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国)休斯顿•史密斯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定价:50.00
  • ISBN:7544350843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史密斯教授谈到儒家时,为“宗教”一词提出最宽泛的定义:“环绕着一群人的终极关怀所编织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能脱离传统的祖先崇拜与人际之间的礼仪。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如何信,以及如何以行动去实践信仰,由此转化自己的生命,成为博爱众人的君子。孔子对祭礼的重视,并不止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更及于“虽疏食菜,必祭,必齐如也”。这种“每饭必祭”的做法,就是较之于其他宗教的规矩也不遑多让。我的意思是,以宗教角度来理解儒家与道家,在西方是习以为常,在我们自己也不妨重新温习一遍,或许能有新的领悟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9-1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说完了我的关切之所在——世界宗教的最佳面目——我要指出我认为宗教最好的是什么,不过我要先从不好的说起。林肯·史提芬斯有个寓言,说一个人爬上一座山顶,踮起脚尖,想抓住真理。撒旦怀疑这个傲慢无礼的人会搞什么花样,就叫一个小鬼去跟踪他;小鬼大惊失色地回来报告那个人的成功——他抓住了真理,但是撒旦毫不慌张。“不必担心,”他打着哈欠说,“我会引诱他把真理制度化。”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9-1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贫穷不仅是个人财物的减少,乃是个人贪念的增加。”柏拉图如此写道。神学家纳滋禅( Gregory Nazianzen)也同意:假使你可以把世界上的全部财富拿到手,你还是拿不完,而如果世上的财富没有了,那你也穷了。”一位心理学家最近这样写道:“成功是一个没有饱和点的目标。”而研究一个美国中西部城镇的社会学者们发现:“为了过好日子,生意人和上班族拼命赚钱来追赶那增长得更快的主观需要。”西方是从印度盗用了那个赶骡子的人的寓言,他在杆子上吊着红萝卜绑在骡子挽具上,叫骡子一直不停向前走。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1-31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们必须永远记住印度教的“弃绝之路”是跟在“欲望之路”后面而来的。如果人们能够顺从他们的冲动而得到满足,弃绝之念根本永远不会起来。它也不会只发生于那些在第一条路上失败的人身上——失望的情人遁入空门作为补偿。我们会同意那些不屑的人所说,弃绝对于这班人是一项救援的行为——企图对个人的失败作最好的安排。迫使我们注意聆听印度教的假设的,是那些顺利通过欲望之路而仍然发现自己在要求更多的人的见证。这些人——不是指弃绝者,而是指看不到任何值得为之弃绝东西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悲观主义者。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9-13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一刻正是印度教所等待的。只要人们满足于享乐、成功或服务所带来的一切,印度教圣者除了提供一些如何能更有效地去执行的意见以外,是多半不会去打扰他们的。当这一切丧失原有的魅力,而一个人发现自己还在盼望生命提供更多东西时,人生的转折点出现了。生命究竟是否拥有更多的东西,大概是比任何别的问题更尖锐地区分了人们。
流羽 //玫瑰色的印度教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小孩子会因我们认为的小事而伤心。他完全认同于每一件偶发事件,不能以一生有不同片段的整体眼光来看它。在小孩子能够不再认同于个别时刻并因而长成大人之前,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与小孩相比我们是成熟的,但与圣人相比我们就是孩子。跟三岁的孩子把冰淇淋球掉落地上一样,不能够以整体的眼光来看我们自己,我们的注意力也只盯在现世生命上。假如我们能够完全成熟的话,我们就会由一个比较大的框架来看这一世的生命,其实人如能这样,就永不会终结。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1-3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生拿来做这类的修炼,你就可以使身体做到一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这些与悟道并无太大关系。假如这修炼是出自一种炫耀的欲望的话,那就会妨碍精神上的成长。

跟我们相关的,乃是那些用来结合人类精神和隐藏在其最幽深处的神的瑜伽。“由于所有印度精神的(与身体的不同)修炼都是认真致力于这一实用的目的—不只是空幻的默想或者是空谈高远的理念—一它们可以说是代表人心所曾建立的前所未有的最真实、最实际、最现实的思想系统之一。如何达致梵天(梵文中的神)并继续与梵天保持接触,如何变成与梵天合而为一,并依之而生活;如何仍然留在尘世上却变成神圣—生活在地球上,气质却变化了,而获得了重生;这便是在印度世世代代启发并神化人类精神的追求。”
流羽 //天然高冷……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小我(self)大我(Self)之间的区别可以用另一种形象来帮忙。一个人在下象棋。棋盘代表他的世界。棋子要移动,车马要赢或输掉,一个目标要完成。棋局可输可赢,而不关乎下棋人自己。如果他苦下工夫就可以令棋艺进步;这既能在失败中同时也在胜利中发生。参赛者与他整个人相关涉,任何特殊生命时期的有限自我,也一样与其潜在的大我相关涉。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1-31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虽然哲学本性和情感本性的这两种人,其修炼业的瑜伽的概念框架不同、却不难理解他们共同的追求。两者都致力于大量减少食量,目的是要使有限我在饥饿状态而限制其增长,对于世人认为是健康的自爱的那种天生的自我主义,也完全不假辞色。“爱者”是追求“自我否定”的,把心和意志交托给永恒的伴侣而发现反而丰富了千百倍。“知者”也同样地企图在缩小自我,他们相信修炼成功到某个程度,就会出现一个与它外表面具截然不同的自我核心,“一位高贵住客和旁观者,超越过以前的意识及非意识系统的圈子,对于先前支持个人生平的各种倾向超然地无动于衷。