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甜蜜的欢乐都只不过是化了妆的痛苦。”威廉·杜鲁芒( William drummond)写道,而雪莱也谈到“那人们误称之为欢愉的不安。”在霓虹灯光闪耀的下面是黑暗;在核心处—不是有关真实,而是那不能重生的人类生命核心—乃是梭罗( Thorea)在大多数人生命中看到的“默然的绝望”。那就是何以我们追求令我们分心的娱乐,因为它们能够令我们不去留意那外表下面的东西。有的人可能可以长时期不去理会它们,但是黑暗却无法消去。
坦普尔( William Temple)大主教惯常说犹太教及其后代——基督教,乃是世界上最物质主义的宗教。再把伊斯兰教加上去,就可以说源自闪族的宗教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主张人根深蒂固地既是身体又是灵魂,并且这样的结合并不是一种负面的条件。从这一基本前提可以有三项推论:(1)生命的物质面是重要的(因之西方强调人道主义和社会服务);(2)物质得以参与在拯救情况本身之中(由“耶稣”身体复活的教义而确立);(3)自然能够款待神(神的国度会来到“地上”,基督教在其上又加上了道成肉身的教义)。
近两千年的历史为这一宗教带来了惊人的多样性。从圣彼得教堂教皇主持的庄严大弥撒到贵格派( Quaker)聚会中的安静纯朴;从圣托马斯( Saint Thomas Aquinas)知性上的错综复杂到黑人圣歌如“主,我要做一个基督徒”中动人的纯朴;从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大不列颠的教区教堂,到加尔各答贫民区的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这些全都是基督教。从这一令人头昏,令人不知所措的复杂体中,我们的工作是,首先指出联结此一宗教的中心组成部分,然后就是它的三个主要分派: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
目录
〈导读〉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订序〉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第一章 出发点/ 1
第二章 印度教/ 13
人们要什么?/ 14
人们真正要什么?/ 20
内在的超越/ 23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27
跟我们相关的,乃是那些用来结合人类精神和隐藏在其最幽深处的神的瑜伽。“由于所有印度精神的(与身体的不同)修炼都是认真致力于这一实用的目的—不只是空幻的默想或者是空谈高远的理念—一它们可以说是代表人心所曾建立的前所未有的最真实、最实际、最现实的思想系统之一。如何达致梵天(梵文中的神)并继续与梵天保持接触,如何变成与梵天合而为一,并依之而生活;如何仍然留在尘世上却变成神圣—生活在地球上,气质却变化了,而获得了重生;这便是在印度世世代代启发并神化人类精神的追求。”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29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2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38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42
生命的阶段/ 51
生命的位置/ 55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59
在宇宙中成长了/ 63
然后又如何呢?有些人说,个体灵魂将会消融,与神合而为一,完全失去它以前独立时的一切痕迹。另有些人希望尝到糖的滋味而不成为糖,希望仍然保留着灵魂与神之间小小的分化——海面上一道淡淡的波纹,犹如让个人的自我身份留下一点点痕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对于享受至福景观是不可或缺的。
世界——欢迎和再见/ 67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72
一位母亲,在照顾她病了的孩子们时,给一个孩子米饭和咖喱,给另外一个孩子则是面包和牛油,主也同样为不同的人铺设了不同的道路来适应他们的天性。
有一个人崇拜湿婆,可是恨所有其他的神衹。一天湿婆向他现身说:“只要你恨其他的神,我将永远不会喜欢你。”但是那人仍然毫不动摇。几天之后湿婆又再度向他现身说:“只要你还在恨,我永远也不会喜欢你。”这一次他的身体一半是湿婆,另一半则是毗湿奴。那人一半高兴一半不高兴。他把供奉放在代表湿婆的那一边,而在代表毗湿奴那一边则什么也没有供奉。于是湿婆说道:“你的固执是无可救药的了。我,以这两种面貌出现,是想说服你,所有的男女神祇都只不过是唯一绝对的梵天之不同面貌罢了。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74
今天世界上约有1300万锡克教徒,大多数在印度。总部设在 Amritsar的有名的金寺庙内。
