗一群没有国王或治国理想的乱民,据此让他的母国政府相信,必须站在他认为中国境内唯一可长可久的政权那一方,介入中国的内战。洪仁玕与卜鲁斯的共通之处,在于都自认对于对方文明里良好且可认识的事物有他人所没有的深入了解,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共通之处,即他们都错得离谱。因此,外国介入与太平天国覆灭的故事,或许最终只是告诉我们信任不该信任之人会带来多大的遗憾。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认为跨越文化与距离的联结—一我们对人的德行根本上同一的希望,我们认为在同一德行下所有人没有差别的信念—有时其实只是我们虚构的东西。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将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
麦兜史努比 //强行升华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16 添加
此章节有9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