这一无名的钻石存有”完全不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爱护的性格,以及所培养的才能、性向、品德和理想;因为它超越了未经澄清的意识的每一水平线。它乃是隐藏在身体和人格的包装之内;而那黑暗、浑浊、粗厚的‘表面自我的表层’无法展露它的形象。只有‘一个一切私人要求都已被驱散的自我’的半透明的本质,才许可它变得能被看到。如同通过一面镜子,或是反映在一泓平静的池水中。然后旦它被辨认出来,它的显现就给予我们当下的知识,而知道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本来面目。生命一单子( life-monad)虽然与我们的身心现象组合体截然不同,终于被回想起来了,并受到欢迎,我们曾经由于习以为常的无知及无鉴别力的意识,而鲁莽地误将那种组合体当成是我们存有的真实和永恒的本质呢。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1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觉得走一条路比走其他的路更为满意而就紧守着它;可是印度教鼓励人去试验四者,而尽量将之结起来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主要的区分是在“知的”与“爱的”,内省的和情绪的类型。我们已经看到“业的”功夫能够适用于任何这些种模式,而做点冥想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正常的模式是以哲学的或者崇拜的模式来铸造其宗教,把他们的功夫应用在所选择的那类上,去冥想到可以实行的程度。我们在《薄伽梵歌》中谈到,有的人“通过冥想实现了大我。有的人以哲学的方式实现了大我。又有人遵从瑜伽的正确行为而体现到它。还有人如他们的导师教导他们那样地崇拜神。如果这些人忠诚地修炼了所学,他们就会超越死亡的威力”。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1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耆那教(Jainism)是由印度教分出的一个支派,它的云游圣人(译注:耆那教与佛教是反正统的教派)“以空间为衣”,完全赤身裸体。佛教,另一个支派,其圣人着黄褐色的粗布衫,那是被社会所摒弃,被判处死刑的囚犯所著的颜色。所有的身份都一扫而空,因为所有的社会身份都会阻挡人与不灭的存在整体认同。“不去思想未来,并无动于衷地凝注着现在。”印度教典这样写着,云游者“与永恒的我认同而生活,对其他一切视而不见”,“他不再关心他的身体是倒下还是留存着,有如牛不关心某人挂在它颈上的花环会变成如何一般;因为现在他心灵的官能全部安顿在神圣的力量、福祐的本质之中。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人类精神在其上升的旅程中也永远不是完全飘浮无定和孤独的。从开始到终点其核心是Atman,内在的神,像玩偶匣般施压即“弹跳起来”。隐藏在短暂的感觉、情绪和幻想的漩涡之下的是那自明的、寂然长存的超位格的神。虽然它埋藏在灵魂深处,因而平常留意不到,它却是人生存和觉识的唯一基础。正如太阳在云层遮盖下仍然照亮世界,“那不变者、从来就不被看到,但却是见证者;永远不被听见,但却是听者;永远不被思想到,但却是思想者;永远不被知,但却是知者。除此而外别无见证者,除此而外,别无知者。”不过神不是灵魂每一行动后面的推动者。最终乃是神所放射的温暖融化了灵魂久积的冰雪,把它转变成一个纯粹容纳神的所在。
然后又如何呢?有些人说,个体灵魂将会消融,与神合而为一,完全失去它以前独立时的一切痕迹。另有些人希望尝到糖的滋味而不成为糖,希望仍然保留着灵魂与神之间小小的分化——海面上一道淡淡的波纹,犹如让个人的自我身份留下一点点痕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对于享受至福景观是不可或缺的。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那些看过女神卡利(Kali)一手握剑、一手持人头在一个降伏了的身体上舞蹈的形象的人;那些听过献给湿婆(他常去的地方是火葬场,乃是毁灭之神)的印度教寺庙比献给为创造者和护持者的神所盖的寺庙来得多的人——那些知道这些事实的人是不会很快地认定印度教的世界观是温柔的。他们所忽略的是卡利和湿婆所毁灭的乃是那有限之物,其目的是为了给无限让出路来。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们用疆界来分隔他们的土地,但是没有人能够分隔开那头上覆盖一切的天空。那不可分割的天空包围了一切,也包含了一切。无知的人会说,“我的宗教是唯一的,我的宗教是最好的”。但是当一颗心被真知照明,它知道越过这些派别和教徒的战事之上,乃是那不可分割的、永恒的、全知的妙乐。
一位母亲,在照顾她病了的孩子们时,给一个孩子米饭和咖喱,给另外一个孩子则是面包和牛油,主也同样为不同的人铺设了不同的道路来适应他们的天性。
有一个人崇拜湿婆,可是恨所有其他的神衹。一天湿婆向他现身说:“只要你恨其他的神,我将永远不会喜欢你。”但是那人仍然毫不动摇。几天之后湿婆又再度向他现身说:“只要你还在恨,我永远也不会喜欢你。”这一次他的身体一半是湿婆,另一半则是毗湿奴。那人一半高兴一半不高兴。他把供奉放在代表湿婆的那一边,而在代表毗湿奴那一边则什么也没有供奉。于是湿婆说道:“你的固执是无可救药的了。我,以这两种面貌出现,是想说服你,所有的男女神祇都只不过是唯一绝对的梵天之不同面貌罢了。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扬弃尘世在这一信仰中并未表现出来。锡克教信徒没有弃世、苦行、独身或行乞的传统。他们是家庭的成员,用他们的收入养家糊口,而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助慈善事业。
今天世界上约有1300万锡克教徒,大多数在印度。总部设在 Amritsar的有名的金寺庙内。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经过45年艰苦的教务之后,大约在公元前483年他80岁的时候,佛陀在铁匠肯达家中吃了猪肉干泻肚而死。甚至在临死时他的内心还在为人着想。在垂危的痛苦中,他想到肯达可能会觉得对他的死要负责任。因此,他最后的要求是,请人告诉肯达,在他漫长一生中吃过的饭食,只有两次特别给予他最大的幸福。一次是在宝树下吃的米粥的力量令他得以成道,还有这一次为他开启了涅槃的最后一道门。这就是《西藏生死书》中所保留的死亡榻上的景象。合起来它们表达了一个人步入一种观念和意识停止存在”而没有一点点抗拒的情况。他的告别词中有两句话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一切组合的事物都会腐化。勤劳地实践你自己的救赎。”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佛陀的赞词充斥于经文中,这无疑有一个理由,就是没有任何描述能够完全满足他的弟子们。文字已经用到了极限,他们师父的奥秘本质仍旧深不可测,因为那是思想无法领悟,语言也无法表述的。他们能够了解的部分就对之崇敬热爱,但是却有太多东西是他们无法希望穷尽的。直到最终他都仍然是半明、半暗、不让人完全理解。因此他们称他为释迦族的沉默圣人( Sakyamuni),象征某种超出语言和思想的东西。他们称呼他“如来”,“真理一贏得者”,“彻底启悟的人”,因为“唯独他面对面地透彻了解和看见了这个字宙。”“如来是深刻的,不可测度,