第三章 佛教/ 79
醒悟了的人/ 79
沉默的圣人/ 84
难以了解,甚至于像海洋一般。
反抗的圣人/ 88
四圣谛/ 94
八正道/ 99
佛教的基本概念/ 107
大乘和小乘/ 115
这些差异乃是最核心的,不过还可以提出另外几点来完成整个图像。原始佛教徒随从他们的创始者,认为玄想乃是一项毫无用处的分心,而大乘佛教则产生出有详尽说明的宇宙论,带有多层的诸天和地狱。原始佛教徒所鼓励的唯一一种祈祷,就是冥想和恳求深化信念和慈爱之心,而大乘佛教徒则加上恳求、请愿以及呼唤佛陀的名来求精神的力量。最后,原始佛教徒对于早期巴利经文几乎是保持着原教旨主义般的保守态度,而大乘佛教则几乎是在每一方面都持有自由的态度。它对比较后期的经文也同样地接受其权威性,对解释修炼规则上也没有那么严格,对妇女和一般俗世人在精神上的可能性有比较高的看法。
因此,最终,轮子转了完整的一个圈。一开始是反抗礼仪、玄想、恩宠以及超自然性的宗教,结果这些却全都强有力地回来了,而且其创始者(就人格神是否存在而论,他是个无神论者)本人就转变成这样的一位神了。
花的秘密/ 123
我每日的活动都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我自然地与之和谐不二。
不取一物,不拒一物,
在任何情况下无碍、无争…
挑水、担柴,
这是超自然的力量,这是奇妙的活动。
金刚霹雳/ 134
渡河的形象/ 138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42
下此刻的主张,也可以找到印度教的版本:
正是这个世界,乃是一座欢乐的大宅;在这里我可以吃,在这里我可以喝,而且可以作乐。
特别是在印度的密宗教派,可以带领门徒修行到可以看出肉类、酒和性是神的不同形式。而在先前这些东西显然是通往神圣的最可怕的障碍。“母亲现身在每一间屋子中。我需要像一个人打破瓦钵在地板上那样大声爆出这个新闻吗?
第四章 儒家/ 145
第一教师/145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150
儒家对手的答案/ 154
孔子的答案/ 158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163
孔子的方案/ 170
伦理或是宗教?/ 173
对中国的冲击/ 177
第五章 道家/ 183
老子/ 183
道的三种意义/ 185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186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187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188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191
力量的混合/ 193
创造性的静/ 194
道家的其他价值/ 199
结论/ 206
第六章 伊斯兰教 / 209
背景/ 210
当男性多数字尾im从希伯来文 Elohim(神)除去之后,两个字发音听起来是很相似的。
神创造了世界,之后就创造了人。创造的第一个人是亚当。亚当的后代到了诺亚,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Shem(闪)。这就是 Semite(闪族)这个字的由来;从字面上来看 Semite是Shem的后裔。正如犹太人一样阿拉伯人认为他们自己是 Semite人。Shem的后裔传到亚伯拉罕(Abraham),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中。
的确,正是亚伯拉罕在这个最重要的试探中的顺从——是否愿意牺牲他的儿子以撒?——为伊斯兰提供了它的名字。亚伯拉罕娶了撒拉。撒拉没有生子,因此亚伯拉罕为了延续后代,娶了夏甲做他的第二位妻子。夏甲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以实玛利( Ishmael),而此时撒拉怀孕了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以撒。然后撒拉就要求亚伯拉罕把以实玛利和夏甲赶出部族。此时我们来到《古兰经》与《圣经》描述之间的第一分歧点。按照《古兰经》,以实玛利就去了麦加。他的后代在阿拉伯地区繁生起来,成了穆斯林;而以撒的后代留在巴勒斯坦,是希伯来人,变成了犹太教徒。
先知的封印/ 211
他出生于大约公元570年,祖先是麦加的一个望族柯瑞许(Koreish),取名为穆罕默德( Muhammad),这个名字此后世界上被最多的男婴所使用。他早年的生活充满了悲剧,出生几天之前父亲就去世了,6岁时死了母亲,在母亲去世后一直抚养他的祖父在他8岁时又死了。自此之后他就由叔父领养。虽然叔父家道中落,年轻的孤儿得勤奋工作来照管叔父的羊群,但这个新家庭还是温馨地接受了他。神的天使们打开了穆罕默德的心,让它充满了光。
带来胜利的迁徙/ 216
