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香港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之间的政治辩论长期失焦,本应是香港社会讨论重心的本地政策议题却沦为双方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因此,香港的政治话语中,最能引起激烈争论和有效辩论的往往不是那些重要的“在地”议题( local issues),反而是那些香港社会根本无力可及的空洞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即使本地政策议题也常常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被无限上纲和泛政治化,得不到专业的深入讨论。最终形成的结果是——除非特区政府主动进行私下政治交易——基本上全部立法会议员都按阵营站队,关乎民生的本地政策问题被作为打击国家政权和现行政治体制的武器和工具。
第 1章 香港的迷茫 1 /香港不平静
3 / “八一八事件 ”
8 /前尘后际
13 /回归的与未回归的
20 /破解困局
23 /待解之惑
第 2章 治乱一念间 26 /实践中的 “一国两制 ”
31 / “急冻式 ”回归
40 / “一国两制 ”还是 “一国两治 ”?
45 /中央的治权
49 / “一国两制 ”面临挑战
60 /治乱一念间
首先,“一国两制”是香港特区的建立之基,但绝不能把这个制度误认为是“一国两治”。
第 3章 香港人之惑 63 /认同的政治
70 /香港的心结
76 /北方来客
82 /爱恨 “自由行 ”
92 /深圳河的两边
第 4章 谁掌管香港? 95 / “港人治港 ”
104 /谁来当特首?
109 /正正反反:建制与泛民
114 / “公务员党 ”?
119 /法律之上
129 /与时代共舞
第 5章 特殊的边陲 134 /北京,北京
138 /合作还是自残?
143 / “底线关切 ”的政治
150 / “泛民 ”的困境
“反中抗共”的武器,并将此付诸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这反而引起北京的疑虑和对香港政治管束的进一步升级。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构成了高度自治过程中的内生张力。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还在于香港泛民主派的念之间。如果“泛民”不能改变其对于高度自治的不切实际的想象,不能在“一国”原则上建立起同北京的政治互信,并将自身转型成为承认国家和特区总体政治秩序的“忠诚在野党”,他们或者会被香港选民所直接淘汰,或者会在新世代的压力之下变成激进的政治秩序破坏者。在那样的情况下,香港的民主运动其实并没有未来。
153 / “二十三条 ”
第 6章 未来的香港 162 /自信年代
长期的殖民教育使得香港的部分精英以臣服的心态对西方世界全盘认同,丧失了对香港历史进程的客观判断力、反思力和批判力。他们在自由、平等和民主这些文化价值上,认同香港属于英美西方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包括他们背后的西方世界)根本就抹杀了中国革命对人类平等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不承认中国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对推进民主进程的巨大贡献。换句话说,在文化价值和政治认同上,不少香港精英内心中其实认同英国这个“国”,或美国这个“国”,而不是中国这个“国”。
167 /核心问题
173 /主权的能见度
由于港英殖民政府本身就是英国所宣称的“主权”和实际执掌的“治权”的代表和象征,殖民地政府也是英国政府的直属组成部分,伦敦英帝国政府并不需要在香港保持高能见度的存在。但即便如此,英国政府仍然通过对港督和驻港英军司令的任免、英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访港、英国君主的到访、英国国家标志的展示和英国国家仪式的举行等不同方式在香港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宣示其作为自我声称的“主权者”的存在。
180 /香港的位置
188 /认受性建设
结语 迈向 2047 190 /治港 “新常态 ”
193 / “港独 ”:虚妄与现实
从台独到港独,都患了历史失忆征候群,或是只有“选择性的记忆,加港大《学苑》的港独论述,强调香港流行文化中的小说与电影,带来“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成为香港“立国”的基础。但香港人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小说与电影的记忆,肯定不能绕过金庸武侠小说和部氏电影,而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有强烈的感时忧国情怀,绝对不会同意港独的论还。更不要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中国学生周报》《大学生活》《青年乐园》,不管是右派还是左派,都将杳港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命运作出承担港独的优恨政治违反了人性,(也)违反了两岸三地绝大部分的民意,反了香港人的历史记忆。
197 / 2047:变与不变
202 /命运共同体 204 /后记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港要深思。
207 /附录本书提及的香港重大事件年表