难以了解,甚至于像海洋一般。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没有神可以依靠,连靠佛陀本人都不行。当我走了之后,他如此告诉信徒们,不必麻烦地向我祷告;因为我走了就是真的走了。“佛陀只不过指出路来,努力实践你们自己的救赎。”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世上最甜蜜的欢乐都只不过是化了妆的痛苦。”威廉·杜鲁芒( William drummond)写道,而雪莱也谈到“那人们误称之为欢愉的不安。”在霓虹灯光闪耀的下面是黑暗;在核心处—不是有关真实,而是那不能重生的人类生命核心—乃是梭罗( Thorea)在大多数人生命中看到的“默然的绝望”。那就是何以我们追求令我们分心的娱乐,因为它们能够令我们不去留意那外表下面的东西。有的人可能可以长时期不去理会它们,但是黑暗却无法消去。
流羽 //苦,才是人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5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佛陀把“无常”列为存在的三项特征之首——可以适用于在自然秩序中一切事物的特质—另外的两项是“苦”以及没有永恒的身份或灵魂之“无我”。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与前一刻的它相同的;在这点上佛陀很接近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发现宏观世界中相对稳定的物体乃是源自几近于无的存在的粒子。为了强调生命的短暂性,佛陀称人的自我成分为集———束束如松散的纱线挂在一起——而身体是个“堆“它的成分不会比成堆的谷子更结实地聚集在一起。”不过为什么佛陀要那么辛苦地强调那似乎已很明显的事实呢?因为,他相信,只有接受这持续的改变,并将这个无常观念打进到我们的骨子里,我们方得以从这种渴求永恒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2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这种在理想上的不同,自然回过头来影响两派对佛陀本人的评价了。对于一派来说他主要是一位圣人,对于另一派他则是一位救世主。原始佛教徒尊他为至尊的圣者,通过自力悟到了真理,而成为一位为他们开辟了一条道路让他们追随的独一无二的导师。他是人中之人,他的人性就是根本上让原始佛教徒信仰他们也有悟道潜能的基础。但是佛陀木人的直接影响随着他的入寂(死后进入涅槃)而终止了。他对这个生成变化的世界已不再有知觉,而在完全的平静之中。大乘佛教徒感受的崇敬,则不能满足于这种人性——当然是非常地特别,但仍然是人。对于他们而言,佛陀乃是一位救世主,“通过他那戴满了宝石的双手的光芒”不断吸引一切生物到他那里。一切存在层面、星河以及星河外的星河、世界上及世界以外的世界,那些捆绑着的、锁铐着的以及受苦难的,都通过主光辉的“赠与的光芒”而被吸引着朝向解脱走去。
这些差异乃是最核心的,不过还可以提出另外几点来完成整个图像。原始佛教徒随从他们的创始者,认为玄想乃是一项毫无用处的分心,而大乘佛教则产生出有详尽说明的宇宙论,带有多层的诸天和地狱。原始佛教徒所鼓励的唯一一种祈祷,就是冥想和恳求深化信念和慈爱之心,而大乘佛教徒则加上恳求、请愿以及呼唤佛陀的名来求精神的力量。最后,原始佛教徒对于早期巴利经文几乎是保持着原教旨主义般的保守态度,而大乘佛教则几乎是在每一方面都持有自由的态度。它对比较后期的经文也同样地接受其权威性,对解释修炼规则上也没有那么严格,对妇女和一般俗世人在精神上的可能性有比较高的看法。
因此,最终,轮子转了完整的一个圈。一开始是反抗礼仪、玄想、恩宠以及超自然性的宗教,结果这些却全都强有力地回来了,而且其创始者(就人格神是否存在而论,他是个无神论者)本人就转变成这样的一位神了。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3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禅的生命(正如我一直想要强调的)并不要把人从世界吸引开去;它乃是要把人送回世间——世界披在新的光芒之下。它不是要召唤我们对世界无动于衷,好像生命的目的有如活塞从注射器射出般地,要把灵魂从身体中射出。它的召唤是,甚至要在肉身的限制下去发现全幅觉识的满足。“什么是一切奇迹中最奇妙的?”“就是我独自静静地坐着。”如果只是视万物如它们本来那样,如它们真正在其自己,生命就是充足的。不错,禅看重统一,不过它是一种当下的空(因为它抹去了分隔的界线)和完满(因为它以连接线取代了分隔线)的统一。以禅宗的算法来说明:“一切即一,一即无,无即一切。”禅宗表现了一种神圣的平凡气味:“你吃了饭没有?那你就去洗你的饭碗吧。”假如你不能在洗碗这么简单的行为上找到生命意义的话,你在哪里都是找不到的。
我每日的活动都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我自然地与之和谐不二。
不取一物,不拒一物,
在任何情况下无碍、无争…
挑水、担柴,
这是超自然的力量,这是奇妙的活动。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3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达赖喇嘛正确地说是不像教皇的,因为他并没有定义教条的权力神—一王的称呼则更是误导,因为虽然俗世上的和精神上的权威的确汇聚在他身上,这两种力量并不能界定他最主要的功能。这项功能就是要把天上的原理体现在尘世上,同情或慈悲乃是那个原理的明确特点。达赖喇嘛乃是菩萨,在中国内地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他为了西藏传统的再生与发展而道成肉身。通过他这个人一到目前为止一个单独的人已经过了14轮的化身—流着一直未曾间断的精神影响之流,它的特色就是富于同情心。因此一般而言与世界的关系,以及特殊而言与西藏的关系,达赖喇嘛的位置既不是行政的也不是宣教的,则是“现身的活动”,是独立于他作为个人而言,可能选择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而运作着。达赖喇嘛是佛教的同情原理,以宇宙的幅度不断向之发射电波的接收站,最直接地首先散发给西藏人民,不过也延伸到一切有情的存在。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3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整体而言,佛陀被当作是“印度教一个反叛的孩子”而被收回来了;他甚至于被提升到神性化身的地位。原始佛教的目标,在实质上被承认是主张不二之印度教目标,甚至于般若波罗蜜多对永恒不外就是当