穆罕默德一抵达就担任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角色。从先知转而被迫担任行政职务。被人瞧不起的宣道人变成了一位熟练的政务官;先知变成了政治家。我们视他为主人不单是因为他主宰了那少数几个信奉者的心,而是该座城的集体生命,它的法官、将军以及教师。
持续的奇迹/ 219
基本神学概念/ 223
先从两者的第一项开始:从佛教的“无我”以及儒家的“社会我”来到伊斯兰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兰经》强调自我的个体:其独特性与单单交付在它身上的责任。在印度,那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几乎把个体的自我吞没了;而在中国,自我是那么合乎生态,以至于它何处始何处终都难以决定。伊斯兰教和其闪族盟友把这种漂流扭转过来了认为个体性不单是真实的而且原则上是善的。价值、品德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乃是通过实现那特别属于自己的潜能而来,其方式决非无足轻重,其可能性与已活过或尚未投生的每一灵魂均不相同。正如一位重要的伊斯兰教哲学家曾经写道:“此无可解释的有限经验中心乃是宇宙的基本事实。一切生命都是个体,根本就没有所谓普遍生命这种东西。神自身就是一个个体,它乃是最特殊的个体。”
五根支柱/ 230
伊斯兰教的五根支柱包含了穆斯林所要做的事,维系了伊斯兰教的长盛不衰。还有他们不可做的事,如赌博、盗窃、说谎、吃猪肉、饮酒以及放荡的性行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连那些犯了这些规则的穆斯林也承认他们的行为是越轨的。
社会的教义/ 235
从正面来看,穆斯林指出多少个世纪以来在伊斯兰教统治之下,印度、西班牙与近东,基督徒、犹太教徒以及印度教徒都平静地生活在自由之中。就算是在最坏的统治者之下,基督徒和犹太教徒都占有影响力的位置,并且一般而言保留了他们的宗教自由。穆斯林提醒我们说在15世纪把犹太人赶出西班牙的是基督徒而不是穆斯林,他们在伊斯兰教治下曾经享受了他们的黄金时代之一。再从这个例子追踪下去,西班牙与安那托利亚差不多在同时易手——基督徒把摩尔人赶出西班牙,而穆斯林就征服了今日的土耳其。每一个穆斯林都被赶出西班牙,不是放在刀口下,就是被逼改教,但是东正教堂的所在地到如今仍然保留在伊斯坦布尔。的确,如果我们要比较的话,穆斯林认为基督教的记录是两者中较黑暗的。他们问道,是谁以和平王子之名号召十字军东征?是谁建立了宗教法庭?发明了拉肢拷问台和十字架火刑来作为宗教的工具,把欧洲卷进破坏性的宗教战争?
苏非教派/ 243
伊斯兰教何处去?/ 252
第七章 犹太教/ 255
神的意义/ 256
创造的意义/ 260
人存在的意义/ 263
历史的意义/ 266
道德的意义/ 270
公正的意义/ 272
受难的意义/ 276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80
项重大的不同,关系到救世主时代来临的方式。有的指望救世主真的会出现——一位教士或国王,作为神的副手,会建立新的秩序。另方面则有一些人,认为神会指派一位代理人直接来干预。后者的看法,适当地称之为救世主的期盼,希望有“一个时代,以色列人能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有政治自由、道德完美以及尘世的福祉,而且全人类也能如此。”第一个概念把第二个概念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不过更加上了一个崇高而卓越的政治和精神人格,他来让世界为神的国度做好准备。
第二项紧张所反应的是,在犹太教之内,一般而言有复兴国和乌托邦的冲动。复兴的救世主义要想把过去的情况加以重新创造,特别是现在理想化了的大卫王式的君主制。在这一点上,希望倒转头去重新建立事务原先的状态,以及倒回到“与祖先生活在一起的生命”。不过救世主义也配合上犹太教向前看的冲动,因此而有预见一种前所未有的事务状态的乌托邦的版本。
最后,救世主义者对于新秩序是否与先前的历史连续,或者把整个世界的基础动摇,而(在末日)代之以类别上超自然地不同的永世,意见各有不同。当犹太人的势力在面临欧洲之兴起而衰退时,以色列政治复兴的希望似乎是愈来愈不可能的时候,盼望奇迹的救赎之心窒息了政治上的渴望。救世主的时代随时会来临,突发而灾变地来临如山崩海啸。自然的律法会被取消而由不能想象的神圣秩序所取代,唯一可以想象的是“救世主时代诞生的阵痛”——由恐惧而引起的可怕图像是犹太人正在真实地经验着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和平。因此就连这种启示的版本也包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危险和害怕由安慰和救赎平衡了过来。
在这三种对立中,本质虽然彼此相反,而选择却是深深地互相纠结在一起。救世主的观念由于其组成分子的对立所产生的紧张性,而得以凝聚和保留了它的活力。我们无法找到纯粹一种主张而不混杂另一种主张的;只有在成分的多寡上有所变动,而且往往是很剧烈的。
生命的神圣化/ 284
启示/ 287