下此刻的主张,也可以找到印度教的版本:
正是这个世界,乃是一座欢乐的大宅;在这里我可以吃,在这里我可以喝,而且可以作乐。
特别是在印度的密宗教派,可以带领门徒修行到可以看出肉类、酒和性是神的不同形式。而在先前这些东西显然是通往神圣的最可怕的障碍。“母亲现身在每一间屋子中。我需要像一个人打破瓦钵在地板上那样大声爆出这个新闻吗?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儒家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伦理呢?答案要看如何定义宗教。以它对个人行为以及道德秩序的密切关注上看,儒家和其他宗教比起来,是从一种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命,但这并不必然表示它就没有宗教资格。如果从最广义来看,以宗教为环绕着一群人的终极关怀所编织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儒家显然够资格算是宗教。就算宗教是釆取一个比较狭窄的意义,是指关怀人与其存在的超越基础的结盟,儒家仍然是一种宗教,纵使它是一种缄默的宗教。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4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与儒家生命艺术本身混合,这些文物产生了富有其自己特色的文化。种巧妙、光辉和含蓄品味的混合体,使中国人拥有一种同化的力量,在其巅峰时期无出其右者。在一切伟大的文明中,中国有最开放的边界线,定居在土地上的农民,曾一波又一波地遭受到驰骋的野蛮人的入侵。打到门口来的有鞑靼人,其长程的攻击曾经对罗马帝国造成了致命伤。但是中国对那些抵挡不住的,就将之吸收进来。每波的入侵者总是通过自愿的事例而丧失其自身的认同,他们爱上了他们所见到的。一次又次地,一个不识字的入侵者,原先入侵的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抢劫,最后却屈服了,几年之内他的最大愿望就是临摹一首手写的中国诗,可以让他的老师(其实是被他征服的奴隶)承认够得上是出自士人之手,而他所最希望的是被误以为是中国人。忽必烈是最显著的例子。他征服了中国,自己却被中国文明所征服,他的胜利实现了他恒久的野心,那就是成为真正的天子。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4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这个连续性始于如何把生命正常配额的气用于最佳效果的兴趣(哲学的道家)。从这里再继续问,那正常的配额是否得以增加(活力的道家)。最后,它问宇宙能量是否能够将之聚集,有如通过聚光镜那样,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之福祉而代为安排(流行的道家或道教)。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们如何描述从直接建基在道的生命中流出来的活动呢?由于无限微妙无限精致的力量的滋养,它乃是一种完美的优雅,出自那无须间断或暴力的无穷活力。我们只需任由道流入又流出,直到整个生命变成一种既无焦躁又无失衡的舞蹈。无为乃是超越紧张而生活的生命。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如同阴阳本身彼此绕着转一样,道家和儒家代表了中国性格的固有两极。孔子代表的是古典的,老子则是浪漫的。孔子强调社会责任,老子推崇自发性和自然性。孔子的焦点在人,老子则是在超越人的事物。正如中国人自己说,孔子徘徊在社会之中,老子则漫游于人间之外。生命之中有些东西在这两方面伸展出去,中国文明如果其中任何一方没有出现的话,都必定会贫乏多了。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个宗教的正确名称是伊斯兰( Islam),从字根s-l-m演变而来,主要的意思是“和平”,不过还有“屈从”或“顺从”的第二层意思,它的全部意义是“当一个人的生命顺从了神,和平就会降临”。世界上只有两个宗教是以其试图去修成的特性来命名的:一个是佛教,以佛为觉醒之意,另一个即是伊斯兰教;在后者,所要修成的是生命对神的完全顺服。遵循伊斯兰的人就称之为穆斯林( Muslims)。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伊斯兰教并非源自第6世纪阿拉伯的穆罕默德,而是始于神。“在开始的时候神…”创世记如此告诉我们。《古兰经》同意这个意见。不同的是用安拉(Allah)这个字。安拉这个字是把冠词al(the的意思)与Ilah(God)神结合起来而形成。字义上就是“神”。不是一位神,而是只有唯一的神。
当男性多数字尾im从希伯来文 Elohim(神)除去之后,两个字发音听起来是很相似的。
神创造了世界,之后就创造了人。创造的第一个人是亚当。亚当的后代到了诺亚,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Shem(闪)。这就是 Semite(闪族)这个字的由来;从字面上来看 Semite是Shem的后裔。正如犹太人一样阿拉伯人认为他们自己是 Semite人。Shem的后裔传到亚伯拉罕(Abraham),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中。
的确,正是亚伯拉罕在这个最重要的试探中的顺从——是否愿意牺牲他的儿子以撒?——为伊斯兰提供了它的名字。亚伯拉罕娶了撒拉。撒拉没有生子,因此亚伯拉罕为了延续后代,娶了夏甲做他的第二位妻子。夏甲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以实玛利( Ishmael),而此时撒拉怀孕了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以撒。然后撒拉就要求亚伯拉罕把以实玛利和夏甲赶出部族。此时我们来到《古兰经》与《圣经》描述之间的第一分歧点。按照《古兰经》,以实玛利就去了麦加。他的后代在阿拉伯地区繁生起来,成了穆斯林;而以撒的后代留在巴勒斯坦,是希伯来人,变成了犹太教徒。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最恰当的描述是将之称为一种泛灵的多神教,在沙漠的废墟上繁衍了称为jinn或魔鬼的兽性的精灵。它们是沙漠恐怖幻想的人格化,所激发的既非高尚的情操也非道德的约朿。这种情况最容易产生燃烧的暗流,会突然间爆发纷争和流血事件,有的会持续半个世纪之久。时代在呼唤着救助者。
他出生于大约公元570年,祖先是麦加的一个望族柯瑞许(Koreish),取名为穆罕默德( Muhammad),这个名字此后世界上被最多的男婴所使用。他早年的生活充满了悲剧,出生几天之前父亲就去世了,6岁时死了母亲,在母亲去世后一直抚养他的祖父在他8岁时又死了。自此之后他就由叔父领养。虽然叔父家道中落,年轻的孤儿得勤奋工作来照管叔父的羊群,但这个新家庭还是温馨地接受了他。神的天使们打开了穆罕默德的心,让它充满了光。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那一年是公元622年。这次迁徙,阿拉伯文是Hijra,被穆斯林当作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他们从那一年起开始推算日历。耶斯里布很快就被称之为“先知之城”,跟着就被简称为麦地那( Medina)),“那座城”。
穆罕默德一抵达就担任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角色。从先知转而被迫担任行政职务。被人瞧不起的宣道人变成了一位熟练的政务官;先知变成了政治家。我们视他为主人不单是因为他主宰了那少数几个信奉者的心,而是该座城的集体生命,它的法官、将军以及教师。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字面上,al- qur'an在阿拉伯语(也就是“古兰”)的意思是朗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古兰经》可能是世界上最常被人朗诵(也是最常被人阅读)的一部书了。无疑,它是世界上最被人熟记的书,也可能是对读过它的人产生影响最大的书。穆罕默德对其内容之重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认为它是神通过他来完成的唯一重要的奇迹,他称它为神的“持续的奇迹”。以他本人为例,没有受过教育,也不识字,仅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却能够制作出一部书,提供一切知识的基本蓝图,而同时文法完美无可比拟,这是穆罕默德以及所有跟随他的穆斯林都认为是没法相信的。他以一种反问语气来说明这一点:“啊,不信的人们,试着选你们的语言作为那部无比的书的语言,那部书的一些片段,就能令你们的一切黄金诗篇羞愧不如,难道你们还要一个比它更伟大的奇迹。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的自我还有两项最后特征,这两项特征在审判日中最尖锐地凸现出来。这两者乃是灵魂的个性与自由。
先从两者的第一项开始:从佛教的“无我”以及儒家的“社会我”来到伊斯兰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兰经》强调自我的个体:其独特性与单单交付在它身上的责任。在印度,那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几乎把个体的自我吞没了;而在中国,自我是那么合乎生态,以至于它何处始何处终都难以决定。伊斯兰教和其闪族盟友把这种漂流扭转过来了认为个体性不单是真实的而且原则上是善的。价值、品德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乃是通过实现那特别属于自己的潜能而来,其方式决非无足轻重,其可能性与已活过或尚未投生的每一灵魂均不相同。正如一位重要的伊斯兰教哲学家曾经写道:“此无可解释的有限经验中心乃是宇宙的基本事实。一切生命都是个体,根本就没有所谓普遍生命这种东西。神自身就是一个个体,它乃是最特殊的个体。”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伊斯兰教的第五根支柱就是朝圣。在他或她的一生中,每一位穆斯林只要是身体和经济条件许可,至少要有一次去到麦加,那是神的启示第一次宣示出来的地方。朝圣的基本目的乃是要提高朝圣者对神及其昭示的意志与热诚。不过这样做也同时带来额外的好处,比方,它提醒了人的平等性。抵达麦加时,朝圣者脱去了带有社会身份记号的正常服装,在来到伊斯兰教尘世上的中心地,都穿着同样的衣饰。身份和阶级的标志都被去除了,王子和贫民都以未分化的人性出现在神的面前。朝圣还把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证明他们共有一种忠贞,是超越了他们对国家和族群的忠贞的。朝圣者收集了其他地区和人民的资讯,对彼此更加了解而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伊斯兰教的五根支柱包含了穆斯林所要做的事,维系了伊斯兰教的长盛不衰。还有他们不可做的事,如赌博、盗窃、说谎、吃猪肉、饮酒以及放荡的性行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连那些犯了这些规则的穆斯林也承认他们的行为是越轨的。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7条书摘 点击查看
穆斯林指出,穆罕默德为了麦地那城的缘故,在他的人格中所注入的正是这几段诗节所宣示的宗教宽容原则。他们把这项文献当作是人类历史上良心自由的第一个宪章,以及日后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的权威性典范。它规定“犹太人依附在我们的联邦之内,同样的权利日后也给予了基督徒,这两种是当时所知的非伊斯兰教的宗教’都将受到保护免于侮辱和麻烦;他们与我们的人民一样拥有相同的权利可以接受我们的协助和服务。犹太人…以及居住在耶斯里布的其他所有居民,可以如穆斯林一样地自由信仰他们的宗教”。甚至连被征服的国家也被容许有信仰的自由,只要他们缴付特别税,代替了他们原先免缴的济贫金,此后任何对他们良心自由的干预,都被视为是直接违背了伊斯兰法律。除了这种对宗教宽容的伊斯兰立场之外,如果我们想要求更明白的指示,就有穆罕默德本人的话:“当信仰只能来自真主时,你还能强迫人们去信吗?”有一次,一位基督徒的代表团来见他,穆罕穆德请他们在他的寺庙中举行礼拜,并且说,“这地方乃是奉献给真主的”。