这整个加在犹太人身上的整体形象,是环绕着誓约的观念而成形的。一个誓约就是一项契约,不过还不止于此。契约(比方造一所房子)只关涉到参加契约中人的部分生命,而誓约(如婚姻)则牵涉到整个的自我。另一个不同点是,一项契约通常有一个终止的日子,而誓约却是持续到死。对于犹太人而言,神在出埃及记中的自我显露乃是一项誓约的邀请。雅威会继续祝福以色列人,如果他们尽其本分——遵守交给他们的律法。
选民/ 291
以色列/ 295
第八章 基督教/ 301
历史的耶稣/ 301
信仰的基督/ 307
终结与开始/ 313
佳音/ 314
基督的奥体/ 319
教会的心灵/ 322
罗马天主教/ 329
灵魂的最后旅程作准备。
同时两个圣礼需要经常重复地做。其一是重归于好(告解)。由于天性,人无法不犯错而离开了正道。这些错失使我们有必要追随一定的步骤,通过它们让人回到人的社群和教会团体中来。教会教导人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神的代表、一位教士面前对神悔罪,并且真诚忏悔,决心改过,他就会得到宽恕。神的宽恕要靠罪人的忏悔和真正的决心,可是教士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决定其真假。如果忏悔者欺骗他或她自己以及教士,其所宣布的赦罪就不能运作。
天主教会的中心圣礼是弥撒,也称为圣餐礼,或主的晚餐。弥撒这词出自拉丁文missa,乃是动词“派遭”的一个形式。古代的礼拜仪式包含有两次遣散,一次是为那些对基督教有兴趣却没有受洗的,受洗礼是在领圣餐礼之前的,第二次乃是为正式通过入会的基督徒。由于弥撒是在这两次遣散之间的,这个仪式最先称之为missa,后来按照音译,就成了弥撒了。
弥撒的中心特征是重演基督最后的晚餐,在那次晚餐中,他给了门面包和酒,他说,“这是我为你们而流的血”。
东正教/ 334
新教/ 339
第九章 原初宗教 / 345
澳洲经验/ 346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48
原初世界/ 354
象征性的心灵/ 357
结论/ 360
第十章 最后的考察 / 363
宗教之间的关系/ 364
智慧传统/ 365
万物比它们外表看起来要更为整合、更为美好也更为神秘;这种状况所展现的,正是智慧传统的各项报导所有的最大公约数。当我们再加上它们为伦理行为所建立的基线,以及对人类品德的说明,我们会想,是否有一个更智慧的生命纲领被构思出来了。在宗教生活的核心,有一种特别的喜悦,这种快乐结局的前景,是从必要的痛苦中开花结果的,带着人类的困难将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种喜悦的暗示。当它到来的时候,我们竟不知道到底我们的快乐是世上最难得的还是最普通的东西;因为在一切尘世上的事物中,我们都能找到它,将它给予人,并且接受它,却无法保住它。当我们拥有这些提示时,似乎如此快乐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回想起来,我们会惊诧伊甸园中这样的黄金有多少本该是我们的。宗教告诉我们,人类的机会在于把偶尔瞥见的洞见转化为长存的光明。
聆听/ 369
不过我们也聆听其他人的信仰,包括俗世论者。我们之所以首先要聆听,正如本书一开始就指出的,是因为我们的时代需要如此。今天的社群不能只是单一的传统;它乃是星球。世界日渐缩小,了解乃是和平唯一能够找到的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科学所导致的消灭距离。今天有谁能站起来准备接受庄严的万民平等呢?有谁能绝对排除把外国的
等同于次等的那种下意识倾向呢?我们当中有一些人经历了这最血腥的世纪而活过来了;但是如果它的折磨将是出生的阵痛,而不是死亡的挣扎的话,20世纪的科学进步必须要在人类的关系上有相当的进步与之匹配。那些聆听的人是在为和平而努力,一种建筑在了解和相互关怀上的和平,而不是宗教的或政治的霸权上的和平。因为,至少在如人类如此伟大信仰的固有高贵领域中,了解带来尊重;而尊重为“爱”这个更高的力量,作出了准备。“爱”,这唯一能熄灭恐惧、疑心和偏见的力量,它也能提供给这渺小而珍贵的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彼此成为“一”的方
法。
那么,“了解”能导致“爱”。反过来亦然,“爱”导致“了解”两者是交互为用的。因此我们必须聆听去了解,不过我们必须也聆听去把各个智慧传统都嘱咐的同情心付诸实行,因为没有去听对方是不可能彼此爱对方的。如果我们要对这些宗教真诚,我们就必须深刻而注意地倾听别人,就如同我们希望他们会这样倾听我们一样,默尔顿( Thomas Merton)说明这一点,指出神在三个地方向我们说话:在经文中,在我们最深的自我中,以及在陌生人的声音中。我们必须有接受以及给予的雅量,因为再也没有比只说而不听更能把他人非人化的了。
愿耶稣的名受祝福,他说:“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你也要这样待人。”也愿佛陀的名受祝福,他说:“凡人立意要,就可能到达最高境界——不过他必须热切地学习。”如果说我们没有在这些意见上引用其他
宗教,那是因为它们都是异口同声在说这些话。
注释/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