从正面来看,穆斯林指出多少个世纪以来在伊斯兰教统治之下,印度、西班牙与近东,基督徒、犹太教徒以及印度教徒都平静地生活在自由之中。就算是在最坏的统治者之下,基督徒和犹太教徒都占有影响力的位置,并且一般而言保留了他们的宗教自由。穆斯林提醒我们说在15世纪把犹太人赶出西班牙的是基督徒而不是穆斯林,他们在伊斯兰教治下曾经享受了他们的黄金时代之一。再从这个例子追踪下去,西班牙与安那托利亚差不多在同时易手——基督徒把摩尔人赶出西班牙,而穆斯林就征服了今日的土耳其。每一个穆斯林都被赶出西班牙,不是放在刀口下,就是被逼改教,但是东正教堂的所在地到如今仍然保留在伊斯坦布尔。的确,如果我们要比较的话,穆斯林认为基督教的记录是两者中较黑暗的。他们问道,是谁以和平王子之名号召十字军东征?是谁建立了宗教法庭?发明了拉肢拷问台和十字架火刑来作为宗教的工具,把欧洲卷进破坏性的宗教战争?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整体而言,显教与密教在伊斯兰教中取得了一种健康的平衡,不过在本节中我们且让密教徒来做最后的总结。他们著名的教导方式我们还未曾提及;这是一个苏非教派的故事。这一“沙子的故事”,关连到他们的绝灭学说,亦即在神中超越有限的我。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当他们最后定居下来,所选择的土地也同样微不足道。从丹(Dan)到比尔希巴( Beersheba)长度是241公里,在耶路撒冷宽约有80公里,不过多数地方都不到这个数字。迦南是一个像邮票大的国家,大约是伊利诺伊州的八分之一大。面积已经是狭小了,地形也不怎么样。到希腊的游客登上奥林匹斯山,很容易想象诸神何以要选择住在那里的原因。对比起来,迦南乃是一块“温和而单调的土地。先知难道是从这一切朝天空敞开的静寂山丘上,闪现了他们信仰的电光吗?”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坦普尔( William Temple)大主教惯常说犹太教及其后代——基督教,乃是世界上最物质主义的宗教。再把伊斯兰教加上去,就可以说源自闪族的宗教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主张人根深蒂固地既是身体又是灵魂,并且这样的结合并不是一种负面的条件。从这一基本前提可以有三项推论:(1)生命的物质面是重要的(因之西方强调人道主义和社会服务);(2)物质得以参与在拯救情况本身之中(由“耶稣”身体复活的教义而确立);(3)自然能够款待神(神的国度会来到“地上”,基督教在其上又加上了道成肉身的教义)。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以色列人对历史的看法与印度及中东多神教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对神有不同的观点。如果将这个论点提升到自觉的辩论层次上,他们就会反对印度的说法,认为如果对他们的命运来说物质完全是偶然的,神就不会把人创造成是物质的存在。对于自然多神论者,犹太人会辩称自然并非自足的。因为自然是神所创造,神并不能与之化而为一。把神与自然保持区别的结果是重大的,因为它意味着“应然”不能化为“实然”——神的意志超越(并且能不同于)内在的现实。用双重的手法既把人的生命与自然秩序牵涉在一起,却又不将之限制在那秩序之中犹太教所建造的历史是既重要而又得受批评的。那些不领受历史教训的人,是注定要重复同样的错误的。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8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十诚在这些范围中所指示的,乃是使得集体生活成为可能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意义下,十诫之于社会秩序,就如同创世记的首章之于自然秩序一样;没有前者,剩下的只能是一个没有形式的虚空。创世记建构(因之创造)了物质世界,十诫则建构(因之可能产生)了一个社会世界。对于暴力,他们事实上说:你可以争吵打斗,但是不可以在同一族群之内杀人,因为它所引起的族群仇恨会粉碎社会。因此“你不可杀人”。对性也是同样的。你可以是个累犯,到处拈花惹草,甚至于乱交,虽然我们并不推许这样的行为,也不以法律来追究你。但是到了一个地步就得划上一条界线:结了婚的人,在婚姻盟约之外从事性上的放纵行为是不许可的,因为它所挑起的激情是不见容于社会的。因此“你不可通奸”。至于说财富,你可以随你高兴累积很多的财富而且精于此道。不过,有一件事你不可以做,就是把别人的直接夺为己有,因为这违反了公平竞争的意义,所造成的敌视将变成不可控制。因此“你不可盗窃”。最后,关于语言,你可以掩饰以及含糊,但是在某种时刻,我们要求你讲真话,全部真话,只可以是真话,不可以讲任何别的。如果纷争到了一个地步要到法庭上来裁决的时候,这时法官必须知道真相。如果你那时发了誓要讲真话却说了谎,惩罚将是严厉的。“你不可作伪证”。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8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抽象地说,先知的原则可以如下地表述出来:政治安定的先决条件是社会正义,因为就事物的本性而言,不公正是不会持久的。用神学的话来说:神有崇高的标准。神是不会永远容忍剥削、腐败与平庸的。这项原则并不违反早先有关雅威是爱的说法。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不过犹太人自己从他们的被囚遭遇所学到的,并非他们受难的唯意义。神乃是利用他们来把所有人都需要,却被安适和自满蒙蔽而看不到的洞见引进历史中。神通过犹太人的受苦,而在他们的心中燃烧起那将影响整个人类对自由和公正的热情。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三种救世主观念的特征——希望、复国和世界的提升——保持固定不变,可是在这稳定的框架之内就有了不同的方案了。
项重大的不同,关系到救世主时代来临的方式。有的指望救世主真的会出现——一位教士或国王,作为神的副手,会建立新的秩序。另方面则有一些人,认为神会指派一位代理人直接来干预。后者的看法,适当地称之为救世主的期盼,希望有“一个时代,以色列人能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有政治自由、道德完美以及尘世的福祉,而且全人类也能如此。”第一个概念把第二个概念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不过更加上了一个崇高而卓越的政治和精神人格,他来让世界为神的国度做好准备。
第二项紧张所反应的是,在犹太教之内,一般而言有复兴国和乌托邦的冲动。复兴的救世主义要想把过去的情况加以重新创造,特别是现在理想化了的大卫王式的君主制。在这一点上,希望倒转头去重新建立事务原先的状态,以及倒回到“与祖先生活在一起的生命”。不过救世主义也配合上犹太教向前看的冲动,因此而有预见一种前所未有的事务状态的乌托邦的版本。
最后,救世主义者对于新秩序是否与先前的历史连续,或者把整个世界的基础动摇,而(在末日)代之以类别上超自然地不同的永世,意见各有不同。当犹太人的势力在面临欧洲之兴起而衰退时,以色列政治复兴的希望似乎是愈来愈不可能的时候,盼望奇迹的救赎之心窒息了政治上的渴望。救世主的时代随时会来临,突发而灾变地来临如山崩海啸。自然的律法会被取消而由不能想象的神圣秩序所取代,唯一可以想象的是“救世主时代诞生的阵痛”——由恐惧而引起的可怕图像是犹太人正在真实地经验着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和平。因此就连这种启示的版本也包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危险和害怕由安慰和救赎平衡了过来。
在这三种对立中,本质虽然彼此相反,而选择却是深深地互相纠结在一起。救世主的观念由于其组成分子的对立所产生的紧张性,而得以凝聚和保留了它的活力。我们无法找到纯粹一种主张而不混杂另一种主张的;只有在成分的多寡上有所变动,而且往往是很剧烈的。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要谈犹太教对生命的神圣化,就是指它对生命的信念,认为所有的生命一直到它最小的元素,如果正确地对待它,都可以视之为是神圣的无尽源头的一种反映,也就是神的反映。这种正确对待生命和世界的进路的名称就是虔敬,必须与其冒牌货的虚拟小心地分别开来。在犹太教虔敬为神的国度在世上的降临,做准备:那时万物都将被救赎和净化,而神的一切创造物的神圣性将会十分透彻明白。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交代了出埃及记中的三项基本显露——神的威力、善以及对历史的关切——犹太人对神本性的其他见识也就随之而来了。神的本性既是善的,因而他也要求人们同样成为善的;接着就有西奈山,十诫在该处被视为出埃及的直接推论。先知对公正的要求,是把神对品德的要求引申到社会范围——机构性的组织也要负责任。最后,受难必须具有意义,因为一个奇迹似的拯救了他子民的神,会完全放弃他的子民,是不可思议的。
这整个加在犹太人身上的整体形象,是环绕着誓约的观念而成形的。一个誓约就是一项契约,不过还不止于此。契约(比方造一所房子)只关涉到参加契约中人的部分生命,而誓约(如婚姻)则牵涉到整个的自我。另一个不同点是,一项契约通常有一个终止的日子,而誓约却是持续到死。对于犹太人而言,神在出埃及记中的自我显露乃是一项誓约的邀请。雅威会继续祝福以色列人,如果他们尽其本分——遵守交给他们的律法。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犹太的选民教义是以通俗的方式开始的,不过几乎是即刻就有了惊人的转向。因为不同于其他人的是,犹太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被挑选出来是为了特权。他们是被选出来服务的,并且要去承受那服务所带来的考验。要求他们“去奉行和服从主所说的话”,由于他们被选,神对他们所要求的德行远比对他们的同侪为严格。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近两千年的历史为这一宗教带来了惊人的多样性。从圣彼得教堂教皇主持的庄严大弥撒到贵格派( Quaker)聚会中的安静纯朴;从圣托马斯( Saint Thomas Aquinas)知性上的错综复杂到黑人圣歌如“主,我要做一个基督徒”中动人的纯朴;从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大不列颠的教区教堂,到加尔各答贫民区的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这些全都是基督教。从这一令人头昏,令人不知所措的复杂体中,我们的工作是,首先指出联结此一宗教的中心组成部分,然后就是它的三个主要分派: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的国度将在世上来临。”在政治上,耶稣时代犹太人的地位是绝望的。他们在整个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都被罗马奴役,除了丧失自由之外还被征收令人无法忍受的重税。对于他们的困境,当时的反应有四种。撒都该人( Sadducees)一般较为富裕,主张尽量利用不利的情况,使自己去适应希腊化文化和罗马的统治。另外三者的立场则是希望改变。三者全部都承认改变只能通过雅威才能实现,大家都假定犹太人需要做出些什么来激起他的干预。三者中的两个是复兴运动。爱森尼斯人(Essenes)认为世界太腐败了,无法让犹太教在其中复兴自己,因此就脱离出来,退居于财产公有的社区中,专心致力于严格的虔敬生活。而另方面,法利赛人继续留在社会中,寻求通过严格保守摩西律法,特别是其神圣法典,以恢复犹太教的活力。第四个立场的代表者是指狂热分子不过值得怀疑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组织足以担当这个名称。他们感到若没有强大的武力,而想有任何改变是无望的,他们发动了局部性的反抗,而终结于公元66-70年的灾难性的反抗行动,结果是耶路撒冷的圣殿第二次遭到了毁灭。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耶稣的一个门徒所强调的,我们就会对他的行为有较清楚的看法。有一次,在对一群人演说时,彼得觉得有必要把耶稣一生的行为浓缩成简短的范围。他的总结是什么?“他到处在行善事。”(使徒行传10:38)一个简单的墓志铭,却是最动人的一个。在平常人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中间,轻松而毫无矫饰地穿梭着,治疗他们,劝告他们.帮助他们从绝望的深渊中解脱出来,耶稣周游四方行善事。他以那般专一的态度和灵验性来行善事,令耶稣身边的人们经常要重新调高对他的估计。他们发现自己在想:如果神圣的善是要以人身来显现其自己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
流羽 //相当动人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因为在那些充满地下墓窟和斗兽场的年代里,基督徒如果被认出来,就是可能被掷给狮子咬死或被火烧死,因此基督徒被迫使用比十字架更隐蔽的符号。鱼是他们喜爱的符号之一,因为鱼的希腊字也是希腊语“耶稣基督,神之子,救世主”这三个字的头一个字母所合成的。这就是佳音,扼要地展现在一条普通鱼的粗糙轮廓上。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三位一体的神学学说到第4世纪才定下来,但是它所抓牢的经验却是早期教会的;的确,它们产生于那教会。作为完全成长了的犹太人,耶稣的门徒毫无疑问地肯认了雅威。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们渐渐视耶稣为雅威在世上的延伸,而当他的生命和使命愈见生动的时候,他们开始在神圣的范围之内给予他的人格一个特殊的领域。这意思是说在他们的宗教形象中,他们现在能直接或通过圣子来理解神,虽然事实上两者是那么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其结果是一样的。接着就是五旬节带来第三次的降临。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公元12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会的圣礼数目被固定为七项。它们与人生命中伟大的时刻和需要,有惊人的对应。人们出生、长大、结婚或完全把自己献身于某种生命目标,然后死亡。而同时,当他们误入歧途时就必须重新纳入社会中,而且他们必须要吃。圣礼提供了这些自然事体在精神上的对应物。由于出生把小孩带到自然世界中,施洗(把神第项特殊的恩典植于其灵魂之中)把婴儿引进到超自然的存在秩序中。当孩子长大到理性的年纪,需要增进其成熟的反省和负责的行为时,就要受坚信礼。通常在一个成人与另一位伴侣以神圣婚姻结合时,就到了人生庄严的时刻。或者在加入圣职时,他或她把自己整个的生命供奉给神。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行病人的圣礼(涂油礼),闭上尘世的眼睛,为
灵魂的最后旅程作准备。
同时两个圣礼需要经常重复地做。其一是重归于好(告解)。由于天性,人无法不犯错而离开了正道。这些错失使我们有必要追随一定的步骤,通过它们让人回到人的社群和教会团体中来。教会教导人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神的代表、一位教士面前对神悔罪,并且真诚忏悔,决心改过,他就会得到宽恕。神的宽恕要靠罪人的忏悔和真正的决心,可是教士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决定其真假。如果忏悔者欺骗他或她自己以及教士,其所宣布的赦罪就不能运作。
天主教会的中心圣礼是弥撒,也称为圣餐礼,或主的晚餐。弥撒这词出自拉丁文missa,乃是动词“派遭”的一个形式。古代的礼拜仪式包含有两次遣散,一次是为那些对基督教有兴趣却没有受洗的,受洗礼是在领圣餐礼之前的,第二次乃是为正式通过入会的基督徒。由于弥撒是在这两次遣散之间的,这个仪式最先称之为missa,后来按照音译,就成了弥撒了。
弥撒的中心特征是重演基督最后的晚餐,在那次晚餐中,他给了门面包和酒,他说,“这是我为你们而流的血”。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甚至对于俗人来说,神秘主义也是一个实际的计划每一个生命的目的都应该是与神联合——通过神恩,真正的神化达到共享“神圣生活”的地步,这种以共享为可能的教义在希腊字就是theosis。当我们的命运是创造性地进入到三位一体的生命中,受无体止地周流在圣父,圣子和圣灵之间,朝向这个目标的活动,应该是每一个基督徒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趋近越来越参与三位一体时,我们才能用我们整体的感情、灵魂和心灵去爱神,并且爱人如已。奥秘的神恩朝每一个人开放着而使个人的生命成为向荣光的朝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那么,新教徒承认他们的看法是充满着危险的——当个人内向地(有时似乎是处于可怕的孤独中)努力去决定,到底他们是否正确听到神的意志时,这是不确定的危险;当基督徒发觉他们自己不同地理解着神的意志时,这是教会分立的危险。但是他们接受这些危险,因为危险归危险,他们宁取这不安定的自由,而舍教义或机构的安全,并且就算后者在朝神仰望时,也仍然是可能犯错误的。最后,正是他们的信仰,使他们免于为这些负担而气馁。有人问路德,如果教会驱逐了他,他将立于何处时,据说路德回答道:“天空底下。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却不要在上面造房子。”
流羽 //拿你结束吧,我想要走过去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7-2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对于人的心灵而言,奥秘是那类没有解答的特别问题;我们懂得愈多,我们就愈是觉察到有更多我们不了解的因素与之有关。对于奥秘,我们所知的,以及我们明白到我们所不知的两者并进,知识的岛屿愈大,惊奇的海岸线就愈长。正如量子世界,我们愈是了解到它的形式结构,那个世界也就愈变得陌生。
万物比它们外表看起来要更为整合、更为美好也更为神秘;这种状况所展现的,正是智慧传统的各项报导所有的最大公约数。当我们再加上它们为伦理行为所建立的基线,以及对人类品德的说明,我们会想,是否有一个更智慧的生命纲领被构思出来了。在宗教生活的核心,有一种特别的喜悦,这种快乐结局的前景,是从必要的痛苦中开花结果的,带着人类的困难将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种喜悦的暗示。当它到来的时候,我们竟不知道到底我们的快乐是世上最难得的还是最普通的东西;因为在一切尘世上的事物中,我们都能找到它,将它给予人,并且接受它,却无法保住它。当我们拥有这些提示时,似乎如此快乐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回想起来,我们会惊诧伊甸园中这样的黄金有多少本该是我们的。宗教告诉我们,人类的机会在于把偶尔瞥见的洞见转化为长存的光明。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如果一个智慧传统要认领我们,我们以聆听它来开始。不是非批判性地,因为新的情况教我们新的责任,而每一有限之物在某些方面总是有瑕疵的。可是我们仍然带着期盼聆听它,知道它拥有的真理在人一生中是无法将之包容尽的。
不过我们也聆听其他人的信仰,包括俗世论者。我们之所以首先要聆听,正如本书一开始就指出的,是因为我们的时代需要如此。今天的社群不能只是单一的传统;它乃是星球。世界日渐缩小,了解乃是和平唯一能够找到的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科学所导致的消灭距离。今天有谁能站起来准备接受庄严的万民平等呢?有谁能绝对排除把外国的
等同于次等的那种下意识倾向呢?我们当中有一些人经历了这最血腥的世纪而活过来了;但是如果它的折磨将是出生的阵痛,而不是死亡的挣扎的话,20世纪的科学进步必须要在人类的关系上有相当的进步与之匹配。那些聆听的人是在为和平而努力,一种建筑在了解和相互关怀上的和平,而不是宗教的或政治的霸权上的和平。因为,至少在如人类如此伟大信仰的固有高贵领域中,了解带来尊重;而尊重为“爱”这个更高的力量,作出了准备。“爱”,这唯一能熄灭恐惧、疑心和偏见的力量,它也能提供给这渺小而珍贵的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彼此成为“一”的方
法。
那么,“了解”能导致“爱”。反过来亦然,“爱”导致“了解”两者是交互为用的。因此我们必须聆听去了解,不过我们必须也聆听去把各个智慧传统都嘱咐的同情心付诸实行,因为没有去听对方是不可能彼此爱对方的。如果我们要对这些宗教真诚,我们就必须深刻而注意地倾听别人,就如同我们希望他们会这样倾听我们一样,默尔顿( Thomas Merton)说明这一点,指出神在三个地方向我们说话:在经文中,在我们最深的自我中,以及在陌生人的声音中。我们必须有接受以及给予的雅量,因为再也没有比只说而不听更能把他人非人化的了。
愿耶稣的名受祝福,他说:“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你也要这样待人。”也愿佛陀的名受祝福,他说:“凡人立意要,就可能到达最高境界——不过他必须热切地学习。”如果说我们没有在这些意见上引用其他
宗教,那是因为它们都是异口同声在说这些话。
荒诞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2-09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